市立文心國小 四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10.32 KB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5-10-26,离现在 0 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臺中市北屯區文心國民小學112學年度第1學期 第一次定期評量 自然科學領域試卷
四年 _ 姓名 ______
一、 填一填(每格 1分,共 25 )
下列各題敘述正確的在( )中打○;錯誤的打X
1.拜訪水域環境及進行水域環境調查的注意事項:
a )要有大人陪同,並注意安全。
b )紀錄表中要包含水域類型、水流、水質
情況及水生生物等項目。
c )準備放大鏡、撈網、水桶等,便於觀察
d )可在水域環境附近留下垃圾。
2.關於水生動物的運動方式和呼吸構造:
a )魚的身體大多是頭尾比較細、身體中段
比較粗,這種體形可以減少水中的阻力
,方便牠們在水中游水。。
b )龜用鰓呼吸。
c )蝦用腹足和胸足來步行、游水。
d 螺會用腹足爬行。
3.關於生物與環境的關係:
a )西瓜適合生長在鬆散、排水良好的砂土
b )家庭汙水和工業廢水經過處理後再排放
,可以降低對河川的汙染。
c )河川整治可以減少河床受到水流的衝
擊。
d )不同的生物都適合生存在同樣的地表環
境,例如生物都適合生存在海洋。
e )去做水域做觀察時,紀錄表中要包含水
域類型、水流情況及水生生物等項目。
4.關於地震:
a )全世界所通用的地震規模是「王氏
模」。
b )人們感受到的搖晃程度決定了地震震度
的大小。
c )中國的科學家張衡發明可以觀測地震的
儀器。
5.地震可能造成哪些地表的變動?
a )鐵軌彎曲變形
b )天空出現彩
c )出現斷層瀑
d )產生堰塞湖
6.哪些是實踐愛護水域環境和水生生物的行為?
a )檢舉河川地開挖砂石
b )主動參與淨灘活動
c )定期清理學校生態池
e )將家庭廢水直接倒入河川裡
f )在水域環境附近烤肉、撈魚
二、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30 )
1. ( )觀察岩石、砂和土壤的顆粒大小,下列哪一
個是正確的 1岩石的顆粒最大 2砂子
的顆粒最大 3土壤的顆粒最大 4三種顆
粒一樣大。
2. ( )沙丘主要是怎麼進行移動的呢?
1雨淋 2風吹 3日曬 4駱駝。
3. ( )平時家中可以準備什麼,以備地震來時使
用? 1登機箱 2登山包 3避難救生包
4游泳袋。
4. ( )地震來臨時有保命三步驟,下列哪一個是正
確的順序? 1穩住→掩護→趴下 2掩護
→穩住→趴下3趴下→穩住→掩護 4趴下
→掩護→穩住。
5. ( )下列四種不同的水域環境,哪一個是天然形
成的? 1水田 2海洋 3生態池 4
族箱。
6. ( )下列哪一種水生動物的呼吸構造與其他三者
不同? 1蝌蚪 2 3 4龜。
7. ( )下列哪一項屬於非生物? 1松鼠 2番茄
3岩石 4小白菜。
8. ( )震央到震源的距離是指甚麼呢?○1震源深度
2震度 地震波 4地震規模
9. ( )進行溪流調查時,比較不可能觀察到下列
哪一種水生生物?
1 2睡蓮 4蟹。
10.( )目前臺灣將地震震度分成幾個等級?
17 28 9 410
11.( )大萍葉面上的細毛具有什麼功用?
呼吸 隔熱 遮光 防水。
12.( )下列哪一個因素並不會讓大塊岩石碎裂成
小石頭? 1小動物走過去 2太陽長期照
3雨水大量沖刷 4長時間強風吹襲
13.( )若將水族箱中的水蘊草拿出來放在手
上,我們可以發現它的莖、葉有什麼變
化? 1維持堅挺直立 2立刻斷掉了
3彎曲下垂 4流出大量水分。
14.( )關於魚梯的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以生態工程建造 為了洄游性魚類建
讓環境與生態不平衡 階梯式設計
15.( )在臺灣,筊白筍在什麼類型的自然環
境較常見水田潮間 湖泊
高山。
三、綜合題( 45 )
() 小吳到各地進行水域環境調查,請依照描述判
斷是哪一種水域環境,將正確代號填入下面
( )中。(8分)
.溪流 .潮間帶 .湖泊 .生態池
(1( )水流動較緩慢,常有藻類、水鳥、蛙類
(2( )水流動較較快,常有魚、蝦、蟹。
(3( )通常水較淺,常見睡蓮、鯉魚、龜等。
(4( )退潮時,可以看到多樣的生物,常看到藤
壺、海星等。
() 下列關於魚的身體構造和功能的敘述,請用直尺
連出正確答案 (8分)
()下列飲食種類與環境的關係?請填入正確代號
(6分)
(1)山區( )
(2)海邊( )
()請以水生植物的生長方式來區分,下列水生植
物分別屬於哪一種類型?請填入正確代號
素養題 (16分)
(1)漂浮性( )
(2)沉水性( )
(3)挺水性( )
(4)浮葉性( )
()下列是將荷花的葉柄切開的情形,哪一個是橫切
面?哪一個是縱切面?請填入正確代號 (4分)
(A)橫切面 (B)縱切面
()請閱讀文章,並回答問題。 (3分)
由於表土的流失、水患、土壤鹽化、沙漠化
原因,每年全球約有 2,000 萬公頃的農地停止耕
作。濫墾、過度耕種、砍伐森林、水資源流失及
氣候變遷等因素,造成地球上沙漠化的地區正
速擴張,約 36 億公畝的土地已嚴重退化,超過 2
5千萬人直接承受沙漠化的衝擊,絕大部分是
世界上最貧窮的地區。在非洲,約有 18%的乾燥
地區已經嚴重沙漠化,其中以撒哈拉沙漠的南邊
最顯著,埃及有 30%的灌溉區已遭受中高程度
鹽化。
地表沙漠化會降低土地對自然氣候變化的承
力、減弱土壤生產力、使植被受損害,而最受
注的可能是糧食的減產,戰亂常伴隨著饑荒而
來,造就了逃荒難民大規模遷移。沙漠化的社
成本也難以計量,根據世界銀行統計,直接受
漠化侵害的地區,每年損失約達 420 億美元,如
果計算受難的人民、環境及社會問題的成本,損
失金額會更高。
看完文章後,請回答以下問題,正確的請打
)甲. 砍伐森林是造成沙漠化地區擴大的原因
)乙. 沙漠化地區擴大可能會導致戰爭的發生
)丙. 經由各方的努力已經連續 3年減少沙漠
化的擴大。
(A)浮萍 (B)荷花 (C)水蘊草
(D)水稻 (E)香蒲 (F)布袋蓮
(G)睡蓮 (H)臺灣萍蓬草
(A)小米 (B)茶葉 (C)飛魚
(D)牡蠣 (E)雞肉 (F)海帶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