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母親容易操煩嘮叨 (B)母親慈藹體貼、敦親睦鄰
(C)母親待人恭敬有禮 (D)母親對糕餅情有獨鍾
( )42.「桂花紛紛落下來,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
『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下列的敘述,何
者有誤?
(A)寫出桂花繽紛飄落的每,呼應主題 (B)描寫作者
如願以償地的歡欣、興奮之情 (C)描寫桂花被雨打
落散發花香的景象 (D)可見作者有豐富想力與率真
性情
( )43.下列「 」中的字,何者音義全對?
(A)「闔」上眼睛:ㄍㄞˋ,閉合 (B)「遞」出訊息
:ㄉㄧˋ,傳送 (C)「撒」滿珍珠:ㄕㄚˇ,散布
(D)弱不「禁」風:ㄐㄧㄣˋ,承受
( )44.對於夏夜一詩的說明,下列哪一項正確?
(A) 詩中充滿兒童的口吻 (B) 是一首近體詩 (C)
有明顯的押韻 (D)寫法客觀寫實
( )45.下列文句的標點符號,何者使用最恰當?
(A)小弟弟聰明伶俐,富有好奇心,什麼事都非要打
破沙鍋問到底不可? (B)我不是跟你說過嗎?要得
到好成績,不用功是不行的。為何你總是置若罔聞?
(C)對於這項工作,一來,我沒有這份才能、再來,
也沒有時間,只好敬謝不敏了。 (D)文明的現代:
戰爭仍然層出不窮,不禁令人懷疑──歷史是前進的
,抑或倒退的。
( )46.有四人結伴去廟裡拜拜求籤,都抽中了同一支籤,
但籤詩沒有標點符號,四人只好各自解讀。請問哪個
人解讀的結果最吉利?
(A)此地,安能久居?其人,好不悲傷! (B)此地安
能久居?其人好不悲傷! (C)此地安,能久居;其
人好,不悲傷! (D)此地安能──久居?其人好不
──悲傷!
( )47. 杏林子:「人生何處不可入詩,人間何處不可入畫
?你透過怎樣的心靈,世界便呈現怎樣的風貌啊!」
這段文字的含義,與下列何者相近?
(A)不識苦味的人,也就不識甘甜 (B)人生最寂寞的
事,莫過於對世界失去了好奇心 (C)透過愉悅的想
法,雙眼所見自然美善 (D)心靈富有,才是真正的
富裕
( )48.上國文課時玩詩詞遊戲,老師請同學們依照格律重
新排列劉長卿的「送靈澈」一詩: (甲)荷苙帶斜陽(乙
)蒼蒼竹林寺(丙)青山獨歸遠(丁)杳杳鐘聲晚。請問原
詩排列順序應為何?
(A)丁乙丙甲 (B)丙乙甲丁 (C)乙丙甲丁 (D)乙丁
甲丙
( )49.在紙船印象中,作者母親為孩子摺紙船時的形象,
與下列哪一句成語最切近?
(A)委曲求全 (B)道貌岸然 (C)和顏悅色 (D)不苟
言笑
三、閱讀測驗:
(第50-56題,每題3分,計21%,答案請畫記於答案卡,否則不予計分)
1. 下雨了 楊 喚
下雨了。
太陽怕淋雨回家去休假。
火車怕淋雨忙著開向車站。
汽車和腳踏車還有老牛車也都忙著趕回家。
可憐的是那高大的電線桿和綠色的郵筒,
淋著雨站在街頭一動也不能動。
花朵和樹木都低頭流淚。
小鴨和小鵝浸在泥水裡玩得最高興。
麻雀躲在巢裡睡了覺。
小妹妹怕聽那轟隆轟隆的雷聲,
爬上床又蒙上被還捂緊了耳朵。
迎著風雨,只有勇敢的海燕,
不停地在海上向前飛行,飛行。
( )(50)本詩描寫下雨時,大家的反應不盡相同,請
問下列何者的態度最不相同? (A)火車 (B)郵筒 (C)
海燕 (D)小妹妹
( )(51)作者透過本詩所要分享的是怎樣的人生態度
? (A)要平常心面對天氣變化 (B)要拋棄舊有的思考模
式 (C)不要畏懼困難與考驗 (D)苦難中依然保持歡笑
( )(52)「遇見一首好詩,就像邂逅一束清澈的星光
,在心靈的礁岩撞擊出一蓬雪色的浪花,感受到一枚金蘋
果落入意識的銀網裡一樣—確實是生活中值得品味的幸福
、令人振奮的一樁意外、引發微笑和感謝之情的繫以蝴蝶
結的小禮物,以及,沉澱渣榟與紛繁意緒的一方晶瑩明礬
。」這段文字的主旨,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好詩可
以滋潤我們的心靈 (B)自然的美景可以引發創意 (C)詩
是領略大自然美好的媒介 (D)提升創作能力是詩歌的禮
物
( )(53)下列哪個描述主觀想像成分最強烈? (A)
校園圍牆的磚縫裡,冒出許多翠綠的、不知名的小草 (B
)溫柔朝陽的光芒,化作展翅的天使,守護著下田的農人
(C)海邊一塊礁石上,一隻螃蟹正舞動一對大螯螯,準備
覓食 (D)晶瑩剔透的水晶盤裡盛著串串的葡萄,透著鮮
嫩的色澤
2. 詠柳 賀知章
碧玉○
1妝○
2成一樹○
3高,
萬條垂下綠絲縧○
4。
不知細葉誰裁○
5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釋】○
1碧玉:青綠色的玉,這裡形容柳樹的葉子顏色
如同碧玉一般青綠。○
2妝:裝飾、打扮。○
3一樹:滿樹。
一,滿、全。○
4絲縧:絲編的帶子或繩子。○
5裁:裁剪。
○
6二月:農曆二月,正是仲春時節。
( )(54)「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這
兩句描寫柳樹什麼樣的形態? (A)柔和優美 (B)零零落
落 (C)淒美哀愁 (D)無精打采
( )(55)詩人說:「不知細葉誰裁出」的用意應是下
列何者? (A)作者不恥下問,提出觀察到新春現象的疑
問 (B)作者明察秋毫,希望找出破壞自然生態的禍首 (
C)作者明知故問,凸顯出春風化育萬物的形象 (D)作者
問而不答,展現出自己高妙的寫作技巧與才思
( )(56)下列對本詩的說明何者正確? (A)透過描
寫柳樹隱含對春天的讚美 (B)這首詩在體製上應屬於五
言絕句 (C)前三句都在寫詩人的氣質出眾 (D)詩中表達
詩人離情依依的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