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民族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13.33 KB
頁數
4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1-12,离现在 4 35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七年級國文第1頁,共 4
109 1
七年級 國文科試題
姓名:_____________
一、國字或注音(每題1分,共8分)
二、單一選擇題(每題 3分,共 72 分)
1. 下列各「 」中形似字的讀音,何組相同?
(A) 針「砭」/明褒暗「貶」
(B) 剛「愎」自用/捧「腹」大笑
(C) 「驛」站/沼「澤」
(D) 「慍」怒/「醞」釀。
2. 下列「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形完全相同?
(A) 「ㄋㄠˇ」羞成怒/自尋煩「ㄋㄠˇ」
(B) 敬「ㄆㄟˊ」末座/「ㄆㄟˊ」本生意
(C) 「ㄎㄨㄟˋ」乏/「ㄎㄨㄟˋ」堤
(D) 自顧不「ㄒㄧㄚˊ」/「ㄒㄧㄚˊ」不掩瑜。
3. 有關夏夜詩意的說明,何者有誤?
(A)由蜂蝶、牛羊、太陽各自回家,營造黃昏熱鬧的景象
和溫馨滿足的氣氛
(B)以「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一句,
最先點出夜的來臨
(C)「綠色的小河」與「夜風」,都給人夏夜清涼的感覺
(D) 連用三次「只有……還醒著」,凸顯深夜的寂靜,也
增添活潑的生機。
4. 讀完夏夜一詩後,你認為以下同學對新詩的闡述,誰最
切題?
(A)小宸:「新詩形式自由,但要押韻」
(B)翔哥:「新詩沒有固定格律,字數和句數都不限」
(C)阿聿:「自從楊喚提倡白話文運動,新詩就蓬勃發展
起來了」
(D)辰辰:「新詩又叫白話詩、自由詩、近體詩、現代
詩」
5. NBA 球星來臺灣逛夜市時,看到夜市的招牌覺得十分有
趣,於是就一起唸了起來,請問他們把哪一塊招牌的讀
音唸錯了? (A)烘焙(ㄆㄟˊ)王的爆漿波蘿油
(B)陝(ㄕㄢˇ)西泡饃人家 (C)甜滋滋法(ㄈㄚˇ)
式可麗餅 (D)圓環碗粿(ㄍㄨㄛˇ)之家。
6. 下列文句「 」中與冰相關的成語,何者運用最恰當?
(A)他的處境已如「冰消瓦解」一般,很難化險為夷
(B)經過老師出面排解後,一場糾紛就此「如履薄冰」了
(C)所謂「夏蟲不可語冰」,對於見識短淺的人,就不要
和他談大道理了
(D)面對事情要戒慎恐懼、「虎尾春冰」,不可有絲毫大
意。
7. 作家白先勇曾稱讚古蒙仁的作品,說他「擅長描寫臺灣
社會的變遷」。吃冰的滋味一文中,何者最適合用來印證
「擅長描寫臺灣社會的變遷」這句話?
(A)從一枝五元的冰棒,到一客百元的火燒冰淇淋,集
合了傳統的口味與最尖端的食品科技,現代人誠然口
福不淺
(B)臺糖產製的冰棒和冰水,使用的都是道地的砂糖,
絕不含糖精,不管口味或衛生,都遠較一般市售的冰
品為佳
(C)早期的社會單純,小生意人講的是信用,貨真價
實,童叟無欺。近人講究包裝,較重外表,內容則能
省則省
(D)每到夏天吃冰時,我都會想起這些往事,像鄉愁般
的隨著現代化的冰淇淋一一嚥下。
8. 「冰淇淋的味道雖好,但總難敵童年那分甜美的記憶
啊!」由此可知,「吃冰的滋味」對作者而言具有何種
意義?
(A)傳達異鄉遊子對家鄉發展的關注
(B)藉文章批判近年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
(C)不僅是味覺記憶的追尋,更是對逝去的童年時光的
眷戀
(D)透過新舊時代的變遷,表彰臺灣早期社會的純樸。
9. 為了解決胡適特展開幕時為數眾多的參觀人潮,主辦
單位招募了一批學生導覽員,培訓活動中大家提出對
胡適 差不多先生傳一課文句的認識,下列何者說明錯
誤?
(A)大妍:傳記,記載人物生平事蹟為主,本課以介紹
差不多先生的生平作為開頭
(B)穎兒:「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
以上「……」的用意是表現差不多先生病情嚴重,上
氣不接下氣
(C)阿婕:因為醫療過失造成差不多先生病死的遺言,
卻被作者說成「格言」,語氣充滿譏諷
(D)小語:差不多先生傳的主旨意在勉勵國人應該具備
重義講信的精神與態度。
10. 國文老師請同學上臺報告差不多先生傳一課,下列報
告的內容,何者完全正確?
(A)樵仔:差不多先生傳是一篇用第一人稱敘述的諷喻
性寓言,按事件發生的前後鋪陳,屬順敘筆法
(B)小鋒:以虛構人物寄託深刻道理,主旨在勉人效法
差不多先生胸襟寬宏,不斤斤計較的態度
(C)恩恩:差不多先生因為一錯再錯,最後只得以死謝
罪,獲得「圓通大師」的名號是實至名歸
(D)阿赫:事件敘述逐漸繁複詳細,更深刻描寫此人特
色,發生的事情越來越重大,最後影響也愈加嚴重。
11. 如果要為差不多先生立個墓誌銘,下列哪個選項最適
合? (A)四方圓融,八面玲瓏 (B)差之毫釐,謬以
千里 (C)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D)要堂堂的死,莫
狼狽的生。
1.先「ㄑㄩ」
2.「ㄊㄥˊ」蔓
3.細「ㄋㄧˋ」
4.「ㄉㄡ」售
5.「屑
6.消失「殆」盡
7.童「叟」無欺
8.向「
七年級國文第2頁,共 4
12. 曾國藩:「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恆為主。」這段話
的涵義和下列何者最相近?
(A)學問之功,貴乎循序漸進,經久不輟
(B)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C)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D)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3.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的含義與下列何者
相同? (A)學而不厭 (B)學無常師 (C)學無止境
(D)學貴有恆。
14. 「有水的地方,才見智慧的光芒萬丈;有水的地方,
才見壯志千里,柔情蕩漾。聖哲孔子立在水濱,憂戚
地感嘆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在這一聲嘆息
中,隱含著多少對人世的悲憫,多少個人對人類的責
任!你不難想見那偉岸的體魄,那雍容的風度,那憂
世憫人的雙瞳,在水流中映出智慧的嘆息。餘音蕩漾
在川上,蕩漾在古今遽變的歲月裡。」(陳曉薔
水)根據這篇文章,孔子在文中的感慨與下列何者最
相近?
(A)春風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顏變白頭
(B)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
(C)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
(D)前車之覆,後車之鑒。
15.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
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下列各項何者
與此段寓意無關? (A)學海無涯,惟勤是岸 (B)
文會友,以友輔仁 (C)懷才不遇,不如歸去 (D)
實自己,陶冶品德。
16. ()古道熱腸、()剛正不阿、()好行小慧、()
千金一諾、()博古通今、()輕諾寡信,以上成
語,哪些屬於孔子所說的「益者三友」?
(A)甲乙己 (B)甲丁己 (C)乙丙戊 (D)乙丁戊。
17. 下列各選項皆是出自論語的成語,何者說明錯誤?
(A)功虧一簣:比喻事情不能堅持到底,只差最後的步
驟而功敗垂成
(B)不恥下問:認為向身分較低微、或是學問較自己淺
陋的人求教是羞恥的事
(C)既往不咎:多用於指對過去的錯誤不再責難
(D)道聽塗說:泛指沒有經過證實、缺乏根據的話。
18. 有關論語一書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述編輯而成
(B)是孔子上課所使用的教材,也是儒家最重要的典籍
(C)各章形式短小,以記言為主,是中國最早的語錄體
著作
(D)主要記錄孔子與弟子、時人的言談及對話。
19. 所謂「三階段閱讀策略」,依序指的是哪三個階段?
(A)初步閱讀→統合閱讀→深度閱讀 (B)初步閱讀→
深度閱讀→統合閱讀 (C)統合閱讀→初步閱讀→深度
閱讀 (D)統合閱讀→深度閱讀→初步閱讀。
20. 一天,蘇東坡一時心血來潮,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
在禪坐的姿勢像什麼?」佛印禪師說:「像一尊佛。」
蘇東坡聽了之後滿懷得意。此時,佛印禪師反問蘇東
坡:「那你看我的坐姿像個甚麼?」蘇東坡毫不考慮地
回答:「你看起來像一堆牛糞!」佛印禪師微微一笑,
雙手合十說聲:「阿彌陀佛!」蘇東坡回家後,很得意
地向妹妹炫耀,說:「今天總算佔了佛印禪師的上
風。」蘇小妹冷笑一下對哥哥說:「哥哥!你今天輸得
最慘!因為佛印禪師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任何眾生皆
是佛,而你心中全盡是污穢不淨,把六根清淨的佛印
禪師,竟然看成牛糞,這不是輸得很慘嗎?」請根據
這則故事,選出與此主旨相同的選項為何?
(A)蝴蝶要在花園得到飛舞的歡樂,那首先得忍受與蛹
決裂的痛苦
(B)寬恕而不忘卻,就如同把斧頭埋在土裡而把斧柄留
在外面一樣
(C)人的心只有拳頭那麼大,可是一個好人的心是容得
下全世界的
(D)我們每個人就像一個空瓶子,你心裡裝著什麼,就
會得到什麼。
21. 網路上流傳著一則寓言故事:從前在一座島上有四個
人,他們的名字分別是:「每個人」「某個人」「其他
人」和「沒有人」。現在有一件很重要的工作要「每個
人」去做,但「每個人」以為「某個人」一定會去
做,雖然「每個人」可以做得很好,但到最後是「沒
有人」去做這個工作。「某個人」後來很生氣,因為那
原本是「每個人」的工作,但「每個人」卻想「其他
人」會去做,而「沒有人」知道「每個人」都沒去
做,事情的結局是「每個人」都在責怪「某個人」。以
上這篇短文中的「每個人」所指的是哪一類人?
(A)推諉塞責的人 (B)攀附權貴的人 (C)放浪形骸的
(D)阿諛奉承的人。
22. 「剛考完試的阿寶跟老皮說:『我這次考試考得相當
好,我媽媽已決定要請家教了。』」從以上敘述,可知
下列理解何者正確?
(A)阿寶對自己考試成績深具信心
(B)老皮對阿寶的一番話深信不疑
(C)阿寶的媽媽對其成績深感遺憾
(D)家教對阿寶下的決定深感高興。
23. 「當一個人內涵程度越高,身段放得越低;如同稻穗
越豐實,稻子便垂得越低。」這句話的涵義,與下列
哪一張圖表表達的意旨最相近?
(A)
(B)
(C)
(D)
24. 老師在改生活札記時發現同學成語運用錯誤連連,但
有位同學成語使用完全正確,請問是哪位同學?
(A)楹楹:這對兄弟長相、個性都如出一轍,可說是大
相逕庭
七年級國文第3頁,共 4
(B)阿寧:所謂「見賢思齊」,所以我們要多多東施效
顰,學習別人的長處
(C)小琪:整天混吃混玩,卻希望有不勞而獲的好成
績,無異是緣木求魚
(D)雲雲:媽媽帶我去參觀「人體奧妙展」,其中有二
百多件真實人體的塑化標本,真是美輪美奐。
三、閱讀題組(每題 2分,共 20 分)
(一)
現代人真的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了,這些年行
動通訊設備的普及,全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有人
如此形容:原本應該帶來自由的科技,卻創造了手
銬,將我們的思緒綑綁在片段零碎的訊息中。
我們以為善加利用時間,可以同時處理很多
事,其實所完成的零星小事,只是創造出非常有效
率的假象,當我們一整天都被這些說不清楚的雜事
占據了,反而會令我們很沮喪。因為我們需要完整
而集中的時間,做真正重要的事,才會覺得生活是
有意義的。
把時間花在我們覺得重要的事之上,這是運用
時間的關鍵祕訣。這些事也許是我們的夢想,也許
是陪伴我們深愛的人。
詩人威廉.考柏也這麼說:「真正快樂的唯一來
源,是為了某種我們看重的意義而花費我們的時
間、我們的生命。」
(節錄 李偉文
善用時間的方法)
25. 「原本應該帶來自由的科技,卻創造了手銬,將我
們的思緒綑綁在片斷零碎的訊息中。」這種現象可
用下列哪一句話來形容? (A)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B)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C)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26. 「把時間花在我們覺得重要的事情之上」一句的含
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善於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
(B)時間是個常數,但也是個變數。勤奮的人無窮
多,懶惰的人無窮少
(C)我們應該力求把我們所有的時間用來做最有益的
(D)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時」計算時間
的人,時間多五十九倍。
(二)
朋友自香港帶來一串珠練送我,珍珠顆顆光澤
柔和,渾圓美麗。我不禁出神地看著,這樣圓潤可
愛的珍珠難道真是由一粒粗糙的沙礫形成的嗎?當
小小的蚌安詳地憩歇在海底,突然一個打擊臨到
牠,一粒沙子嵌進肉中,痛得牠昏天暗地,牠抗拒
不了,排斥不了,只有強忍著撕裂一般的痛苦,撫
著傷口,一點點分泌出光滑的真珠質來層層包容這
個侵入牠生命中的「苦難」。年年歲歲,漫長的忍
耐,無盡的辛酸,那一粒醜陋的沙礫已變成美麗的
珍珠。眼淚化作歡笑,痛苦的代價成就了榮耀的光
彩。
在十九世紀的初葉,法國的路易斯.勃萊爾幼
年時眼睛意外受傷,被一根針刺中,不幸失明,飽
受黑暗摸索的痛苦。他有強烈的求知欲,卻受不能
閱讀之困,為了克服這點障礙,也為了造福其他和
他同命運的盲人,他一再地研究試驗,忍受無數的
失敗挫折,終於在一八三四年,以針在厚紙上刺出
符號,發明了盲人專用的點字法,這是一項突破性
的大貢獻。同樣是一根針,曾經使他失去光明,卻
也因此帶給億萬盲人光芒和希望,多麼奇妙的轉
變!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見不幸的表面,流血的創
口,受傷的心;我們只會埋怨、訴苦、哀憐不滿。
不知道通過苦難的試煉,痛苦的經歷,淚水的洗
滌,神會使一個無用的生命發出不朽的光輝,粗糙
的沙礫變成無價的珍寶。 (杏林子
一顆珍珠)
27. 一顆珍珠中,作者舉法國 路易斯.勃萊爾發明點字
法的故事當例證,這則故事的含義可與下列何者相
呼應?
(A)我不禁出神地看著,這樣圓潤可愛的珍珠難道真
是由一粒粗糙的沙礫形成的嗎
(B)一粒沙子嵌進肉中,痛得牠昏天黑地,牠抗拒不
了,排斥不了,只有強忍著撕裂一般的痛苦
(C)年年歲歲,漫長的忍耐,無盡的辛酸,那一粒醜
陋的沙礫已變成美麗的珍珠
(D)很多時候,我們只看見不幸的表面,流血的創
口,受傷的心,我們只會埋怨、訴苦、哀憐不滿。
28.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見不幸的表面,流血的創
口,受傷的心……不知道通過苦難的試煉,痛苦的
經歷,淚水的洗滌,神會使一個無用的生命發出不
朽的光輝。」這段話的含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知足的人,永遠不會窮;不知足的人,永遠不會
(B)自信心與自尊心是相輔相成的,沒有自尊心的
人,絕不會有自信心
(C)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學會尊重不同於自己的
看法,也是成熟的表現
(D)當上帝關起了一扇門,必會再為你開啟另一扇
窗,但我們總是只對著關上的門哭泣,而沒看到那
扇打開的窗。
(三)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也曾提到,在他小時,蔣公常
常訓示他,做人不要掌心向上,向人乞憐,要隨時
不忘掌心向下,給人幫助。……
雖然我的手不再美麗,但我希望它多學習一點
付出的功課,在別人危難時及時伸出援手,但願這
也是一雙懂得安慰的手,禱告的手。那麼,就是它
的外表再醜點又有什麼關係呢?
(節錄 杏林子
手的故事)
七年級國文第4頁,共 4
29. 「做人不要掌心向上,向人乞憐,要隨時不忘掌心
向下,給人幫助救援。」這句話的主旨,在說明下
列何種道理? (A)施比受更有福 (B)為善不欲人
(C)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D)善有善報,惡有
惡報。
(四)
太陽魚教養子女的方法十分有趣引人。任何
人,只要看過牠們時時對卵或幼魚輕撫一道輕流,
或小心地帶著幼魚試水,都會永難忘懷。而當幼兒
能游泳之後,魚爸爸或魚媽媽晚上安置牠們上床的
景象,更是可愛。通常幼魚在沒有滿月之前,只要
天一黑,就要回到牠們孵化的洞裡睡覺。這時做媽
媽的會站在巢的上方,擺動魚鰭,讓暗紅脊鰭上的
青色斑點,像寶石般的閃閃發光。幼魚見到了這種
信號,立刻會聚集到母親的身邊,聽話的回到巢裡
睡覺。這時,魚爸爸也會到處尋找走失的孩子。
一旦找著,牠總是直截了當地把孩子吸進嘴
裡,帶回家,再把牠們一起吐在洞裡。這時,小魚
們馬上就會重重地沉到洞底,並且一直停留到第二
天早晨。原來這是一種奇妙的反射作用;幼魚的氣
囊一到入睡的時候,就會自動地、緊緊地收縮起
來,牠們的身體會變得比水重,然後像小石子般直
沉到底。這和牠們嬰兒時,氣囊的氣還沒裝滿的情
形一樣。而當魚爸爸把幼魚含在嘴裡時,這種變重
的反應也會發生。
有一次,當魚爸爸一邊把孩子趕回巢睡覺,一
邊偷空吞下一段蚯蚓尾巴時,忽然看見一條幼魚正
在水裡游來游去,牠立刻追上那條幼魚,並且一口
氣吞進早已塞滿蚯蚓肉的嘴裡,這一下子可就精彩
了,現在牠的嘴裡有兩樣東西:一樣要進胃,一樣
要進巢,牠會怎麼辦?牠頓在那裡一動也不動,滿
嘴的肉也顧不得吃了。就在這一刻,我總算看到魚
怎樣想心事、動腦筋了。魚爸爸就這樣呆了好幾
秒,然後把嘴裡所有的東西都吐出來,等到蚯蚓及
幼魚自然沉到水底後,再不慌不忙的把蚯蚓吃掉,
並且監視著躺在水底的小孩。等牠吃完後,立刻又
把小孩吸進嘴裡,帶回家。
(改寫自勞倫茲 可憐的魚)
30. 根據本文,幼魚怎麼知道何時該回家睡覺了?
(A)魚媽媽會擺動脊鰭,發出信號,召喚幼魚
(B)魚爸爸直截了當的把幼魚吸進嘴裡,帶回家
(C)月光會像發亮的寶石,親切召喚幼魚回家
(D)天一黑,幼魚就會自動回到洞裡睡覺。
31. 魚爸爸吐出嘴裡的東西後,為什麼幼魚會和蚯蚓一
起沉到水底?
(A)幼魚回到巢裡,氣囊會自動收縮,直沉到底
(B)幼魚睡覺時,氣囊會自動張開,充滿空氣
(C)當魚爸爸把幼魚含進嘴裡後,幼魚會有變重的反
(D)嬰兒期的太陽魚,氣囊的氣還沒裝滿,所以身體
像小石子一樣。
32. 下列哪一個動作可以看出魚爸爸正在動腦筋,做決
定?
(A)先把嘴裡所有的東西都吐出來
(B)不慌不忙的吃掉蚯蚓,並監視幼魚
(C)安排進胃或進巢的先後次序
(D)將一切的行動都暫時停頓下來。
(五)
寓樓的窗前有好幾株梧桐樹。這些都是鄰家院
子裡的東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為它們和
我隔著適當的距離,好像是專門種給我看的。它們
的主人,對於它們的局部狀態也許比我看得清楚;
但是對於它們的全體容貌,恐怕始終沒看清楚呢。
因為這必須隔著相當的距離方才看見。
當春盡夏初,我眼看見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
嫩黃的小葉子一簇簇地頂在禿枝頭上,好像一堂樹
燈。又好像小學生的剪貼圖案,布置均勻而帶幼稚
氣。植物的生葉,也有種種技巧:有的新陳代謝,
瞞過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換青黃;有的微乎其
微,漸乎其漸,使人不覺察其由禿枝變成綠葉;只
有梧桐樹的生葉,技巧最為拙劣,但態度最為坦
白。它們的枝頭疏而粗,它們的葉子平而大。葉子
一生,全樹顯然變容。
在夏天,我又眼看見綠葉成蔭的光景。那些團
扇大的葉片,長得密密層層,望去不留一線空隙,
好像一個大綠幛,又好像圖案畫中的一座青山。在
我所常見的庭院植物中,葉子之大,除了芭蕉以
外,恐怕無過於梧桐了。芭蕉葉形狀雖大,數目不
多,那丁香結要過好幾天才展開一張葉子來,全樹
的葉子寥寥可數。梧桐葉雖不及它大,可是數目繁
多。那豬耳朵一般的東西,重重疊疊地掛著,一直
從低枝上掛到樹頂。窗前擺了幾枝梧桐,我覺得綠
意實在太多了。古人說「芭蕉分綠上窗紗」,眼光未
免太低,只是階前窗下的所見而已。若登樓眺望,
芭蕉便落在眼底,應見「梧桐分綠上窗紗」了。
(豐子愷
梧桐樹)
註:○初乳:剛產生。 幛:此指綢布。
33. 本文作者認為寓樓窗前的幾株梧桐樹,在形式上,
自己才是擁有者,原因為何?
(A)自己才能看到這些梧桐樹整體樣貌
(B)鄰居疏於觀察這些梧桐樹
(C)鄰居專門種給作者觀賞的
(D)梧桐樹大多是自己在照料。
34. 若要「梧桐分綠上窗紗」取代「芭蕉分綠上窗紗」
在觀賞上的關鍵差異為何? (A)獨賞或共賞 (B)
高度、距離 (C)心情、興致 (D)季節時序。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