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民族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60.16 KB
頁數
3
作者
adm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2-03,离现在 5 26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3
民族實中 108 年第二學季七年級歷史評量題目
(每題 3分,33 4分)
1. 康熙皇帝在眾人反對下為何堅持將臺灣
收為版圖?
A)戰略地位重要,影響東南沿海治安
B)欲以臺灣作為向南洋發展基地
C)欲獲得臺灣豐富的茶、樟腦等特產
D)欲利用臺灣夾擊吳三桂等三藩
2. 清朝原先不欲將臺灣收為版圖但在何人
堅持下,終於把臺灣收為版圖?
A鄭克塽B劉銘傳C施琅D
劉國軒
3. 清朝前期統治臺灣的政策極為消極
最重
的原因為何?
A)臺灣的原住民極為兇悍,不易管理
統治B來臺的官員並非能力高超之人,
行政經驗不足(C)臺灣土地肥沃,物產
豐富D「防臺而治臺」目的僅為防
止臺灣成為反清復明的基地
4. 有關清初渡臺禁令的內容,何者有誤
A)來臺需先申請證照
B)沿海不得從事貿易行動
C)來臺者不得攜帶家眷
D)客家人禁止來臺
5. 清初臺灣男女比例失衡跟清朝何項政策
有關?
A)開港通商(B)渡臺禁令(C)劃界
封山(D)海禁政策
6. 臺灣在清領前期土地開發有各種方式,
下列何者不包含在其中?
A)人民向政府申請開墾
B)向原住民承租土地,或是欺騙
C)政府以武力協助漢人入山開墾
D)自行占據無主土地
7. 有關清初水利工程附表如下下列何者
(甲)
地點
(乙)
(丙)
造者
(丁)
用河川
臺北 瑠公圳 郭錫瑠 新店溪
彰化 八堡圳 施世榜 濁水溪
台南 貓霧捒
張達京 大甲溪
鳳山 曹公圳 曹謹 高屏溪
A)甲 B)乙 C)丙 D)丁
8. 阿福是清初人家住南部家族以種植甘
蔗為生專門銷至華南的廈門一地請問
較不可能加入哪一組織?
A)南郊 B)北郊 C)廈郊 D
糖郊
9. 「一府二鹿三艋舺」這句話無法代表
項歷史意義?
A)臺灣早期開發由南向北
B)臺灣早期最重要的市鎮
C)清初商業概況
D)開港通商後的臺灣
10. 台南曾有一石碑紀念臺灣規模最大的民
變終被平定,請問此民變應是?
A朱一貴 B林爽文 C戴潮春 D
郭懷一
11. 清初臺灣民變械鬥不斷其原因不包括
者?
A)政府消極,官員腐敗 B)男
女比例不均,羅漢腳眾多易生事
C)移民祖籍不同,易生衝突 D)傳
教士來臺,外來宗教與本土衝突
12. 有關清初臺灣人民宗教信仰的敘述何者
正確?
A由同鄉人士祭祀的對象稱為開臺祖
有地緣關係,未必有血緣關係
B由同一宗族祭祀的對象稱為唐山祖
有血緣關係
C)祖籍也會影響信仰,如泉州人信仰
三山國王;客家人信仰保生大帝
D某些特定神明如土地公媽祖等,
不分祖籍,多數人都會信奉
2/3
13. 清初各式教育機構的設立反映臺灣何種
歷史趨勢?
A)從拓墾走向文教社會
B)動亂始終未曾停止
C)清廷治臺轉趨積極
D)臺灣走向國際社會
14. 關於清領前期臺灣的文教發展,何者正
確?
A)出現首位進士鄭用錫
B)貧困子弟可就讀民間辦的社學
C)原住民就讀政府設置的義學
D)公立學校有私塾和書院
15. 臺灣有一種特殊廟宇「有應公」,此種廟
宇出現的由來為何?
A)械鬥頻繁,祭祀無主孤魂
B)林爽文之亂後,表揚忠義精神
C)渡臺時為祈求海上平安
D)求消災去瘟
16. 有關於清領前期和後期的比較,何者
A)清領前期清廷的主要以防止反清復
明為考量,後期則是國防戰略(B)清領
前期清廷的治臺態度消極清領後期則轉
為積極(C)施琅攻台開啟清領前期的統
治,中法戰爭後則進入清領後期(D)清
領前期的貿易對象是中國大陸清領後期
則採國際貿易
17. 有關英法聯軍之役的敘述,何者正確?
A)戰役結束後,臺灣歷史進入所謂的
清領後期(B)府城、鹿港、艋舺成為主
要商業中心,稱為「一府二鹿三艋舺」
C)戰役結束後,開始進行國際貿易,
此為臺灣史上頭一遭(D)英法在戰役結
束後為獲取稻米等糧食要求臺灣開港
通商
18. 關於牡丹社事件的敘述,何者正確?
A)起源於琉球人在基隆北部為原住民
所殺,日本遂派兵進犯臺灣
B)清朝不欲琉球為日本併吞,面對日
本採取強硬態度(C)因為此事件,清朝
派遣劉銘傳前來治理臺灣(D)此事件使
清朝政府開始重視臺灣對臺灣積極治理
19. 臺灣原是福建省的一部分日後被設為行
省是因為什麼事件?
A)朱一貴事件(B)林爽文事件(C
牡丹社事件(D)中法戰爭
20. 阿明研究臺灣醫療史在筆記上寫下數個
重點:「臺灣最早的西式醫院」「醫療和
傳教結合為一」「長老會牧師所創辦」
問阿明研究的主角應是何人?
A利瑪竇 B湯若望 C馬偕 D
馬雅各
21. 魯魯米老師帶同學參觀淡水附近的馬偕
雕像並向同學以加介許多同學將重
點筆記下來但有位同學卻記錯了這位
同學應是何人?
A文心他一手執聖經一手執鉗子,
既是牙醫又是傳教士(B)易霆:全臺灣
最早的西式醫院是因為他而建立
C)祐齊:他是長老會派來臺灣的傳教
士之一(D)暐祥:牛津學堂、淡水女學
堂都與他有關
22. 英才是臺灣清領時期的知識分子今年要
報考舉人考試。表哥感嘆地告訴他:「想
當年我要報考舉人時按政府規定須渡
海到福建省應試現在你可以在臺灣省應
免去舟車勞頓之苦要沒考上的話可
就有辱門風了……」請問文中舉人應試地
點的改變跟何事關係最大?
A)英法聯軍之役,臺灣開港通商
B)牡丹社事件日軍侵臺
C妹羅號事件的「番地無主論」 D
中法戰爭後,臺灣建省
23. 臺灣史上某段時期行商郊商曾是貿易
的主導者經濟實力雄也是社會的主
要領導者但這批行郊商人後來卻因為
「某事件」而沒落被與洋人貿易接觸的
買辦取代。請問此事件應為何事?
A英法聯軍 B牡丹社事件 C
中法戰爭 D)甲午戰爭
3/3
24. 清領後期臺灣輸出眾多商品有關此時臺
灣對外貿易的敘述,何者正確?
A)茶葉是重要的輸出品,基隆是最重
要出口港
B)糖依然是重要商品,多由淡水出口
C)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賺取的利潤
超過茶、糖
D)主要進口商品是鴉片和紡織品
25. 小銘要進行一趟歷史巡迴之旅,選定了
「石門古戰場」「恆春古城」「億載金城」
等地,他應該想探討什麼事件?
A)英法聯軍 B)中法戰爭 C
牡丹社事件 D)甲午戰爭
26. 清領前期社會男多女少大量單身男子無
法成家往往加入幫派致使民變械鬥不
但經過某一事件後此現象獲得大幅
改善,請問此事件應是?
A)英法聯軍之役開港通商
B)牡丹社事件後沈葆楨來臺
C)中法戰爭後臺灣建為行省
D)甲午戰爭後臺灣割讓
27. 「西學堂與番學堂」「鐵路」「電燈」「郵
局」……以上事物和誰有關?
A)沈葆楨 B)丁日昌 C)劉銘
D)丘逢甲
28. 有關臺灣茶葉發展史的敘述何者正確?
A)自荷治時期即為重要出口商品
B)多產於臺灣南部丘陵
C)清領後期以艋舺為主要加工地
D)多經由淡水港出口
29. 下列清領前期「生番」的狀況敘述中
者正確?
A)需納稅(B)需服勞役(C)漢化程
度深(D)常與漢人衝突
30. 請問清領時期平埔族爆發最大抗爭的名
稱為何?
A大甲西社事件B加宛禮事件C
必麒麟事件(D)麻豆社事件
31. 清朝是因為哪個事件覺得必須彰顯自己
對番地主權因而廢除過去禁令積極管
理生番?
A)英法聯軍(B)牡丹社事件(C)清
法戰爭(D)甲午戰爭
32. 承上題除了彰顯主權外還有哪一經濟
動機讓清朝想開發山區?
A)茶葉與樟腦(B)開採黃金(C)種
植稻米(D)種植甘蔗
33. 臺灣原住民中某一族群因對抗官府被鎮
只得逃至花蓮依附在阿美族底下
來才恢復本來族名請問上述族群應該是
哪一族?
A撒奇萊雅B邵族C賽德克D
排灣族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