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新興國中 七年級 110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17.87 KB
頁數
2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3-21,离现在 3 22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新興國中 110 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歷史第一次段考: 座號: 姓名:
一、單一選擇題 (每題 2分,共 100 分)
1.( ) 香云整理家中舊物時發現一塊鐵牌如附圖,阿公說這
是日治時期專賣商才有的許可證。請問:香云家在當
時是販售何種物品?
()樟腦 () ()鴉片 ()酒。
2.( ) 下列關於日治時期「保甲制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規定十戶為一保,十保為一甲 ()是日治時期
首創的制度 ()須輔助軍隊管理國防事務 ()
甲內若有人犯法,同保甲的民眾也要連帶受到處罰。
3.( ) 附圖是
1927
年上半年臺北市臺、日人每天工資比較
表,從表中的數據看來,可知下列何事?
()工業日本,農業臺灣 ()工業臺灣,農業南洋
()臺灣人在就業上多以勞工階級為主 ()臺灣人
在就業上受到不平等待遇。
4.( ) 早期臺灣南北交通以海運為主,直至基隆到高雄的西
部縱貫鐵路全線通車,陸上交通才得以暢通。請問:
這段鐵路在何時完成全線通車? ()清帝國早期 (
)清帝國晚期 ()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在臺灣
時期。
5.( ) 「臺灣總督得於其轄區內,頒布具有法律效力之命令
。」這是
1896
年日本發布的「六三法」第一條條文,
由此條文內容來看,「六三法」對於當時臺灣代表的
意義是什麼? ()從此臺灣人可以自主管 ()
形成總督專制的統治體制 ()臺灣總督須具備司法
背景 ()視臺灣為日本內地的延長。
6.( ) 20
世紀初,臺灣漢人的武裝抗日行動中,下列哪一事
件是關鍵之役,此後漢人便轉為以政治社會運動向日
本人爭取權益? ()西來庵事件 ()郭懷一事件
()牡丹社事件 ()霧社事件。
7.( ) 1920
年代,日本政府對臺改採「內地延長主義」,標
榜「日臺合一」,但從當時哪一現象可看出臺灣人實
際上並未獲得與日本人一樣的待遇? ()臺灣總督
由軍事將領擔任 ()以武力鎮壓各地抗日行動 (
)臺、日人每天工資不一 ()大量徵召臺灣人從軍作
戰。
8.( ) 《馬關條約》簽訂後,許多臺灣官民不能接受清廷將
臺灣、澎湖割讓給日本的決議,因此選擇如何抗拒日
本的接收? ()向日本要求修改條約內容 ()
清廷合作,發動抗日戰爭 ()成立臺灣民主國 (
)發動政治社會運動。
9.( ) 從以下資料判斷,日本政府所制訂的法律為下列何者
第一條:臺灣總督在其管轄區域內,得制訂具有法律的效
力之命令。
……
第五條:現行法律或將來應頒布之法律,如其全部或一部
分有施行於臺灣之必要者,以敕令定之。
()《六三法》 ()《大清律例》 ()《三段警備法》 (
)《保甲條例》。
10.( ) 日治時期,總督府為了配合日本的經濟發展,完成眾
多交通建設。下列何者是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總督府的
交通建設? ()購買輪船往來於臺灣、東南亞、中
國之間 ()開鑿三條聯絡東部的道路 ()基隆、
高雄兩港的整建 ()架設淡水到福州的電報線。
11.( ) 總督府的「五年理蕃計畫」,企圖用高壓的方式讓原
住民臣服歸順,卻導致下列何者的發生? ()牡丹
社事件 ()大甲西社事件 ()霧社事件 ()
吧哖事件。
12.( ) 下列為日本殖民統治臺灣五十年中,臺灣所發生的重
要事件,若按照先後順序排列,何者正確?()第二
次世界大戰結束;()中日戰爭爆發;()甲午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甲乙丙丁 ()
乙甲丁 ()丙丁甲乙 ()丙丁乙甲。
13.( ) 1930
年,經過多年痛苦的生活,不滿情緒已經累
積到臨界點,□地區的原住民終於發出怒吼,以白晃
晃的山刀起來反抗日本人。」請問:這段敘述中的缺
空處,應是指下列何地? ()恆春 ()苗栗 (
)霧社 ()噍吧哖。
14.( ) 臺灣割讓給日本初期,臺灣人民抗爭不斷,其中以哪
些人領導的臺灣民主國讓人民懷抱希望?()劉銘傳
()唐景崧;()丘逢甲;()沈葆楨 ()甲乙
()乙丙 ()乙丁 ()甲丁。
15.( ) 有一段關於臺灣歷史的記載:「1895
年,李鴻章代
表清帝國到日本春帆樓簽訂條約,他雖然據理力爭,
最後還是無奈的把臺灣割讓給日本……。」根據上文
,下列何者是李鴻章當時所簽訂的條約? ()《辛
丑和約》 ()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 (
)《馬關條約》。
16.( ) 附圖是日治時期臺灣進行的某項調查活動,主要由警
察來進行,這個調查活動的主要目的為何?
()樹立警察的權威 ()確實掌握人口實 ()增加田地
賦稅 ()有效開發森林資源。
17.( ) 日治時期,有哪些措施與臺灣的經濟發展有關?()
設立新式糖廠;()完成高速公路;()整建基隆港
和高雄港;()提倡「農業日本,工業臺灣」;()
興建嘉南大圳 ()甲丙戊 ()甲乙丁 ()乙丙
()丙丁戊。
18.( ) 日治時期,臺灣各地抗日事件層出不窮,在今臺南市
玉井區立有「抗日烈士余清芳紀念碑」。請問:這是
為紀念余清芳領導哪一抗日事件的英勇事蹟 ()
郭懷一事件 ()西來庵事件 ()霧社事件 ()
牡丹社事件。
19.( ) 今日南投縣仁愛鄉的一座墓園中,牌坊上題有「碧血
英風」的字樣。這一座墓園的興建應該是要紀念哪一
件史事? ()荷治時期,郭懷一抗荷事件 ()
帝國時期,牡丹社原住民抗日 ()日治時期,霧社
原住民抗日 ()日治時期,余清芳抗日。
20.( ) 臺灣在日治後期,總督府在臺開始推動工業化的背景
為何? ()臺灣礦產豐富,日人急於開採 ()
1930
年代,配合日本的南進政策 ()日本國內政治
環境快速轉變,總督府企圖轉移國內焦點 ()為防
止共產黨勢力入侵臺灣。
21.( ) 日治時期,小林躋造於
19361940
年擔任臺灣總督
期間,揭示「皇民化、工業化、南進基地化」三項治
臺方針,對臺灣的社會與經濟方面造成下列何種影響
()激起全島武裝反日、獨立的風潮 ()建立
發電廠,發展軍需工業 ()尊重臺人的風俗習慣,
以攏絡人心 ()使得臺灣由工業社會邁向農業社會
22.( ) 某本日治時期的地方志記載:「首任文官總督抵臺後
,希望軍民分治,改革地方制度,減少警察對地方的
管轄權力……。」上述資料說明了日本統治臺灣的哪
一時期? ()殖民地特殊統治時期 ()內地延長
主義時期 ()皇民化運動時期 ()臺灣民主國時
期。
23.( ) 附圖為
1896
年日本國會所發布的某項法律,此一法
律的頒布對日治時期的臺灣造成何種影響?
()臺灣正式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結束臺人的武
裝抗日行動 ()總督府統治原住民的政策開始改變
()形成總督專制的統治體制。
24.( ) 日本治臺時期,總督府得以瓦解可能存在的反抗勢力
,而且能確實掌握臺灣的戶口,奠定堅實的統治基礎
,與下列何者「最」有關係? ()六三法 ()
本軍隊 ()皇民化運動 ()警察與保甲制度。
25.( ) 臺灣總督府為了獲取臺灣山林資源,但又受限於原住
民不服管教,所以最後制定下列哪一項政策,試圖使
原住民歸順臣服? ()警察制度 ()五年理蕃計
()皇民化運動 ()日臺合一政策。
26.( ) 刊登於《臺灣民報》一八九號的文章〈恭喜?〉敘寫
著臺籍郵差與日籍同事閒聊的過程與感慨。文章中臺
籍郵差發現日籍同事分配的區域是城區,道路好、區
域小,又有多六成的加俸特權,自己分配的則是大稻
埕,區域大、街道複雜,薪水又少,因而感到困惑。
請問:由上文可知,困擾臺籍郵差的是什麼因素? (
)臺人未獲得與日人相同的待遇 ()業務的繁重
()無法記憶正確的街道 ()全國郵差待遇不佳。
27.( )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在臺灣推動「皇民化運動」,其
目的為何? ()改變臺灣人的生活習慣 ()改變
臺灣人的宗教信仰 ()強化臺灣人對日本的愛國心
()使臺灣人也享有日本國民的權利和義務
28.( ) 臺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來臺後,深知要解決「土匪」問
題必須善用警察。因此在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的推動下
,於總督府設置警察本署,建立總督府中央、地方一
條鞭式的警察指揮系統,並讓地方警察掌管地方事務
,形成「警察政治」的體制,臺灣儼然成為日本殖民
地之「警察國家」。請問:兒玉總督想用警察解決的
「土匪」,最有可能是指下列何者? ()來臺的日
本流浪漢 ()居無定所的羅漢腳 ()大陸來臺的
抗日義軍 ()伺機抗日的臺民。
29.( ) 下列關於「嘉南大圳」的敘述,何者錯誤 ()
日治時期為了達成「工業臺灣,農業日本」的政策而
興建 ()是八田與一所設計建造 ()要灌溉嘉
南平原 ()興建完成後,提高稻米、蔗糖等作物的
產量。
30.( ) 日本統治臺灣
50
年間,政策可分成三個時期:()
殖民地特殊統治時期;()內地延長主義時期;()
皇民化運動時期,若依序將以上的總督官職排列出來
,下列何者正確? ()武官、文官、武官 ()
官、武官、文官 ()文官、武官、武官 ()文官
、武官、文官。
31.( ) 日治時期,臺人曾拍發電報給日本政府痛陳:「我黨
認為……應從速將所有責任者撤職,並立即保證蕃人
之生活,承認其自由,不阻礙其民族發展之政策,尤
其宜乘此機會,對向來為保持官吏威嚴,放任非為亂
暴,警察萬能之積弊,加以徹底的改革。」這應是對
哪一史事發出的不平之鳴? ()臺灣民主 ()
西來庵事件 ()牡丹社事件 ()霧社事件。
32.( ) 日本殖民統治時期,臺灣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以何者為
中心,幾乎任何事務都會介入? ()總督 ()
()保正 ()甲長。
33.( ) 日治時期,總督府可以瓦解反抗勢力,且能確實掌握
臺灣的戶口,奠定堅實的統治基礎,與下列何者有關
()臺灣民主國 ()軍隊與壯丁團 ()警察
與軍隊 ()警察與保甲制度。
34.( )芊宇是日治時期的臺灣人,後來改名為宇子。她的家
庭因為響應政府的國語政策而獲頒證書。另外,有節
日時,她也會穿著和服到附近的神社參拜。不久以後
,她的哥哥被政府徵召入伍,派往東南亞地區。從上
文可知,當時政府正在臺灣推行什麼措施? ()
民地特殊統治 ()內地延長主義 ()皇民化運
()保甲制度。
35.( ) 日治初期,為了利用臺灣的資源,積極展開各項經濟
基礎建設。當時日本政府在臺灣推行何種政策以利其
本國的發展? ()工業日本,農業臺灣 ()工業
臺灣,農業日本 ()工業臺灣,工業日本 ()
業臺灣,農業南洋。
36.( ) 日軍登陸臺灣後,在臺北舉行始政典禮,正式開始在
臺灣的統治。請問:日本人在臺灣設立的最高行政首
長是下列何者? ()警察 ()總督 ()保正 (
)甲長。
37.( ) 有關臺灣民主國成立的原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臺灣紳民想要建立現代化民主共和國 ()臺灣
紳民不願割臺 ()對抗清帝國以反清復明 ()
一種宣誓臺灣獨立脫離清廷的決心。
38.( ) 西來庵事件又被稱為「噍吧哖事件」,此事件對漢人
的抗日運動有何影響? ()漢人的武裝運動從此變
本加厲,日人防不勝防 ()漢人武裝運動大致停止
,改以政治社會運動爭取臺人的權益 ()因臺人死
傷慘重,從此完全臣服於日人,不再反抗 ()抗日
運動化暗為明,並且加入許多原住民分子。
39.( )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權力極大,主要是受到哪一項法律
的保障? ()日本憲法 ()民法 ()刑法 (
)六三法。
40.( ) ()嘉南大圳;()西部縱貫鐵路;()熱蘭遮城;
()日月潭發電所。上述的建設與完成和日本相關的
有哪些? ()甲丙丁 ()甲乙丙 ()乙丙丁 (
)甲乙丁。
二、手寫填充
1、日本統治台灣第二階段的政策改變與當時全世界流行的
哪一種思潮有關?
2、台灣史上第一位受過正式醫學教育的女醫師?
3日治時期規畫要台灣人學習職業教育,除了農工商漁林牧
以外,還有哪兩種也規畫在內?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