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新興國中 七年級 110 下學期 社會領域 地理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92.74 KB
頁數
3
作者
champ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6-24,离现在 3 12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臺北市立新興國中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地理科第三次段考題目
考試範圍:單元五:聚落與交通、單元六:區域發展與空間差異
壹、 選擇題(每題 2.5 分、共 25 題)
1、小強的地理報告要研究某聚落是屬於鄉村或都市
面哪項資料對於小強的研究幫助不大? (A)居民性
(B)人口密度 (C)人口數量 (D)居民職業。
2、實施週休二日後國內旅遊風氣愈趨盛行而近年來
宜蘭縣境內的南方澳漁港因為交通的發展而成為臺
北地區遊客的最愛藉由便利的交通可以一日來回,
也帶動了地區的繁榮這種轉變主要受到下列哪項交
通建設的影響? (A)臺灣高鐵通車 (B)淡水觀光
遊艇 (C)蔣渭水高速公路 (D)福爾摩沙高速公
路。
3、在都市形成過程中,下列何者不是對人口之拉力?
(A)交通便利 (B)工商業發達 (C)腹地平坦廣大
(D)取水不易。
4、下列哪項是「都市化程度高」所代表的涵義? (A)
第一級就業人口比例高 (B)都市人口占總人口比例
(C)居民自然增加率高 (D)高樓大廈所占比例
高。
5、都市和鄉村之間彼此相依相存圖中甲代表都市供給
鄉村的主要功能,甲的功能應為下列何者? (A)
閒體驗勞力 (B)醫療服務商品 (C)教育機會、
農牧產品 (D)就業機會、糧食。
6、聚落可分為鄉村聚落與都市聚落兩類於鄉村和都
市比較,下列哪位同學說法不正確? (A)小美:都
市人口密度高於鄉村 (B)小莉:面積大的聚落一定
是都市 (C)小豪:鄉村與都市彼此相互依存 (D)
小帥:都市居民多從事第二三級產業。
7、都市和鄉村的區別可依下列哪項特性來劃分? (A)
教育程度 (B)文化水準 (C)綠化面積 (D)產業結
構。
8、清代郁永河言:「吾渡海至臺採硫,府城至淡水,廿
一日方至現在高鐵完工後臺北到高雄最快只需
90 分鐘。上述所需時間的改變,是什麼原因? (A)
人口增加 (B)地形變化 (C)交通的革新 (D)通訊
的發達。
9、大都市的快速發展也會帶動鄰近的鄉鎮快速成長,
會使大小市鎮連成一片我們稱這種大型的聚落為何?
(A)都市 (B)鄉村 (C)都會區 (D)郊區。
10「等了 20 臺灣的機場捷運已正式通車!」世界各
國許多大都市都建有捷運系統提供短程且快速的運
輸服務下列何者是臺灣各大都市興建捷運系統的主
要因素? (A)發展觀光事業 (B)促進商品流通
(C)減緩城鄉差距 (D)疏緩交通壅塞。
11附圖是臺灣公路分布圖臺灣的重大地形區中公路
的分布以哪種地形區的分布最為密集?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台地。
12附表為某年度四個車站的旅客出入流量與火車往來班
次。依圖表判斷哪個車站的規模最大? (A) (B)
(C) (D)丁。
出入流量
上車人數
下車人數
6,749,206
7,218,113
2
44
0
215,158
91,419
0
21
0
13,416,840
13,195,113
46
21
0
35,940
38,312
0
0
0
13附圖是都市擴張示意圖依此圖判斷造成都市範圍
不斷地擴張最後打破行政界線連成一體其主要的
發展條件為下列何者? (A)便捷的交通 (B)政策
的規劃 (C)教育水準的提升 (D)出生率逐年增加
14參考附圖、乙丙、戊五個聚落,哪些最有
可能發展成都市? (A)甲、乙、戊 (B)、丁
(C)乙、丁、戊 (D)甲、丙、戊。
【請翻至背面,繼續作答】
15地理老師要求學生回家蒐集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城鄉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300
300
400
500
600
300
400
(公尺)
道路
公路
河流
2
差距的實例下列哪位同學所蒐集的例證最能呈現
城鄉差距嚴重的問題? (A)春華「亟需看病的村民,
要趕赴都市就醫 (B)夏風「週末時郊區湧入
休閒度假的人潮 (C)秋月「鄉村居民到便利商
店買關東煮來吃 (D)冬雪「糖廠結合五分車轉
為產業文化園區。」
16相對於東部臺灣西部臺灣呈現出交通便捷產業發
並且人口集中居住的情景造成此情景最主要的
原因為何? (A)開發歷史較早 (B)自然景觀優美
(C)當地氣候良好 (D)較少發生地震。
17根據行政院的資料顯示臺北市地區的家庭平均年所
得約為 160 萬元,遠較雲林縣約 80 萬元為佳。造成
這兩個地區年收入高低不同最主要的原因為下列哪
項? (A)產業發展 (B)土地面積 (C)礦藏分布
(D)人口密度。
18老化指數即每 100 14 歲以下人口對應 65 歲以上人
口之比數指數越高代表高老齡化情況越嚴重。附
表為 2016 年臺灣人口老化較嚴重縣市的老化指數,
我們可以從表格中推論這些縣市具備下列何種人口
結構? (A)人口密度較高 (B)人口移出率高 (C)
皆位於北部區域 (D)第一級產業相較臺灣各區域偏
低。
排名
縣市
老化指數
1
嘉義
166.8
2
雲林
134.9
3
澎湖
132.1
4
南投
131.1
5
屏東
129.4
19新聞報導:「根據資料顯示,臺灣的便利商店密集程
度在全球排名間名列前茅臺北市平均每平方公里就
約有 6家店而臺東縣平均 100 平方公里才約有 3
店。」上述內容可顯示出臺灣的哪個現象? (A)
然環境多元 (B)區域發展差異 (C)平原面積狹小
(D)人口成長率高。
20比較北東部四大區域下列哪項是東部區
域較為優越的條件? (A)環境品質 (B)教育發展
(C)國民所得 (D)交通運輸。
21全臺灣經濟發展並不平均目前最有競爭力的前十個
縣市中有六個集中在某一個區域經濟發展十分蓬
勃。以上所述係指哪個區域? (A)北部區域 (B)
中部區域 (C)南部區域 (D)東部區域。
22臺灣在發展過程中由於環境人文與開發早晚的不
各區域有明顯差異附圖為臺灣不同年代各區域
的人口比例圖請依據圖中的人口比例變化判斷其
顯示的意義與下列何者最為相關? (A)區域差距縮
(B)城鄉差距縮小 (C)區域差距擴大 (D)城鄉
差距擴大。
23附圖為臺灣四大區域面積與人口比例圖下列哪個區
域的人口密度最低? (A)北部 (B)中部 (C)南部
(D)東部。
24附圖為臺灣近年來四大區域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比例圖。
根據圖中資料所示無法推論出下列何種資訊? (A)
東部區域地廣人稀 (B)都市集中分布西半部 (C)
東部第一級產業從業人口比例為四區最高 (D)北部
區域經濟水準最高。
25臺灣區域發展普遍存在區域發展不均的問題下列哪
項建設較不能達到均衡區域發展的目的? (A)都市
內興建捷運系統 (B)改善離島與本島交通問 (C)
興建高速鐵路 (D)各縣市廣設大學。
貳、題組(每題 2.5 分、共 15 題)
一、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度可以藉由都市化程度產業結構
等眾多指標做為判斷依照附表所知四個國家的人口
數值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總人口數
(萬)
鄉村人口數
(萬)
甲國
3,000
1,800
乙國
2,500
900
丙國
4,000
2,400
丁國
2,200
1,100
26、試判別出表中哪個國家的經濟發展程度最高? (A)
甲國 (B)乙國 (C)丙國 (D)丁國。
27承上題經濟發展程度最高的國家若將其國內三級
產業人口比例圓餅圖繪製出來則下列哪張圖最不可
能是該國的三級產業圖?
(A) (B)
(C) (D)
【試題卷有第二張,請繼續作答】
3
28相對於高經濟發展程度的國家低度開發的國家所面
臨到的人口外移至他國求職的問題較為嚴重下列哪
張圖將最能代表這些人口外移國家的人口金字塔圖?
(A) (B)
(C) (D)
二、臺灣在二次大戰之後人口愈來愈多聚落型態也發生
許多改變居住在都市的人口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問:
29、所謂「都市化」指的是下列哪種現象? (A)人口由
都市移往鄉村的現象 (B)都市出生率大於死亡率的
現象 (C)人口由鄉村向都市集中的過程 (D)都市
範圍擴張至鄰近鄉鎮的情形。
30都市化帶來生活上的便利但也造成了許多負面的影
都市化之後最有可能帶給鄉村什麼樣的問題?
(A)人口過度擁擠 (B)公園綠地縮小 (C)房地價高
(D)城鄉差距擴大。
31臺灣都市化的趨勢如附圖所示造成這種曲線變化的
主要因素為何? (A)經濟結構的轉變 (B)保護園
區的設立 (C)海外投資的增加 (D)區域計畫的實
三、現代化的運輸方式有陸運水運空運管線運輸。
請問:
32從臺灣彰化田尾運送菊花到澳洲最適合的交通方式
為何? ()鐵路 ()公路 ()海運 ()
運。
33、從印尼進口木材到臺灣,最適合的交通方式為何?
()公路 ()鐵路 ()海運 ()空運。
34宅配團購美食到一山區住戶最適合的交通方式為何?
()鐵路 ()公路 ()海運 ()空運。
四、附圖是民國 40 年到 101 年臺灣都市化程度曲線圖,
請依據此圖回答問題。
35、臺灣都市化程度快速增加的原因為何? (A)人口增
(B)政治環境安定 (C)積極發展工商業 (D)
科技產業的設置。
36由此圖判斷民國 70 年的臺灣都市化程度約為多少?
(A) 50 (B) 60 (C) 68 (D) 70%。
37都市化的結果使得臺北與鄰近的區域結合成一大都
會地區臺北地區內有大量的交通需求臺北近年
來哪項建設可有助於解決此問題? (A)鐵路電氣化
(B)高鐵的建立 (C)興建捷運系統 (D)磁浮列車的
建立。
五、鐵路、公路、水運、空運各有特色:
()適應地形的能力佳、機動性強,但載貨量較少
()運輸量大且便宜,但速度緩慢
()運輸量大,適宜陸上長途運輸,無交通阻塞
()可適應地形深入各地
()快速,但運量少、運費高
()適合運送價值高和具時效性的物品。
請問:
38「鐵路」運輸方式具有上述何種特色? () ()
() ()丁。
39「公路」運輸方式具有上述哪些特色? ()甲丁
()甲戊 ()丁戊 ()丁己。
40「水運」運輸方式具有上述何種特色? () ()
() ()己。
【試題到此結束,請再詳細檢查答案卡】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