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臺北市立新興國中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三次段考八年級地理科題目卷
本試卷共有B4題目卷2張( 4頁),答案卡1張 每題2分,共100分
8年___班___號__________
西亞居民利用下列何項地理優勢,使本區在八~十三世
紀,即已發展成世界著名的商業交易要地? (A)眾多
的灣澳 (B)終年穩定的洋流 (C)三洲往來的交通要
道 (D)冬夏方向相反的季風。
附圖為亞洲分區圖。請問何區自古即是駱駝隊商往來的
必經之地,且常受戰火波及,局勢十分不安? (A)丙
(B)丁 (C)戊 (D)己。
西亞與北非分別屬於不同洲,但卻常被劃分為相同區
域。下列由各種指標劃分的區域,何者可同時將西亞與
北非涵蓋在內? (A)氣候:乾燥氣候 (B)農業:高科
技農業 (C)宗教:基督教信仰 (D)語言:英語系國家。
蘇伊士運河當初由法國主持開挖,花費了近 11 年才完
工。通航後,歐亞之間的船運因不需再繞行過某地,使
得航行時間與距離大大縮短。上述提及的某地指的是下
列何者? (A)南亞 (B)非洲 (C)澳洲 (D)北美洲。
今日西亞許多國家的經濟結構,由原來傳統農牧經濟,
逐漸趨向工商業的開發,例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興建
了哈里發塔,帆船大飯店等。這些國家轉型的資金來源
主要為下列何者? (A)運河的興建 (B)煤鐵的開採
(C)美國的投資 (D)石油的開發。
巴格達曾是世界文化中心,自古農業發達、人口聚集,
是因為較西亞其他地區擁有下列哪一項優勢條件?
(A)面迎海洋,季風帶來降水 (B)對流旺盛,降水量充
沛 (C)礦產豐富,產業先進 (D)有河流經過,取水方
便。
附圖為西亞簡圖,圖中
甲~丁為重要的海運
咽喉要道。何者控制著
世界主要產油地區載
運石油的貨輪駛向世
界各地的交通關卡?
(A)甲 (B)乙 (C)丙
(D)丁。
耶路撒冷被形容為「一個神的
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大
宗教的聖地的都市」。附圖是
其舊城區的示意圖,請問耶路
撒冷主權現今狀態與下列何者
關係最大? (A)畜牧民族信
仰多變 (B)不同民族先後統
治 (C)此城天災比其他地區
多,更需精神寄託 (D)面臨波
斯灣開採石油的紛爭。
西亞地區和北非的埃及,一般俗稱為「中東」,當地戰
事不斷,素有「火藥庫」的稱號。關於該地區的紛爭原
因,下列何者錯誤? (A)民族不同:猶太人與阿拉伯
人的紛爭 (B)宗教不同:猶太教徒與伊斯蘭教徒紛爭
(C)石油礦藏:主要分布於黑海沿岸 (D)戰略地位:位
於歐、亞、非三洲接觸地帶。
下列為西亞地景分布圖,請問圖中□符號最何能是何種
景觀的分布? (A)石油 (B)天然氣 (C)帶狀綠洲
(D)點狀綠洲。
阿拔斯王朝被譽為阿拉伯的「黃金時代」,新王朝建立
後,國家的重心由原來的地中海沿岸移到美索不達米亞
地區。阿拔斯王朝利用下列哪一項有利的地理條件,使
得王朝迅速發展起來? (A)石油開採,油礦輸出獲利
(B)平原肥沃,位居三大洲交界處 (C)人才眾多,阿拉
伯數字源起地 (D)豐厚地處熱帶,高溫適合作物生長。
阿拉伯帝國曾經經濟繁榮、政治強盛、文化發達。但該
帝國內部缺乏向心力,最後間接造成帝國迅速衰亡。附
表是阿拉伯帝國內部不同環境的比較表,表格內容何者
正確? (A)水源 (B)傳統維生方式 (C)主食 (D)
生活穩定程度。
附圖是西元 2009~2015 年卡達人均國內生產毛額(GDP)
趨勢圖。該國的 GDP 曾經在 2012 年代達到 10 萬美元以
上的水準,卻在 2015 年降到低於 68004 美元,波動劇
烈,其原因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乾燥氣候影響綠
洲農業,產量不穩 (B)伊斯蘭國崛起,破壞政治經濟
穩定 (C)畜牧業受歐美國家控制,利潤不足 (D)過度
依賴石油,經濟易受油價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