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運動」?
(A)中法戰爭 (B)甲午戰爭 (C)英法聯軍 (D)八
國聯軍
( )20. 「日本在此戰以後躍居亞洲強國,西方帝國主義
者紛紛和日本重新訂定平等新約。日本也利用戰
爭賠款大力建設日本,為其日後成為世界強國奠
下深厚基礎。」上文中的戰爭所指為何?
(A)八國聯軍 (B)甲午戰爭 (C)中法戰爭 (D)牡
丹社事件
( )21. 清廷在《馬關條約》簽訂後將遼東半島割讓給日
本,然而哪三國卻出面干涉日本的占領?
(A)英、法、德 (B)美、法、德 (C)英、德、俄 (D)
俄、法、德
( )22. 為解決國家的困境,中國歷史上曾有多次變法與
革新,但結果成敗不一。若就清朝「戊戌變法」
來說,算是一次失敗的改革。其最主要是以下哪
位人物的反對?
(A)光緒皇帝 (B)慈禧太后 (C)袁世凱 (D)李鴻
章
( )23. 清朝末年,人民仇外情緒的發酵,終於爆發了「義
和團」事變。下列對於義和團的敘述,何者錯誤?
(A)義和團結合基督教信仰 (B)以「扶清滅洋」為
號召 (C)其發展得到慈禧的默許 (D)列強藉口
出兵,組成八國聯軍
( )24. 八國聯軍之役後,中國不得不與外國簽訂條約以
求和平。當時中國與列強所簽訂的條約為下列何
者?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
約》 (D)《辛丑和約》
( )25. 大雄是名清代的讀書人,他常感歎自己苦讀十年
卻沒有「一舉成名天下知」的機會,因為政府宣
布取消科舉了。柏雄可能正經歷著哪次政治改
革?
(A)戊戌變法 (B)庚子後新政 (C)自強運動 (D)
立憲運動
( )26. 日俄戰爭中,日本大獲全勝,不管是康有為、梁
啟超為首的改革派,還是孫文、黃興為首的革命
黨,皆認為是因日本實行哪種政體而獲得成功?
(A)君主立憲 (B)君主專制 (C)極權政治 (D) 共
產主義
( )27. 日俄戰爭可以說是一場東方新興強國與傳統帝國
的戰爭。這場戰爭的導火線是因為日俄兩國為了
爭奪下列哪塊領土所引起?
(A)丁 (B)乙 (C)丙 (D) 甲
( )28. 清廷受迫於請願風潮,於宣統三年四月成立內
閣,以奕劻為總理大臣,十三名內閣大臣中,滿
人八人,且五人為皇族,蒙古人一人,漢人僅四
人。輿論譁然,故被譏為什麼內閣?
(A)傀儡內閣 (B)責任內閣 (C)影子內閣 (D)皇
族內閣
( )29. 在十九世紀中葉以來,亞洲受到歐洲國家的迫害
很大,然而有一亞洲國家積極西化,使立場從原
本的被侵略國轉為侵略國。這應該是哪個國家?
(A)泰國 (B)中國 (C)日本 (D)土耳其
( )30. 19 世紀的東亞,先後受到西方國家的衝擊,有的
國家引進西方制度和技術來改革內政。下列何者
則成為法國的殖民地?
(A)暹羅 (B)越南 (C)琉球 (D) 朝鮮
( )31. 戊戌變法前後只有百日左右,因而又被稱為「百
日維新」。下列何者是戊戌變法的失敗原因之一?
(A)未獲官方支持,孤掌難鳴 (B)改革過急過大,
遭到官員反對 (C)主張君主立憲,慈禧太后下詔
停止 (D)廢除徵兵制度,引發知識分子反彈
( )32. 中國第一份憲法草案在光緒三十四年公布,但這
份憲法並沒有挽救滿清,也沒有挽救中國以後的
命運,主要是因為這份憲法仍存在哪項問題?
(A)內閣成員多為皇親貴族 (B)缺乏國會的制衡
(C)軍隊不支持憲法 (D)選舉無法順利推行
( )33. 附圖是同學在書上看到的內容。根據文中所述判
斷,這應該是中國哪一段時期與周邊國家的互動
方式?
(A)漢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 )34. 明朝鄭和曾七次下「西洋」,此「西洋」所指之地
不包括下列何地?
(A)南洋群島 (B)琉球群島 (C)非洲東岸 (D) 印
度洋西岸各國
( )35. 小華的表妹是馬來西亞華僑,暑假時全家回臺灣
玩順便學中文,姨丈說馬來西亞當地已有許多華
僑,將來或許會執政也說不定。請問:奠定華僑
在東南亞基礎的是下列哪一史實?
(A)海盜和倭寇 (B)三藩之亂 (C)鄭和下西洋
(D)科舉制度
( )36. 有位穿著中國儒服的外國傳教士,他修改教規以
符合中國民情,允許中國教徒祭祖祀孔。這位傳
教士應為下列何人?
(A)徐光啟 (B)郎世寧 (C)利瑪竇 (D)湯若望
( )37. 同學參加博物館參觀活動,主題是 16~17 世紀葡
萄牙人、西班牙人的航海路線與貿易概況。他在
筆記上填寫的資料,下列何者正確?
(A)大量白銀自中國流入美洲 (B)中國海商於大
西洋一帶與歐人貿易 (C)葡萄牙人以馬尼拉為據
點 (D)西班牙人將番薯、馬鈴薯傳入中國
( )38. 同學在翻譯作品研討心得報告中,選擇《幾何原
本》為研究對象。上述著作為下列何人與利瑪竇
合譯?
(A)沈括 (B)徐光啟 (C)張擇端 (D)鄭和
( )39. 明末來華的天主教傳教士,為了使他們的傳教更
能被中國人接受,特別打破哪一慣例?
(A)不祭拜祖先 (B)救濟貧民 (C)與佛教結合
(D)與道士合作
( )40. 宋真宗與下列何國訂立「澶淵之盟」,不再以天朝
自居,而與外族建立平等關係?
(A)遼 (B)金 (C)西夏 (D)蒙古
( )41. 北京是現今中國的首都,也是歷史古都。下列朝
代中,何者最早定都於北京?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42. 這位人物的一生充滿傳奇,接連遭遇父親早逝、
仇人追殺,成年後卻能統一草原各部落。他更將
兒子分封在征服的土地上,建立起橫跨歐亞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