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國中 109 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歷史科第三次段考試卷 ____年____班 座號: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單選題:每題 2分、共 100 分
( )1. 如果一位外國觀光客來到民國初年的中國,他應
該不會見到下列何種景象?
(A)農民生活富裕,大多有自己的耕地 (B)部分婦
女參與政治活動 (C)大城市中有許多西式建築
(D)學校裡可見許多女學生
( )2. 清末由於朝廷有感於外交人才的重要,於是在自
強運動的改革中,開始相關方面人才培養,設立
同文館與廣方言館,其主要目的為何?
(A)培養翻譯與外交人才 (B)擬定外交政策,負責
新政推行 (C)研究中國語言的統一 (D)講求武器
的更新自製
( )3. 晚清以來,從租界開始引進西方的新媒體——報
紙。附圖為同學對於某報的討論,根據內容判
斷,這應該是指下列哪一份報刊?
(A)《申報》 (B)《大公報》 (C)《上海新報》
(D)《點石齋畫報》
( )4. 清末民初是中國社會發生深刻變革的重要時期,
社會風貌也有很大的變化,下列哪項敘述符合當
時發展?
(A)租界地區引進電燈、電話 (B)女子無法接受新
式教育 (C)婚姻觀念只能遵行父母之命 (D)男子
被迫剃髮留辮
( )5. 老賈在家中看到一枚獎章,上面印有上海天足會
的字樣。關於此單位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由中國婦女組織而成 (B)呼籲維護纏足傳統
(C)提倡婦女放足 (D)創立於 1900 年代
( )6. 1906 年時,生活於上海的某人,喜好接觸新事
物,對西方新式思想充滿興趣。她最有可能擁有
下列何種生活經驗?
(A)關心當年科舉考試的結果 (B)參加天足會的活
動,鼓勵放足 (C)閱讀英文報紙《上海新報》
(D)女性參與國家政治普遍受到肯定
( )7. 蔣夢麟的《西潮》描述:「在上海到處可以看到穿
著高跟鞋的青年婦女。當你聽到人行道高跟皮鞋
急驟的篤篤聲時,你就知道年輕的一代,與他們
的母親已經大不相同了。」這樣的街景最早出現
在何時?
(A)明末清初 (B)清代中葉 (C)清末民初 (D)抗
戰期間
( )8. 1900 年,蔡元培在續弦之際,公開「徵婚啟
事」,提出男子不娶妾、男子死後女子可以改嫁與
夫婦不合可以離婚等徵婚條件。這樣的觀念主要
是清末以來婦女地位逐漸提升,權益漸受重視,
造成此一轉變的主要原因為何?
(A)革命黨人的主張 (B)列強的要求 (C)政府立法
(D)新式教育的影響
( )9. 清末中國在甲午戰爭中戰敗,被迫簽訂《馬關條
約》,這對日後歷史發展產生何種影響?
(A)喪失司法財政的自主權,中國對外陷於不平等
地位 (B)中國割讓大片東北土地,使日後俄國南
下大肆侵華 (C)開放各國在華設廠製造,抑制中
國民族工業的成長 (D)准許外國在北京附近駐
兵,導致中國國防門戶洞開
( )10.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國力大增,積極向外侵略,中
國某一藩屬國亦成為侵略目標,中日雙方為了此
國爆發了甲午戰爭,也使清朝政府在失敗後被列
強輕視。上文所說的藩屬國所指為何?
(A)越南 (B)琉球 (C)朝鮮 (D)緬甸
( )11. 為解決國家的困境,中國歷史上曾有多次變法與
革新,但結果成敗不一。若就清朝「戊戌變法」
來說,算是一次失敗的改革。其最主要是以下哪
位人物的反對?
(A)光緒皇帝 (B)慈禧太后 (C)袁世凱 (D)李鴻
章
( )12. 八國聯軍之役後,中國不得不與外國簽訂條約以
求和平。當時中國與列強所簽訂的條約為下列何
者?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
條約》 (D)《辛丑和約》
( )13. 日俄戰爭中,日本大獲全勝,不管是康有為、梁
啟超為首的改革派,還是主張武力推翻清朝的革
命黨,皆認為是因日本實行哪種政體而獲得成
功?
(A)共產主義 (B)君主專制 (C)極權政治 (D)君
主立憲
( )14. 在哪個改革運動中,中國長達千餘年的科舉制度
終於被廢?
(A)自強運動 (B)五四運動 (C)戊戌變法 (D)庚
子新政
( )15. 光緒三十年,發生在中國境內的日俄戰爭,其衝
突的主要原因為何?
(A)爭奪中國山東的權益 (B)俄國干涉日本歸還
遼東半島給中國 (C)爭奪中國東北的權益 (D)
日本與俄國強租中國港灣時發生衝突
( )16. 清末,十三位內閣成員名單宣布如下:「滿人八
名,其中五名為皇族;漢人四名;蒙古人一
名。」上述內閣名單造成什麼後續影響?
(A)立憲派大力支持 (B)立憲派失望,轉而支持
革命 (C)立憲派發動政變 (D)立憲派沒有任何
反應
( )17. 鴉片戰爭打開中國閉關自守的局面。對日本而
言,下列哪項史事與鴉片戰爭具有類似的意義?
(A)霧社事件 (B)九一八事變 (C)牡丹社事件
(D)黑船事件
( )18. 日本從十七世紀起,實施何項政策,限制除了荷
蘭人和中國人之外,外國人一律不准進入日本?
(A)鎖國政策 (B)海禁政策 (C)封港政策 (D)大
政奉還
( )19. 近代中國和日本皆經歷閉關自守到被迫開港通商
的命運,亦因此在變動的世局中踏出近代化的步
伐以圖自救,關於這段歷史,附表內各項文字說
明,何者有錯誤必須「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