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 北 市 立 新 興 國 民 中 學 110 學 年 第 一 學 期 九 年 級 歷 史 科 第 三 次 段 考 試 卷
9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 單一選擇題:每格 2分,共 78 分
1. ( )自麥哲倫死後,某國持續在菲律賓進行探險,雖然遭到當地伊斯蘭教徒抵抗,但仍在西元
1571
年後控制馬尼拉
,展開與中國和日本的貿易活動,有定期的「大帆船貿易」往來墨西哥和菲律賓之間。請問:上述的某國是哪一
個國家? (A)法國 (B)西班牙 (C)葡萄牙 (D)荷蘭。
2. ( )大航海時代,歐洲的葡萄牙最初通往東方的航路是哪一條路線? (A)沿非洲西岸經好望角,到達印度 (B)由
歐洲西航,橫渡大西洋,經美洲,抵達印度 (C)由大西洋,穿越美洲南端,入太平洋到中國 (D)沿地中海,
經印度洋,抵達印度。
3. ( )歷史課堂上,老師說:「一個科學假設是否正確,要看它是否在演繹推論上沒有問題,而不是看是否能有實驗證
明。」請問:老師正向學生介紹何人的研究方法? (A)哥白尼
(B)培根 (C)笛卡兒 (D)牛頓。
4. ( )附表為
1514
至
1800
年黑奴被販運到主要三大洲的統計數據。乙
最可能是下列哪一洲?
(A)美洲 (B)亞洲 (C)非洲 (D)歐洲
5. ( )附右下圖為澳洲人民在
2019
年
1
月
26
日高舉旗幟進行抗議,旗
幟上標示:「澳大利亞日等於侵略日」。對澳洲原住民來說,英國殖民開的那一刻就是苦難的開始,他們遭受土
地被掠奪、傳染病的威脅、被奴役、原有的制度被破壞等待遇。請問:原本澳洲原住
民的 生活方式應該比較接近下列何者?
(A)開採金礦致富(B)狩獵、採集為生(C)進行轉口貿易(D)銷售農產品至外國
6. ( )速食店的薯條普遍受大家的喜愛。請問:歐洲人最早能享用馬鈴薯等美洲作物,是因
為下列何者的發生?(A)文藝復興 (B)海外拓殖 (C)蒙古西征 (D)三十年戰爭
7. ( )哥白尼革命代表著科學挑戰神學的例子,改變人類對自然的態度,最後逐漸建立起科
學的世界觀。請問:上述事情中何種觀點被提出? (A)太陽中心說 (B)三大運動
定律 (C)地球中心說 (D)萬有引力學說。
8. ( )哥倫布發現美洲已經逾五百周年。請問:當年他抵達新大陸時,第一腳會踏在附圖中
哪一區?
(A)丙 (B)戊 (C)己 (D)庚。
9. ( )17
世紀的歐洲,由於科學方法的應用,出現了一場「科學革命」。這
一場革命不但促成近代科學的興起,而且改變了人們的思考方式。請
問:科學革命提出萬有引力的為下列何人? (A)哥白尼 (B)笛卡
兒 (C)伽利略 (D)牛頓。
10. ( )我們上自然課實驗時所需要的望遠鏡、顯微鏡、溫度計等儀器,都是
在何時被發明出來的? (A)文藝復興 (B)科學革命 (C)啟蒙運動 (D)宗教改革。
11. ( )1767
年在他忙於邀請學者合編《百科全書》之際,畫家為他繪製了肖像畫,描繪出他沉浸於編纂工作的自得。請
問:上文中的主角可能是下列何人? (A)牛頓 (B)亞當斯密 (C)笛卡兒 (D)狄德羅。
12. ( )西元
16
世紀,曾經有一位科學家提出「太陽為宇宙中心」的觀點,說明地球並非宇宙的中心。請問:此科學家
是下列何人? (A)哥白尼 (B)笛卡兒 (C)伽利略 (D)牛頓。
13. ( )人生的最高價值不在於生存的長短,而在於對「大我」,即世界與社會的有益奉獻。下列的典型事蹟與人物的配
對,正確的為何? (甲)批評政府與天主教教會,並強調言論自由(乙)主張生命、自由與財產是不可剝奪的「天
賦人權」(丙)提出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彼此制衡,以免造成專制(丁)主張「主權在民」,強調普遍意志
(A)伏爾泰、洛克、孟德斯鳩、盧梭 (B)洛克、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 (C)盧梭、孟德斯鳩、伏爾泰、洛
克 (D)孟德斯鳩、洛克、伏爾泰、盧梭。
14. ( )景頤將啟蒙時代思想家與其學說做組合,下列哪一組正確? (A)洛克─天賦人權 (B)伏爾泰─三權分立 (
C)亞當斯密─言論自由 (D)孟德斯鳩─主權在民。
15. ( )19
世紀時法國文豪雨果創作出小說《悲慘世界》,裡面充滿著革命、主權在民、浪漫主義的氛圍。請問:雨果這
部作品應該受到何種思潮的影響? (A)文藝復興 (B)科學革命 (C)啟蒙運動 (D)哥白尼革命。
16. ( )有一本書上寫著:「如果立法權和行政權集中在同一人手中,自由便不能存在;如果司法權不和立法權、行政權
分立,自由也不存在。……在土耳其帝國,這三項權力集中在『蘇丹』(統治者)一人身上,所以可怕的暴政控
制著一切。」這樣的論述最可能出於下列何人? (A)但丁 (B)培根 (C)馬丁路德 (D)孟德斯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