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興國中110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歷史第一次段考試卷 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 單一選擇題 80 分
1. ( )甲骨文中,商王自稱:「餘一人、我一人」,代
表商王為天下第一人,也是權力最高者。請問:
商王透過何種重要方法控制貴族? (A)賞賜禮
物 (B)分封土地 (C)下令進貢 (D)鹽巴貿
易。
2. ( )周代盛行封建制度,其社會階級不包括何者? (
A)平民 (B)奴隸 (C)祭司 (D)貴族。
3. ( )「士之子恆為士,工之子恆為工,商之子恆為商
,農之子恆為農。」這種現象最可能存在於哪一
個時代? (A)西周 (B)東周 (C)漢代 (D
)唐代。
4. (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許多古物,其中毛公鼎
、肉形石、翠玉白菜被喻為民間版的故宮三寶。
毛公鼎銘文全文長
499
字,內容敘述周天子冊封
毛公,毛公為紀念此事件,下令鑄鼎的經過。請
問:周天子在冊封毛公的儀式中,除了給予爵位
封號以外,還一併給予毛公下列何者,為封建體
制中的典型例子? (A)土地 (B)美女 (C)
禮器 (D)樂器。
5. ( )中國古文明是多元並立的,商代是以哪一區域為
根據地,建立璀璨的華夏文化? (A)珠江流域
(B)長江流域 (C)黃河流域 (D)黑龍江流域
。
6. ( )周人滅商之後,有鑑於前朝滅亡的教訓,發展出
「天命靡常,唯德是輔」的觀念。意思是說,上
天不會無條件地支持某一個統治者,如果人的表
現不好,天命就會轉移。也因此西周特別強調以
制度來維繫其統治基礎。請問:該朝代未實施下
列哪一制度? (A)宗法制度 (B)科舉制度 (
C)禮樂制度 (D)封建制度。
7. ( )校園中常見附圖的塑像,這是為了紀念儒家學說
的代表人物,其被視為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與教
育家。請問:這位人物是誰?
(A)孔子 (B)韓非 (C)商鞅 (D)老子。
8. ( )戰國時期,各國為求富國強兵致力改革,何國的
變法奠定其後來對抗六國,統一天下的基礎? (
A)楚國 (B)秦國 (C)齊國 (D)趙國。
9. ( )春秋時期,何人號召諸侯尊重周天子,並共同抵
禦外族,後世稱為「尊王攘夷」? (A)晉文公
(B)齊桓公 (C)楚莊王 (D)秦穆公。
10. ( )中國歷史上哪個時代,諸侯兼併劇烈,而後形成
韓、趙、魏、齊、楚、燕、秦七國並立的局面?
(A)春秋時代 (B)戰國時代 (C)西周時代 (
D)秦代。
11. ( )戰國時期,秦國任用何人變法,推行法治,獎勵
軍功,以法治取信天下,使得秦國成為當時最強
大的國家? (A)嬴政 (B)商鞅 (C)老子 (
D)韓非。
12. ( )戰國時期,各國皆欲稱霸,提倡軍國主義,因此
下列哪一學說最受國君重用? (A)儒家 (B)
法家 (C)佛教 (D)道家。
13. ( )戰國時期新興學派中,何人認為君主應以「威勢
」、「權術」、「刑罰」治國? (A)韓非 (B
)孔子 (C)老子 (D)黃帝。
14. ( )周代的歷史分成「西周」和「東周」,是以哪一
件史事來區分? (A)嬴政稱帝 (B)商鞅變法
(C)王室東遷 (D)齊桓公稱霸。
15. ( )結束春秋戰國時期的分裂局面,開創中國史上首
次統一的大帝國的皇帝是何人? (A)齊桓公 (
B)黃帝 (C)秦始皇 (D)漢武帝。
16. ( )西元前
221
年,中國建立中央集權的統一帝國。
請問:此帝國為下列哪一個朝代? (A)西周 (
B)商代 (C)東周 (D)秦代。
17. ( )秦始皇的政策中,統一文字、貨幣、車軌與度量
衡,有何影響? (A)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侵 (
B)使許多古代典籍失傳,學術思想受限 (C)有
助帝國內部整合和經濟發展 (D)使人民心生怨
恨,激起大規模推翻秦的統治運動。
18. (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了鞏固全國的統一,實施
什麼政策? (A)廢封建、行郡縣 (B)分封諸
子 (C)焚書坑儒 (D)土地改革。
19. ( )附圖照片的陶俑,應是何人陵寢的附屬文物?
(A)齊桓公 (B)秦始皇 (C)黃帝 (D)漢武帝。
20. ( )中國首度建立制度化的用人途徑,是指下列何者
? (A)科舉制度 (B)孝廉推舉措施 (C)九
品任官法 (D)八股取士。
21. ( )哪位帝王推崇儒術,奠定儒學在中國學術思想的
正統地位? (A)秦始皇 (B)漢武帝 (C)齊
桓公 (D)黃帝。
22. ( )漢代中央與地方都設有官學,太學即為中央官學
的最高學府,以學習儒家經典為主要內容,地方
官學也都以學習儒家經典為主。請問:漢代官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