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新興國中 八年級 111 上學期 社會領域 地理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82.61 KB
頁數
3
作者
champ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0-05,离现在 3 2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臺北市立新興國中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八年級地理科第一次段考題目
考試範圍:單元一:中國的自然環境與人口分布~單元二:中國的人口成長與遷移
壹、選擇題(每題 2.5 分、共 25 分)
1、右圖為中國地形分界線圖,此線
以東是以哪兩種地形為主體?
(
)
高原、盆地
(
)
山地、高原
(
)
平原、丘陵
(
)
盆地、平原
2、中國境內哪一個地形有「世界屋脊」之稱,近年由
於氣候暖化,以往沒有植物生長的地區逐漸「綠
化」?
(
)
內蒙古高原
(
)
黃土高原
(
)
青藏高原
(
)
雲貴高原。
3、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北京迅速膨脹的人口現已
接近官方所設定的 1,800 萬上限,比預期提前 13
年。北京市只能為 1,400 萬人提供食物和飲用水,
人口成長給北京造成難以承受的壓力,北京已淪為
全球資源最匱乏的首都之一。」上文所述,最適合
用下列哪一項來解釋?
(
)
性別比
(
)
環境負載力
(
)
高齡化
(
)
政府政策。
4、圖為拉薩與上海月均溫變化
圖,由圖中顯示,上海全年
的月均溫皆高於拉薩,其主
要影響因素為何?
(
)
緯度高低
(
)
距海遠近
(
)
地勢高低
(
)
盛行風向
5、「一江春水向東流」「暖溼的海洋氣流可以深入內
陸,提供充沛的雨水」。以上描述與中國哪一項地理
特徵關係最密切?
(
)
幅員遼闊的疆域
(
)
錯綜複
雜的地形
(
)
西高東低的地勢
(
)
綿長的海岸線。
6、中國自 1979 年代起實施「一胎化政策」以來,該國
出生率的變化趨勢,可以用下列哪一張示意圖來表
示?
(
)
(
)
(
)
(
)
7、春運為「春節期間的交通運輸」的簡稱。中國出現
特殊的「春運」現象,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
(
)
生態系統破壞
(
)
國內發展失衡
(
)
天然災害頻仍
(
)
人口素質不佳。
8、近年中國許多大都市的教育機構,開設幼兒 MBA
程,意圖啟發幼童的思考力及創造力。中國許多父
母擔憂孩子未來的競爭力,主要源自於中國人口
的何種特色?
(
)
人口數量龐大
(
)
人口結構失衡
(
)
人口素質較低
(
)
流動人口眾多。
9、某新聞報導:「中國新世代流行文化中,11 11
『光棍節』被創造出來後,『光棍』話題不斷發燒。
中國統計局公布,2019 年中國已有超過 3,000 萬名
光棍,嚴重造成婚姻與家庭問題。」上述「光棍」
與下列何者關係最密切?
(
)
人口總數龐大
(
)
口結構失衡
(
)
人口分布不均
(
)
人口素質低落。
10、下圖為中國三個不同年代及預估未來的人口金字塔
圖,如依時間先後,三個人口金字塔圖正確的順序
為何?
(
)
甲乙丙
(
)
甲丙乙
(
)
乙丙甲
(
)
丙甲乙。
貳、題組(每題 2.5 分、共 75 分)
一、附圖為沿北緯 30 度所畫的中國某種類型地圖。請
問:
11、圖中由甲到丙的方向為何? (A)東→西 (B)西→
(C)南→北 (D)北→南。
12、下列何者是甲地的特徵? (A)地形平坦,多草原
(B)降水稀少,多沙漠 (C)地勢陡峻,日夜溫差大
(D)黃土深厚,易受流水侵蝕。
13、圖中「乙地」最有可能是何種地形? (A)高原
(B)盆地 (C)平原 (D)丘陵。
14、「丙地」往右方會和哪一個大洋相接?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極海。
15、此圖為哪一種地圖? (A)地形剖面圖 (B)衛星影
像圖 (C)等高線地形圖 (D)分層設色圖。
【背面尚有試題,請翻面繼續作答
2
二、附圖為中國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圖。請問:
16、圖中季風氣候與乾燥氣候的分界線,與下列哪一條
等降水量線的分布最相符? (A)100mm (B)250mm
(C)500mm (D)750mm
17、圖中秦嶺、淮河所在位置與下列哪一條等溫線的分
布最相符? (A)最冷月月均溫 18 (B)最冷月月
均溫 0 (C)最暖月月均溫 18 (D)最暖月月均
0℃。
18、下列何者屬於高地氣候的範圍? (A)年降水量低於
250mm (B)最冷月均溫大於 0 (C)最暖月均溫大
20 (D)海拔高度大於 3000 公尺。
19、中國氣溫分布南北差異大,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為下
列何者? (A)緯度高低 (B)距海遠近 (C)地勢高
(D)季風風向。
20、中國年降水量分布不均,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為下列
何者? (A)緯度高低 (B)距海遠近 (C)地勢高低
(D)季風風向。
三、粗心的阿強在整理中國各地氣候圖時,不小心把三
亞、拉薩、蘭州和哈爾濱的氣候圖弄亂了。附圖甲
~丁為此四地的氣候圖。請問:
() ()
() ()
21、甲~丁四地何者的緯度位置可能最高? (A)
(B) (C) (D)丁。
22、「該地平均海拔 3,658 公尺,水氣含量少,日照強
烈,年日照時間 3,000 小時以上,有『日光城』的
美譽」。上文中的地點最可能為甲~丁何者? (A)
(B) (C) (D)丁。
23、乙地的氣候類型最可能為何? (A)高地氣候 (B)
乾燥氣候 (C)熱帶季風氣候 (D)副熱帶季風氣候
四、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行政區,當地
氣候乾燥少雨但灌溉用水充足,尤其以哈密附近修
築『坎井』,綠洲農業發達,所種植的水果又大又
甜,自古以來便有瓜果之鄉的美名。請問:
24、由文章內容判斷,下列哪一張氣候圖所顯示的自然
環境特徵,與哈密最相符?
(A) (B)
(C) (D)
25、種植水果等作物須使用大量的灌溉用水,根據哈密
附近的自然環境判斷,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當地的
灌溉用水來源? (A)高山融雪 (B)梅雨鋒面 (C)
颱風帶來的降水 (D)午後對流雨。
26、下列何者是哈密附近修築『坎井』最主要的目的
(A)防禦盜賊入侵 (B)方便產品運送 (C)減少水分
蒸發 (D)防止水土流失。
五、附圖為中國的人口分布狀況。請問:
27、圖中可以看出目前中國的哪一項重要人口問題?
(A)分布不均 (B)人口老化 (C)教育低落 (D)
別不均。
28、中國近年來曾研議將首都遷往內陸,其最主要的考
量可能為下列何者? (A)促進產業升級 (B)減少
人口成長 (C)均衡區域發展 (D)增加農業生產。
29、下列何者不是影響中國人口分布的主因? (A)經濟
發展 (B)地勢高低 (C)降水量多寡 (D)宗教信仰
類別。
30、圖中人口分布較密集的地區,多屬於下列哪一種氣
候類型的分布區? (A)高地氣候 (B)季風氣候
(C)沙漠氣候 (D)草原氣候。
六、附圖是中國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加率和人口總
數的曲線變化圖。請問:
【請至第二張試卷繼續作答】
3
31、中國曾長期實施人口政策控制生育率,但圖中每年
增加的人數還是很龐大,最主要的原因為何? (A)
人口數量多 (B)出生率仍高 (C)移民人口增加
(D)死亡率降低。
32、圖中自然增加率的起伏狀況受下列哪一項數據的影
響最為明顯? (A)人口總數 (B)出生率 (C)移入
(D)死亡率。
七、附圖為中國於西元 1970 2020 年的人口金字塔
圖,請依據附圖回答下列問題。
33、由兩個年分的人口金字塔可推測,下列哪一項數值
最可能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A)扶幼比
(B)扶老比 (C)生育率 (D)人口素質。(※扶幼比
指每位壯年人口需扶養多少幼年人口,扶老比指每
位壯年人口需扶養多少老年人口。)
34、面對此人口變化,中國須立即採取下列何種措施?
(A)增設托嬰中心 (B)普及教育資源 (C)引進國際
移工 (D)完善老年福利。
35、參考扶養比的概念,西元 2020 年時壯年人口的扶養
負擔,相較於西元 1970 年時有何變化? (A)負擔
變輕 (B)負擔不變 (C)負擔變重 (D)無法判斷。
八、中國總人口目前已經超過 14 億,約占世界的 1/5
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請問:
36、中國目前擁有全球最龐大的人口數量,此現象可能
為其帶來哪些問題? ()糧食供應 ()土地過度
開發 ()性別比例失衡 ()環境資源消耗快 (A)
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37、為了解決人口過多的問題,中國於西元 1979 年推動
一胎化政策。關於一胎化政策的敘述,下列何者錯
誤? (A)導致性別比小於 100 (B)早期殺害女嬰
事件層出不窮 (C)造成出生率大幅降低,人口成長
率下降 (D)幼年人口大幅減少。
38、由於長時間實施一胎化政策,中國內部因而衍生出
那些人口問題? ()性別比逐年上升 ()人口高
齡化 ()性別比逐年下降 ()未來勞動力減少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九、中國為了降低人口過多的壓力,歷史上常以移民的
方法解決問題。移民在海外各地重建或複製原鄉生
活方式,將華人文化移到新居地。附圖是近代中國
東南沿海人口向外遷徙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39、附圖中的甲地是近代中國人口大量移出的地區,造
成甲地人口大量外移的推力為何? (A)氣候乾燥不
利農業發展 (B)地勢低窪,水患頻仍 (C)山多平
原少,糧食不足 (D)產業發達收入高。
40、由附圖可看出,臺灣為甲地移民遷徙的目的地之
一。請問:下列哪一項臺灣文化景觀的出現與甲地
最相關? (A)屏東縣萬巒鄉的萬金天主堂 (B)
北市萬華區的龍山寺廟宇 (C)臺東縣蘭嶼鄉的半穴
居建築 (D)桃園市大園區的大園清真寺。
【試題到此結束,請再詳細檢查答案卡】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