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新興國中 八年級 111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45.43 KB
頁數
2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10-11,离现在 3 1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新興國中111學年第一學期八年級歷史科第一次段考試卷 座號: 姓名:
一、 單一選擇題 每題 2分共計 90
1. ( )甲骨文中,商王自稱:「餘一人、我一人」,代
表商王為天下第一人,也是權力最高者。請問:
商王透過何種重要方法控制貴族? ()賞賜禮
()分封土地 ()下令進貢 ()鹽巴貿
易。
2. ( )周代盛行封建制度,其社會階級不包括何者? (
)平民 ()奴隸 ()祭司 ()貴族。
3. ( )周代如何規範周人的活動及生活方式,以穩定周
代的政治秩序? ()禮樂措施 ()發起東征
()實行井田制度 ()重定封國。
4. (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珍藏許多古物,其中毛公鼎
、肉形石、翠玉白菜被喻為民間版的故宮三寶。
毛公鼎銘文全文長
499
字,內容敘述周天子冊封
毛公,毛公為紀念此事件,下令鑄鼎的經過。請
問:周天子在冊封毛公的儀式中,除了給予爵位
封號以外,還一併給予毛公下列何者,為封建體
制中的典型例子? ()土地 ()美女 ()
禮器 ()樂器。
5. ( )中國古文明是多元並立的,商代是以哪一區域為
根據地,建立璀璨的華夏文化? ()珠江流域
()長江流域 ()黃河流域 ()黑龍江流域
6. ( )1929
年中國四川三星堆遺址出土,根據放射性元
素定年,三星堆遺址大約和我國商、周兩個王朝
同時期。但三星堆出土的文物卻迥異於商、周所
出土的文物風格。請問:三星堆文物的出土代表
著何種意義? ()遠古部落的攻伐與合作 (
)古代文化發展的多元並立 ()封建制度的不穩
()禮樂制度的規範。
7. ( )中國某個時間點,因剛推行新的政治制度,尚未
習慣此種制度,導致經常發生征戰。該制度將社
會畫為貴族、平民、奴隸三種階級。貴族可世襲
、接受君王分封爵位及土地並擔任官職。請問:
上述的時間點為下列何者? ()商代 ()西
()春秋時期 ()戰國時期。
8. ( )戰國時期,各國為求富國強兵致力改革,何國的
變法奠定其後來對抗六國,統一天下的基礎? (
)楚國 ()秦國 ()齊國 ()趙國。
9. ( )中國歷史上哪個時代,諸侯兼併劇烈,而後形成
韓、趙、魏、齊、楚、燕、秦七國並立的局面?
()春秋時代 ()戰國時代 ()西周時代 (
)秦代。
10. ( )戰國時期,秦國任用何人變法,推行法治,獎勵
軍功,以法治取信天下,使得秦國成為當時最強
大的國家? ()嬴政 ()商鞅 ()老子 (
)韓非。
11. ( )周代的歷史分成「西周」和「東周」,是以哪一
件史事來區分? ()嬴政稱帝 ()商鞅變法
()王室東遷 ()齊桓公稱霸。
12. ( )結束春秋戰國時期的分裂局面,開創中國史上首
次統一的大帝國的皇帝是何人? ()齊桓公 (
)黃帝 ()秦始皇 ()漢武帝。
13. ( )秦始皇的許多舉措中,何者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功
業而做的措施? ()以郡縣取代封建 ()
稱為「始皇帝」 ()統一文字、貨幣 ()
書坑儒。
14. ( )秦始皇的政策中,統一文字、貨幣、車軌與度量
衡,有何影響? ()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侵 (
)使許多古代典籍失傳,學術思想受限 ()
助帝國內部整合和經濟發展 ()使人民心生怨
恨,激起大規模推翻秦的統治運動。
15. (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為了鞏固全國的統一,實施
什麼政策? ()廢封建、行郡縣 ()分封諸
()焚書坑儒 ()土地改革。
16. ( )中國首度建立制度化的用人途徑,是指下列何者
()科舉制度 ()孝廉推舉措施 ()
品任官法 ()八股取士。
17. ( )哪位帝王推崇儒術,奠定儒學在中國學術思想的
正統地位? ()秦始皇 ()漢武帝 ()
桓公 ()黃帝。
18. ( )漢代中央與地方都設有官學,太學即為中央官學
的最高學府,以學習儒家經典為主要內容,地方
官學也都以學習儒家經典為主。請問:漢代官學
的學習內容與何種措施有關? ()秦始皇「焚
書坑儒」 ()漢初「推行黃老思想」 ()
武帝「推崇儒術」 ()曹魏「九品任官」。
19. ( )首先採行「九品任官法」選任官吏的朝代是下列
何者? ()東漢 ()西晉 ()東晉 ()
曹魏。
20. ( )魏晉南北朝時期,世族壟斷政權,形成特權階級
,這是因為當時採取何種取士制度? ()孝廉
推舉措施 ()封建制度 ()九品任官法 (
)科舉制度。
21. ( )賦稅是國家施政最重要的依靠,秦代為了能有效
率的向人民徵稅,政府實施許多的手段。請問:
下列何者不是其手段之一? ()施行封建制度
()將人民編入戶籍 ()嚴懲私自脫離本籍的
()頒布法律管理。
22. ( )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除了仰賴賦稅制度維持帝國
運作之外,還依靠著環環相扣的官僚集團協助帝
國運作。請問:附表中關於各朝代官員選拔的制
度,何者錯誤?
項目
朝代
制度
西周
世襲
漢代
推舉
魏晉南北朝
平民任官
隋唐
科舉制度
() () () ()丁。
2
23. ( )孟軒在《中國成語典》
中看到一則成語的典故
如附圖,了解到此人改
革成功之根本。請問:
「此人」是誰?
()孔子 ()商鞅 ()老子 ()韓非。
24. ( )附圖為中國歷史上某位皇帝的功績,雖然他建樹
頗多,但卻也因濫用民力
,加上嚴刑峻法,使人民
心生怨恨。加上他的繼任
者又昏庸暴虐,而導致亡
國。請問:上述是指哪一
位歷史人物?
()齊桓公 ()秦始皇 ()漢武帝 ()黃帝。
25. ( )秦代許多措施漢代繼之,但是有哪項措施是從漢
代開始的? ()實行郡縣制度 ()統一文字
與貨幣 ()確立皇帝制度 ()孝廉推舉措施。
26. (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史上政治大分裂,民族、文化
大融合的時期。請問: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胡漢
融合和文化交流,孕育出哪一個盛世? ()
()隋唐 ()宋元 ()明清。
27. ( )「絲路」的起點是下列何處? ()洛陽 ()
長安 ()敦煌 ()蜀郡。
28. ( )中國草原民族與農業民族的活動範圍大致以下列
何者為分界? ()長城 ()秦嶺 ()黃河
()天山。
29. ( )漢武帝為了解西域的情勢,派何人出使西域,使
漢朝與西域各國開始相通,揭開經營西域的序幕
()商鞅 ()玄奘 ()張騫 ()文成
公主。
30. ( )下列何者為造成北方中原人士大批南遷,促使南
方迅速開發,經濟重心南移的關鍵? ()吳越
爭霸 ()秦滅六國 ()永嘉之禍 ()怛羅
斯之役。
31. ( )北方胡族君主推行漢化運動最積極的是哪位帝王
()漢武帝 ()北魏孝文帝 ()唐太宗
()秦始皇。
32. ( )中國歷史上哪位君主自己改採漢姓,也將祖先「
拓拔珪」的姓名改為「元珪」? ()漢武帝 (
)秦始皇 ()唐太宗 ()北魏孝文帝。
33. ( )為徹底漢化而禁止原有服裝、語言的邊疆民族政
權是下列何者? ()北魏 () () (
)元。
34. ( )元融回憶年輕時,配合政府的政策與漢人結婚,
改變穿著甚至改用漢姓。請問:他應該是哪個皇
帝時代的人? ()唐太宗 ()北魏孝文帝 (
)漢武帝 ()秦始皇。
35. ( )漢武帝時期,為消滅共同敵人,曾派遣公主與烏
孫國和親。請問:漢代與烏孫國的共同敵人為下
列何者? ()匈奴 ()大月氏 ()大秦 (
)身毒。
36. (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到了何時成為民眾精神寄
託,加上統治者的提倡,使佛教廣為流傳? (
)西漢 ()東漢 ()魏晉南北朝 ()隋唐。
37. ( )附圖是亞洲某一國的
文字,其特色是根據
中國漢字為本所創造
出來的。請問:這應
該是下列哪一國的文
字?
()大食 ()吐蕃 ()新羅 ()日本。
38. ( )中國的文字、曆法、儒學與佛教,都為立國於朝
鮮半島的新羅所全力模仿,此事發生在哪一時期
()秦代 ()漢代 ()唐代 ()隋代。
39. ( )約西元
8
世紀時朝鮮半島的學者金在元,他最有
可能到下列何處留學? ()日本 ()中國 (
)大食 ()吐蕃。
40. ( )附圖為日本文字與
中國漢字的關係示
意圖。請問:日本
文字的「片假名」
是採取漢字哪一種
字體的偏旁而來?
()楷書 ()隸書 ()篆書 ()草書。
41. ( )隋唐時代,最仰慕中國文化的是哪個國家,甚至
有「君子國」的稱號? ()大食 ()新羅 (
)吐蕃 ()日本。
42. ( )大化革新是日本派遣使節團來華,學習中國的律
法、制度、建築後,回到日本展開的一連串唐化
運動。請問:下列關於大化革新的敘述,何者錯
誤? ()中國佛教傳入日本 ()日本派遣僧
侶、學生來華 ()時間發生在
7
世紀中期 (
)模仿中國甲骨文創造日本文字。
43. ( )魏晉南北朝可說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分裂的時代,
下列敘述何者最能代表這一時代的特色? ()
佛教、道教始傳入中國,十分盛行 ()法學盛
行,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漢族與草原民族不
相往來 ()世家大族門第鼎盛。
44. ( )秦漢帝國皆致力於對外的開拓,下列描述,何者
正確? ()佛教經絲路由中國傳入印度 ()
秦始皇派兵征服朝鮮,使之分裂為南、北朝鮮 (
)漢武帝時張騫曾出使日本 ()秦漢時期最大
的外患都是匈奴。
45. ( )魏晉南北朝的建築在中國風格中又融入印度的色
彩,其可能原因為何? ()帝王的提倡 ()
巧匠的設計 ()佛教的傳入 ()使節的東來
二、簡答題 每格 5 共計 10
1、東周時期分為春秋與戰國兩階段,請問哪一個時期國家
數量比較少?
2、承上題,請簡述原因?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