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新興國中 七年級 110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19.28 KB
頁數
3
作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6-20,离现在 3 13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新興國中 110 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歷史科第三次段考試卷 ___ ___ 座號: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選擇:(每個答案 2分,共 100 )
1. 美國流行文化在體育影視等方面對臺灣皆有深
刻的影響例如一九六○年代以前由美國人傳
入的保齡球曾經是臺灣非常風行的運動臺灣選手
也在亞洲運動會保齡球項目拿下無數面獎牌。請
當年美國文化在臺灣發展的契機最可能為何?
(A)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接管臺灣,也藉此輸
入美國文化 (B)發明網際網路的美國,透過網路
輸出自身文化影響臺灣 (C)韓戰爆發後,美國第
七艦隊巡弋臺灣海峽,西元 1954 年雙方簽訂《中
美共同防禦條約》駐臺美軍引入許多美國事物
(D)臺灣退出聯合國後,美國為協助臺灣重建國際
地位,積極將美式英雄文化輸入臺灣。
2. 時光書店是一間位於新北市中和區的書店也是臺
灣第一家以東南亞為主題的二手書店請問臺灣
出現以東南亞為主題的書店意味著下列何種情
形? (A)外來文化、新住民的議題已經成為臺灣
社會重要的一環 (B)政府為了拓展海外新市場,
強勢主導成立東南亞主題書店 (C)東南亞已成為
最多臺灣人移民的目的地 (D)東南亞是臺灣社會
關注度最高的區域。
3. 中華民國政府在民國四十五十年代推行「國語運
動」大力提倡中華文化政府推動此一政策的主
要原因為何? (A)清除日本殖民的影響 (B)
止美國文化入侵 (C)促進經濟發展 (D)輔導農
山漁村的轉型。
4. 隨著科技發達,資訊、文化快速傳播形成全球化
的現象臺灣受全球化影響但也不忘發展在地文
形塑成多元文化的社會樣貌但下列何者並不
是臺灣多元文化的形成原因? (A)韓戰爆發後美
國提供我國美援 (B)國際移工人數增加 (C)布袋
戲在電視臺播放造成流行 (D)政府推動三七五減
租。
5. 民國四十五十年代政府以反攻大陸為基本方針
鼓吹愛國意識鼓勵中國大陸來臺的藝文人士從事
創作,促使哪種文學成為主流? (A)臺灣鄉土文
(B)日本殖民文學 (C)美國文學 (D)反共文
學。
6. 臺灣因為社會的變遷因此有許多海外的來臺移工
與外籍配偶他們對臺灣文化所產生的影響我們
應該以怎樣的態度加以理解? (A)嚴重干擾臺灣
本土的純粹性所以應該排除他們的文化進入臺灣
(B)他們的文化豐富臺灣本來的內涵,使文化更加
多元繽紛 (C)外來文化屬於弱勢,臺灣應該明訂
規範保護才是 (D)外來人士嚴重影響臺灣經濟水
準,所以應該減少來臺的人數。
7. 何項政策主要是將公有農地釋放出來賣給需要土
地的農民? (A)三七五減租 (B)公地放領 (C)
耕者有其田 (D)農地重劃。
8. 一九三○年代以來日本在臺灣發展了許多經濟工
業化設施,卻在西元 1944 年遭到哪個國家對臺灣
進行轟炸之故而損害嚴重? (A)中國 (B)美國
(C)俄國 (D)英國。
9. 民國 38 年,政府陸續推動土地改革的相關政策,
其中包括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和哪項政策逐漸
恢復農業生產? (A)土地國有化 (B)三七五減
(C)統一度量衡 (D)林野調查。
10. 政府在哪個時期連續推動多項經濟建設計畫同時
為了促進國內經濟發展實行「進口替代」政策?
(A)民國四十年代 (B)民國五十年代 (C)民國六
十年代 (D)民國七十年代。
11. 政府在哪個時期為了加速經濟成長採用「出口導
向」政策發展技術簡單成本較低的輕工業
拓展海外市場? (A)民國四十年代 (B)民國五
十年代 (C)民國六十年代 (D)民國七十年代。
12. 民國 54 年臺灣出口貿易首度出超,國內經濟政策
轉為出口導向當時政府以什麼方式來促進經濟成
長? (A)設置科學園區 (B)設置加工出口區
(C)發展高科技工業 (D)發展重工業。
13. 由於十大建設興建的緣故許多相關工業設備與交
通建設陸續完成奠定臺灣在民國六十~七十年代
哪種產業發展的基礎? (A)民生加工業 (B)
工業 (C)重化工業 (D)觀光產業。
14. 民國 69 政府所設立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
是以下列哪項產業為主力? (A)出口貿易 (B)
高科技產業 (C)重工業 (D)石化工業。
15. 臺灣的工業由早期資本少科技低的輕工業逐漸提
升到資本多科技高的工業主要是因臺灣工業發
展的何項優勢已逐漸失? (A)富的原料 (B)
充足的動力 (C)廉價的勞工 (D)廣大的市場。
16. 附圖是民國 76 年以來,兩岸事務的溝通單位示意
圖。圖中的甲應該填入下列何者? (A)海協會
(B)高峰會 (C)海基會 (D)辜汪會。
17. 一九七○年代中共提出和平統戰政策,而我方以
三不政策回應請問下列何者不屬於三不政策?
(A)不對抗 (B)不妥協 (C)不接觸 (D)不談判。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後對臺灣採取何種統
一政策? (A)三不政策 (B)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C)開放直航 (D)和平統戰。
19. 中共對臺統戰策略中欲以何種政策來賦予臺灣自
治權力,並以此推動對臺統一政策? (A)一國兩
(B)內地延長主義 (C)三不政策 (D)聯邦制
20. 下列哪些是「大三通」的內容? ()通航 ()
()通郵 ()通商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21. 大仁哥的爺爺離開故鄉福州已經 40 年左右,一直
惦念故鄉的親人是否安好如今政府政策的改變
終於可以讓爺爺回去探望家鄉的親人請問上述
與下列哪一事件有關? (A)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
(B)政府實施「大三通」 (C)政府解除《戒嚴令》
(D)政府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22. 近年來,政府採用何種方式來突破我國的外交困
境? (A)發展核子武器 (B)積極拉攏蘇聯 (C)
製造美國與中共的矛盾 (D)積極參與國際會議。
23. 民國 47 年的 823 中共向何處發動炮擊,
「八二三炮戰」 (A)澎湖 (B)綠島 (C)金門
(D)蘭嶼。
24. 附圖為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邦交國數目變
化圖,為何在民國 6067 年間,雙方邦交國數目
有明顯的消長改變? (A)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
後,導致邦交國也紛紛與我斷交 (B)中華人民共
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的中國席位 (C)
2
因韓戰越戰相繼爆發中華民國鄰近戰場導致
各國缺乏信心紛紛斷交 (D)為顧慮中華人民共和
國立場各國改採「共同防禦條約」的方式和臺灣
維持關係。
25. 臺灣退出聯合國後為了突破外交困境政府採取了
下列何種政策? (A)韓戰時派遣援軍支援南韓
(B)出兵攻打中華人民共和國 (C)發展與非邦交國
家之間的經濟、文化關係 (D)以上皆是。
26. 臺灣接受美國經濟援助後民眾曾以美援的麵粉袋
來縫製褲子請問當時美國之所以援助臺灣
下列何事有關? (A)國民政府準備播遷來 (B)
韓戰爆發 (C)美國制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D)
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
27. 民國 43 年,美國為進一步防止共產勢力擴張,與
中華民國簽訂哪項條約將臺灣納入西太平洋防禦
體系的一環? (A)《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B)《戒
嚴令》 (C)《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D)《馬
關條約》。
28. 韓戰爆發後美國對中華民國提供了哪些協助?()
提供中華民國軍事與經濟援助 ()派遣第七艦隊
協防臺灣 ()派遣使者來中國大陸與國共雙方代
表會面,調停衝突 ()協助中華民國防衛綠島
(A)甲乙 (B)甲乙丙 (C)乙丙丁 (D)乙丁。
29.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在經濟方面的改革及建設,
首先實施下列哪項措施? (A)土地改革 (B)
通建設 (C)十大建設 (D)地方自治。
30. 臺灣經濟工業化發展歷經許多過程而在民國四十
~五十年代為哪種產業發展的時期? (A)輕工業
(B)金融業 (C)重化工業 (D)高科技產業。
31. 「那個時候父母說日語,我們自己說山地話,
校說國語平地同學說閩南客家話接觸的語言
太多太複雜了以致於話都說不好久而久之就自
卑了起來請問這段訪談當中的受訪者最可能
屬於哪一個族群? (A)原住民族 (B)新住民
(C)日本人 (D)漢人。
32. 附圖是一則西元 2006 年的新聞,新聞中的原住民
舉動主要是為了響應何項事件 (A)正名運
(B)還我土地運動 (C)設置原住民自治區
(D)漢化運動。
臺北縣土城市原住民
總頭目陳錦榮申請恢復傳
統姓名羅馬拼音的
FarcungPiday
在新式身分證中與漢名並
列。他成為土城第一位恢
復傳統姓名的原住民,也
希望拋磚引玉,呼籲同胞
多加利用這項便民措施。
33. 從史前到戰後臺灣的原住民長期以來幾乎都被動
的接受統治假如是身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臺
灣原住民,他們可能會遭遇到下列何種處境呢?
(A)外國來的傳教士首度以羅馬字拼寫他們的語言
(B)為了生存,大舉攻打來開墾的漢人移民 (C)
活在可以完全自主使用且嚴禁任何開發的保留地
(D)被新政府要求說國語,導致年輕人與自己族裡
的長輩溝通困難。
34. 臺灣在終止動員戡亂、廢除《臨時條款》後逐漸步
入民主化歷程,後又修訂《憲法》保障人民權益,
更加落實民主政治上述說明皆是在哪一位總統任
內達成? (A)蔣中正 (B)蔣經國 (C)李登輝
(D)陳水扁。
35. 臺灣人民曾經因為《戒嚴令》而失去言論、出版、
集會結社營業時間等自由這項侵害人民權益
的法令,是由哪一位總統宣布解除? (A)蔣中正
(B)蔣經國 (C)李登輝 (D)馬英九。
36. 小說家黃崇凱在作品《文藝春秋》從情治人員
的角度描寫作家聶華苓當時她所任職的《自由
中國》雜誌被政府查禁她的上司雷震被捕雜誌
社同仁不是鋃鐺入獄便是和她一樣日夜遭到特務
的監視與竊聽親朋好友避之唯恐不及請問
當時的社會環境推論《自由中國》被政府查禁的
最主要理由可能為何? (A)鼓吹民主自由 (B)
宣揚荒淫思想 (C)報導政府政績 (D)稱頌總統
偉業。
37. 民國 68 年,下列哪個事件爆發,使得許多黨外人
士被捕? (A)美麗島事件 (B)雷震事件 (C)
二八事件 (D)霧社事件。
38. 西元 1992 年行政院「二二八專案小組」公布的研
究報告中認定二二八悲劇發生的原因不應該包
括下列何者? (A)臺民生活困苦失業率高,引起
普遍不滿 (B)緝菸事件憲警處理失當,引起衝突
(C)共產黨在各地組織群眾,要求回歸日本政府統
(D)行政長官措施失當造成民怨。
39.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陰曆記日直到何時,才開始
推動星期制? (A)鄭氏在臺時期 (B)清帝國時
(C)日治時期 (D)中華民國時期。
40. 日治初期,總督府積極建立的近代公共衛生制度,
其內涵或建設不包括下列哪一項? (A)設立公立
醫院 (B)修築城市地下排水工程 (C)興築水圳工
(D)宣導預防疾病觀念。
41. 早期臺灣瘟疫廣泛流傳,直到何時在臺政權才開
3
始建立醫療衛生系統有效防治霍亂傷寒鼠疫
等傳染病? (A)鄭氏在臺時期 (B)清帝國時期
(C)日治時期 (D)中華民國時期。
42. 以非武裝手段在日治時期從事政治社會運動的人士
有下列何者? ()林獻堂 ()蔣渭水 ()余清芳
()莫那魯道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
乙丙。
43.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臺灣的青年因為受到何種
風潮的影響引起日本人的恐慌而使得殖民政策
改採較緩和的方式? (A)自由主義 (B)專制體
(C)民族自決思潮 (D)共產思想。
44. 日治時期民間成立許多組織各有其不同的立場
主張與抗爭方式下列關於幾個重要組織的說明
何者為是? (A)臺灣文化協會成立宗旨即是爭取
臺灣的獨立 (B)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雖未成
功,但直接促成臺灣首次選舉活動 (C)臺灣民眾
黨成為臺灣第一個合法政黨 (D)臺灣地方自治聯
盟促成地方首長直接民選。
45. 附圖為日治時期臺灣學齡兒童就學率的情形從表
中可以看出西元 1940 1945 臺灣兒童就學
率迅速提升請問這段時期就學率提升的原因為
何? (A)升學考試多元,增加讀書意願 (B)實施
義務教育 (C)補助清寒子弟獎學金 (D)實施雙
語教育效果良好。
46. 下列哪一種教育可以彌補日治時期臺灣高等教育的
不足? (A)職業教育 (B)補習教育 (C)社會教
(D)留學教育。
47. 附表是臺灣在西元 1905 年與西元 1939 年的農
業產值比較一九三年代後期臺灣的工業產值
已超越農業產值原因應該與下列何者最有關係?
(A)農業發展受到壓制 (B)工業用電力相當充足
(C)實施土地與林野調查 (D)推動專賣制度的影
響。
時間
(西元)
1905
1939
農業產值
75%
41%
工業產值
19.6%
48%
48. 附圖為「日治時期臺灣輕工業生產指數圖」,圖中
顯示「甲」完工以後輕工業生產指數呈現明
顯成長。請問:當時經濟政策的目標應為下列何
者? (A)工業臺灣,農業南洋 (B)農業臺灣,工
業日本 (C)工業臺灣,農業日本 (D)農業南洋,
工業日本。
49. 理蕃政策的實施,造成了原住民對日本統治的不
滿,下列何者較不可能是其不滿的原因? (A)
住民必須負擔沉重勞役 (B)運用軍警迫使原住民
歸降 (C)設置隘勇線圍堵原住民 (D)警察善待
原住民。
50. 丁丁到臺灣北部旅遊在某處看到一個歷史性的紀
念碑碑上寫著:「近衛師團潛師此處登陸
軍寡不敵眾小戰即退〇軍於澳底登陸〇軍趁
我部署未定兼程疾馳陷臺北府城時義軍蜂起
殊死抵抗……」請問丁丁看見的紀念碑應是因應
哪一史事所建? (A)西班牙人占領臺灣北 (B)
開港通商後英國在臺設立洋行 (C)清法戰爭波及
北臺灣 (D)日本於《馬關條約》後接收臺灣。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