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2.在〈夏夜〉詩中,作者以不同的角度描寫夜的寧靜,不僅透過萬物的沉睡來表現,也
透過自然清音也凸顯萬籟俱寂的安寧,這樣「以聲音反襯寧靜」的手法,在中國文學裡
是常見的。下列各詩句中,何者沒有使用這種「以聲音反襯寧靜」的寫作手法?
○
A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
B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C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D風枝驚宿鳥,露草溼流螢
13.「我完全不敢相信,這就是我印象中的廢耕地,那片不起眼的旱地,現在竟然被各色
各樣的野花鋪滿,高高低低,成堆成簇,在暖烘烘的春風裡搖曳淺笑。無數的紋白蝶在
花間飛舞追逐,醉人的甜甜的花草香瀰漫空氣,耳朵裡盈溢著野鳥激情的鳴叫。我怔怔
地陶醉在野地裡,全身充滿了一股難言的喜悅。」(徐仁修〈野地〉)上述文字中,作者
透過多重感官摹寫,立體地呈現出野地風情。而這段文字中並未出現哪一種感覺摹寫?
○
A視覺摹寫 ○
B觸覺摹寫 ○
C味覺摹寫 ○
D聽覺摹寫
14.上完〈吃冰的滋味〉後,小紘
依課文內容繪出心智圖如右圖,
然而圖中(A)(B)(C)(D)這四項內
容只有一個正確,正確者應為?
○
A「冰品的起源」
○
B「物美價廉」
○
C「乏人問津」
○
D「今不如昔」
15.阿冕因為即將面臨國中生涯第一次段考,心中焦慮不已,於是決定到廟裡拜拜並求籤
請神明指點方向,籤詩內容如下:「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
人。」對於這首籤詩的解釋,下列何人說明正確?
○
A碩碩:這張籤的主旨在表達「青春一去不復返」的感慨
○
B小虹:這張籤的主旨在提醒人應「把握光陰,勤學自勵」
○
C阿睿:這張籤在告訴我們應把握機會多說好話,鼓勵他人
○
D阿國:這張籤在告訴我們早晨很短暫、很可貴,應該珍惜
16.〈吃冰的滋味〉寫道:「老闆從木箱中拿出一大塊晶亮的冰塊,軋入機器中,然後飛快
地搖轉起來時,那冰屑就像雪花一般,一片一片飛落盤中,俄頃堆積成一座小冰山。老
闆再淋上糖水,光看這光景,讓人消去大半暑氣。」上段敘述是在描寫哪一種冰品?
○
A四果冰 ○
B枝仔冰 ○
C芋仔冰 ○
D雪花冰
17.在〈夏夜〉詩中,作者透過兒童的口吻及擬人的筆法,描繪出夏日夜晚的何種特色?
○
A朦朧且死寂 ○
B富麗與舒適 ○
C熱鬧與歡騰 ○
D溫馨且漫長
18.關於〈吃冰的滋味〉的寫作手法分析,下列何正確?
○
A文章開頭採用「冒題法」,描繪出盛夏火傘高張、酷熱難耐的情景
○
B介紹早年冰品採用「分述法」,依序介紹冰棒、刨冰、芋冰的特質
○
C文章採「順序法」,刻劃早期冰品的特質後,再寫出現代冰品的特色
○
D文章以「議論說理」作結,旨在對於現代商品的偷工減料進行批判
19.關於〈善用時間的方法〉寫作手法分析,下列何者正確?
○
A藉引用名人善用時間而致獲成功的例子,加強文章的說服力
○
B透過大量的正面及反面事例對比,凸顯善用時間的不可或缺
○
C全文從擠出時間、開發時間到善用時間,說理脈絡層次分明
○
D全文首尾呼應,結尾所提「找出渴望的事」與魯迅名言相和
20.魯迅:「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一樣,如果你願意擠,總還是有的。」這句話在告訴我們
什麼樣的道理?
○
A要善用零碎時間 ○
B時間無窮無盡 ○
C應事先規劃工作 ○
D時間轉瞬即逝
21.老師發現大雄最近「有些退步」,便在聯絡本寫下一句激勵他的話:「生命是以時間為
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時間,等於慢性自殺。」從這段
文字可知,老師希望大雄能夠如何?
○
A更加愛惜生命 ○
B把握每分每秒 ○
C勿損人以利己 ○
D做事謹慎踏實
22.歌手吳青峰在《金曲獎》頒獎典禮上致得獎詞:「我想要很自私地對自己說,謝謝我自
己沒有被打倒,謝謝我自己死命地繼續唱歌,死命地繼續歌頌。吳青峰,你已經非常努
力了。」關於這句話的內容,何者理解最為正確?
○
A青峰覺得自己自私 ○
B青峰險因唱歌喪命 ○
C青峰曾經深陷低谷 ○
D青峰只想感謝自己
23.年過四十的阿明,口中吃著哈根達斯冰淇淋,心中湧上了古蒙仁所言:「每到夏天吃冰
時,我都會想起這些往事,像鄉愁般地隨著現代化的冰淇淋一一嚥下,竟別有一番古老
的滋味在心頭。」並點著頭,深有同感。請問下列何者最符合阿明當下的感受?
○
A冰品使阿明的鄉愁油然而生,渴望返鄉 ○
B冰品讓阿明的苦悶童年再現,不堪回首
○
C冰品有奇妙力量,喚起心頭難忘的回憶 ○
D冰品搭配往事一同嚥下,美味無與倫比
24.悶悶不樂的憂憂在尋找使自己快樂的方法,她看見威廉.考柏說:「真正快樂的唯一來
源,是為了某種我們看重的意義而花費我們的時間、我們的生命。」根據這段話,憂憂
發現她可以如何得到真正的快樂?
○
A縱情娛樂活動 ○
B探索生命真諦 ○
C為國慷慨捐軀 ○
D為己踏實築夢
25.根據閱讀經驗與閱讀策略,以下何者是「初步閱讀──全文概覽」時可達成的行為?
○
A推論隱藏訊息 ○
B擷取關鍵訊息 ○
C分析寫作手法 ○
D摘要文章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