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4.下列名言,何者與<差不多先生傳>一文的主旨互相呼應?
(A)堅強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驚人的事業
(B)一個不注意細節的人,做什麼都很容易失敗
(C)生命不在於活得長與短,而在於頓悟的早與晚
(D)積極思考造成積極人生,積極人生促進社會進步。
5.〈那默默的一群〉結語:「她們的名字不會被人知道,可是在我的心目中,她們是有資
格被稱之為『人物』的一群。」這裡「人物」的意思指的是什麼?
(A)眾所矚目的名人巨星 (B)流芳百世的不朽偉人
(C)功勳卓絕的民族豪傑 (D)貢獻社會的無名英雄。
6.讀完關於孔子的介紹,老師請同學發表對孔子的看法,以下哪位同學的意見與事實誤差
最大?
(A)小丸子:孔子是一個積極堅持的人,他周遊列國去尋找實踐理想的機會
(B)花輪:孔子是一個求知若渴的人,他樂於從不同的人身上學習智慧與態度
(C)濱崎:孔子是一個樂學善教的人,他寫下《論語》,成為千古讀書人最佳的教材
(D)小玉:孔子是一個不畏艱困的人,他克服生命中的種種困境,卓然自立,成就斐然。
7.〈那默默的一群〉敘述道路清潔人員嚴謹的工作態度,也對認真努力的工作者表達敬意,
文中以什麼貫穿全文?
(A)敦厚樸實 (B)忠實的態度
(C)護衛著街道和巷弄 (D)照掃不誤,一絲不苟。
8.言語表面的意思與作者內心真正的意思相反,稱為「倒反」,下列文句何者使用了這樣
的寫作手法?
(A)小夫是個見利忘義、自私自利的人嗎?
(B)胖虎的演唱會像一場夢魘,我再也不願經歷。
(C)這麼簡單的題目大雄居然考零分了,真是天才呀!
(D)靜香烤了香噴噴的蛋糕,令人聞了不禁垂涎三尺,真想偷吃!
9.胡適藉差不多先生這個虛構的人物來諷刺當時中國人「凡事不求真」的態度。請問以下
哪一句話表現「求真」的科學精神?
(A)盡信書,不如無書
(B)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C)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D)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
10.網路資訊取得容易,是現代人時常使用的查詢方式。以下幾人使用網路資路的方式,
何者最正確?
(A)哥哥注重隱私權,引用資料時不會透漏原作者姓名與網站來源
(B)奶奶遇到疑惑會到網路論壇發問,依據網友的答案來解決問題
(C)姊姊謹慎細心,搜尋資料時會多查找一些網站,互相比對資料再引用
(D)爺爺認為網路訊息更新即時,較書面資料可信,時常將接收到的訊息轉傳給家人。
11.〈那默默的一群〉全文統一將道路清潔人員比喻為護衛疆土安全的兵士,以下哪一句
並沒有呼應到此一比喻?
(A)從來沒有一寸路面會在他們的掃把底下漏掉
(B)最勇敢的戰士常常朝著最危險的地方走去,他們好像也是
(C)凡被認為是垃圾的那些東西出現在他們的防區,他們便予以清除
(D)一位肥胖婦人,端著長長的掃把追趕一個空塑膠袋子,像追趕一個敵人那樣。
12.〈差不多先生傳〉提到:「他的名譽越傳越遠,越久越大,無數無數的人,都學他的榜
樣。」這句話主要表達什麼?
(A)中國人深具蕭規曹隨的智慧 (B)馬虎輕率的行事態度隨處可見
(C)差不多先生名留青史的偉業 (D)人只要處事圓通就能一呼百應。
13.《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這段話分別談論「為學」的哪些面向?
(A)要求、效用與境界 (B)次序、心態與修養
(C)過程、深度與涵養 (D)方法、樂趣與態度。
14.老師批閱聯絡簿,發現同學寫作常有冗詞贅字。下列同學的文句,何者最為精簡?
(A)育育:他上課喜歡插嘴搗亂,常常被老師挨罵
(B)璇璇:校門前的馬路上常常可以能看見車輛急駛而過的畫面
(C)庭庭:老師總是要求我們,凡事反求諸己,不怨天,也不尤人
(D)均均:她總是默默不張揚的協助同學解決問題,獲得大家的愛戴 。
15.「丟了一顆鐵釘,壞了一隻馬掌;壞了一隻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捐贈了一位騎士,
輸了一場戰鬥,亡了一個帝國!」這是西方的一首歌謠,敘述十五世紀一位英國君王因
少了一顆鐵釘,導致帝國覆滅的故事。以下哪句名言最適合詮釋這首歌謠?
(A)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B)邦畿千里,維民所止
(C)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D)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尚有試題,切勿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