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警察與軍隊 (B)警察與保甲 (C)保甲與壯
丁團 (D)軍隊與壯丁團
25.( ) (甲)立法(乙)司法(丙)軍事(丁)行政,日治時期
的臺灣總督有土皇帝之稱,這是因為臺灣總督
總攬哪些大權? (A)甲乙丁 (B)乙丙丁 (C)
甲乙丙 (D)甲乙丙丁
26.( ) 下列對於日治時期警察制度的敘述,何者錯
誤? (A)因為無所不管,所以被形容為「千手
菩薩」 (B)是日本政府控制地方的制度之一
(C)保正與甲長可以說是警察的最好幫手 (D)
百姓因懼於警察權力甚大,以「長官」稱之
27.( ) 日治初期,有別於日本國內由帝國議會制定法
律,在臺總督有權自行頒布法律,全面掌控行
政、人事、法律與軍事各項權力。賦予總督能
自行制定法律的依據為下列何者? (A)《馬關
條約》 (B)《六三法》 (C)民族自決思潮
(D)皇民化運動
28.( ) 霧社事件引起日本國內及國際的關注,日本殖
民政府重新調整對原住民的政策。以下敘述,
何者錯誤? (A)深山原住民被迫遷徙到低海
拔地區 (B)改採更高壓的統治 (C)倖存族人
被迫遷至清流部落 (D)鼓勵原住民從事農業
29.( ) 南進計畫是日本殖民統治最重要的一環,1930
年代以後,有一系列的政策皆是為了南進計畫
鋪路,下列何者錯誤? (A)日月潭水力發電
廠 (B)皇民化 (C)五年理蕃計畫 (D)推動基
礎工業建設
30.( ) 在日治時期,阿慶被派來臺灣進行興建港口的
工程。下列哪個港口,可能是阿慶的工作地
點? (A)臺中港 (B)蘇澳港 (C)高雄港
(D)花蓮港
31.( ) 日治初期,總督府曾對臺灣舊有風土民情進行
詳細調查,其最主要的目的為何? (A)為了
撰寫學術論文 (B)對臺灣文化有興趣 (C)具
積極研究精神 (D)便於統治臺灣
32.( ) 永昌是臺北地區的雜貨批發商人,常大宗採購
總督府的專賣商品。下列哪組是日治時期臺灣
總督府規定的專賣物品? (A)鴉片、樟腦
(B)鴉片、香蕉 (C)鳳梨、鴉片 (D)稻米、蔗
糖
33.( ) 日治時期曾在日月潭進行大型建設,關於此一
建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是日冶時期臺
灣最重要的水利灌溉工程 (B)完工於第一次
世界大戰以前 (C)最主要功用在於提供休閒
觀光資源 (D)提供臺灣工業化發展所需的電
力
34.( ) 臺南、嘉義、雲林等地的平原久為臺灣的穀
倉。這種情形與日治時期興建何項水利工程設
施有關? (A)曹公圳 (B)嘉南大圳 (C)八堡
圳 (D)瑠公圳
35.( ) 社會規範對個人行為產生不同的約束效果,根
據附圖情境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法律的強制力
效果小於倫理
道德 (B)倫
理道德無法啟
迪內在良心,
只能規範外在
行為 (C)法律除了約束內在良心,亦能規範
外在行為 (D)倫理道德對外在行為無強制
力。
36.( ) 數字週刊正為下一期的週刊專欄進行討論,根
據附圖對話,以下何項敘述最為正確? (A)
次文化展現該族群獨特文化 (B)次文化與主
流文化多所衝突 (C)次文化屬於次等的劣質
文化 (D)次文化較難被社會大眾接受。
37.( ) 「4」這個數字在東方社會中是個不吉祥的數
字,所以在飯店有些房間號碼順序是「202」、
「203」、「 205」,就獨缺了「204」。但泰國人正
好相反,他們覺得「4」這個數字非常好,會
為他們帶來好運。同樣的數字「4」,卻有不同
的文化詮釋,這與下列何項因素有關? (A)
宗教信仰的差異 (B)政治文化的差異 (C)族
群文化的優劣 (D)風俗習慣的差異。
38.( ) 同學們正在分享對「文化位階」概念的理解,
以下哪一位的說明完全正確? (A) 棠雲:通
常發生在文化比較低等的國家 (B)嘉瑞:有
助於傳統弱勢文化的積極重建 (C)子新:只
能藉由商品或媒體等方式進行 (D)一凡:可
能出現文化之間的不平等現象。
39.( ) 為了維持社會秩序,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有一套
行為準則,使人的行為有遵循的方向,知道哪
些事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做,而這套行為準
則稱為下列何者? (A)社會規範 (B)自然法
則 (C)因果循環 (D)宗教戒律。
40.( ) 以下是班上同學對老師講述「文化的意義」時
所做的摘要。請問:其中何人的摘要敘述錯
誤? (A)艾雅 (B)晉安 (C)進達 (D)燕
婷。
艾雅:是某一群人所共享的生活、思考與
溝通的方式。
晉安:是自然界的任何現象。
進達:是人類生活的全部。
燕婷:是人類經由創造或學習而來的一切
成果。
背面還有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