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閱讀理解題
嘉義市鐵路高架化進度已 3成多,2021 年初挖到 2具史前先人遺骸,今天出土,點交給南科考
古館暫存維護。2具遺骸是一對男女,呈俯臥狀、雙手反揹後方,初判是親屬。
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全長 10.9 公里,預計民國 114 年底通車,目前進度超過 33%,負責施工的
鐵道局今年 2月於施工路段發現台斗坑文化遺址,並委託專業單位進行後續的挖掘工作。
負責挖掘、研究的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顏廷伃表示,這 2具先人遺骸,初判年代為 2500
年前,是嘉義市首度出土的遺址,在嘉義市正式發掘的考古遺址並不多,因此,發現這個遺址
意義相當大,屬於○○器時代晚期階段,為嘉義地區「灰黑陶文化」遺址。(2021/9/7 中央社報導)
( )11.此新聞中所指的○○器時代是指 (A)舊石器 (B)新石器 (C)金屬器
2000 年2月17 日,英文科學週刊《自然》(Nature)刊登一篇題為「臺灣給世界的禮物」的
文章,文中提到南島語、農耕和製陶技術,是臺灣曾給世界的禮物。今天臺灣原住民不管
講多少種不同的話,都屬於南島語系,由臺灣再往四周擴散,如右圖,框線內即為南島語
族的分布區。
( )12.由上文判斷,下列相關敍述何者錯誤?
(A)大西洋上的許多島嶼涵蓋在這個語系內 (B)最南端為紐西蘭 (C)最北端為臺灣
(D)太平洋上的許多島嶼涵蓋在這個語系內
全國國定考古遺址再新增一處!文化部於 2021 年6月公告,位於連江縣馬祖列島之「亮島島尾考古遺址」,獲文化部
考古遺址審議會審議通過,指定為第十一處國定考古遺址。
該考古遺址貝塚分佈廣泛,雖然文化堆積不厚,但卻出土了相當數量的陶器、石器與骨器;並出土二座人骨保存狀況
相當良好的墓葬,均成功採集古 DNA 樣本及獲得有效的基因序列,分別命名為「亮島人 1號」及「亮島人 2號」,經判
定分別為男性及女性, 此一發現獲得國際學界的高度注目,在學術研究史上有重大意義。
( )13.由上文可推測出此史前遺址應是屬於那一時期的史前遺址?
(A) 舊石器時代 (B)新石器時代 (C)金屬器時代
( )14.上文中提及的貝塚分佈廣泛,此一特色下列何者史前遺址也有?
(A)長濱文化 (B)大坌坑文化 (C)圓山文化 (D)卑南文化
「Blihun 漢本遺址」位於宜蘭縣南端鄰近花蓮縣,2011 年 3 月 5 日蘇花改工程谷風隧道南口意外被發現,為我國第
八處國定遺址。出土了非常完整的古老聚落,除了房舍、田地與煉鐵遺跡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豐富多樣的外來物產,
包括金箔、瑪瑙、玻璃飾品、青銅器、開元 通寶等,考古學家劉益昌因而認為,他們是在海上從事航行貿易的族群,
甚至可 以說是「最早的臺商」,很可能他們在 1000 多年前就帶著玉器出海,到東南亞貿易然後帶回瑪瑙珠和玻璃品。
( )15.下列敍述正確的有?
甲.有煉鐵遺跡是臺灣金屬器時代的文化類型。
乙.豐富多樣的外來物產可証明當時國際貿易往來密切。
丙.漢本遺址和十三行遺址出土的的文物相當類似。
丁.他們可能仍過著漁獵和採集的生活,食物來源並不穩定。
(A)甲乙丙 (B)甲乙丁 (C)乙丙丁 (D)甲丙丁
西元 1697 年(康熙 36 年),郁永河奉命來臺採集硫磺,他帶領工人由府城安平沿岸北上。他觀察到此處少壯未婚的男
子都居住在一間比較大的住屋,叫做「公廨」,這是村民們平常議事的場所。郁永河歷經艱苦後終於抵達目的地─現今
的北投地區,他雇用當地原住民,讓原住民以獨木舟載運硫土到他的工寮換取布匹,再由漢人工人展開提煉硫磺工作。
( )16.請從上述的歷史紀錄中判斷下列何者的敘述錯誤?
(A)郁永河記錄的「公廨」是臺灣西南地區的西拉雅族的習俗。
(B)當時郁永河雇用的原住民應該被歸類為「熟番」。
(C)郁永河所雇用採集、運送硫土的原住民,應是凱達格蘭族。
(D)郁永河來到臺灣時須經過荷蘭聯合東印度公的許可。
1622 年夏季,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雷爾松(Cornelis Reyerszoon)指揮官率領 6 艘大
型帆船和 6 艘中型快船,總計 660 人,前往攻打某歐洲國家在中國居住的右圖甲地失
敗後,轉而佔領澎湖,試圖向實施海禁的明朝尋求開放合法貿易。但被明將沈有容逼退,
最後於 1624 年進占臺灣某區,成為最先占領臺灣的歐洲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