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26.下列關於民歌運動誕生的背景,何者正確?
(A)臺灣人民需要更堅強的本土意識,抵抗共黨宣傳 (B)臺灣行銷本土文化,藉此吸引國際觀光客
(C)臺灣國際地位節節敗退,開始關注本土文化發展 (D)國語歌唱節目群星會的推廣。
( )27.民國九十年代,臺灣農民時有抗議政府罔顧農民權益行動的出現,這是因為政府積極的想加入下列何
者? (A)世界貿易組織 (B)世界衛生組織 (C)亞太經濟合作會議 (D)西太平洋反共防禦體系。
( )28.民國六十年代,美國政府為何轉而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
(A)中國市場開放外國投資 (B)拉攏中共對付蘇聯 (C)國際能源危機爆發 (D)臺灣爆發反美運動。
( )29.戰後臺灣的經濟因種種原因受到重創,無法恢復戰前水準。下列何者不是戰後初期臺灣經濟衰退的原
因? (A)美軍轟炸 (B)日資撤離 (C)國共內戰 (D)能源危機。
( )30.下表為臺灣 4次人口普查中,外籍人口數量統計表。關於表格數據資料詮釋,下列何者正確?
(A)這40 年間,臺灣人口數量增長相當快速 (B)這40 年間,增長最快者為東南亞的移民
(C)這40 年間,美國開始撤離在臺灣的居民 (D)2000 年後,中國大陸軍民造就眷村文化。
東 南
亞
中 國
大 陸
日
本
美
國
其 他
國 家
1 97 0
3 ,68 3
- 3 ,85 1
3,56 3
2,95 0
1 99 0
10 ,0 12
- 8 ,24 8
7,42 3
5,54 2
2 00 0
34 8,
15 ,0 49 11,4 87
9,26 1
16 ,26 7
2 01 0
43 3,
88 ,5 42 12 ,1 01
10 ,88 4
16 ,94 6
*單 位 : 人
( )31.此時臺灣經濟建設蒸蒸日上,外交地位卻節節敗退。在一場大學演唱會上,李雙澤從一片吉他、英文
歌聲中,衝上台高喊:「為什麼我們不唱自己的歌?」一語驚醒了眾人。校園開始哼起一首首樸素、清
新的「民歌」。民歌越唱越悲壯,就在臺灣失去美國的「友情」時,侯德健連夜寫下了〈龍的傳人〉。
在當時的外交困局下,「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激盪了無數人心。請問:當〈龍
的傳人〉傳唱的時刻,臺灣街頭可以看到何種宣傳標語? (A)一國兩制統一中國 (B)兩岸是分裂分治
的兩個對等政治實體 (C)歷史性的一刻,辜汪會談於新加坡舉行 (D)世界人權日走上街頭,爭取解嚴。
( )32.臺灣長期接納各地移民,是名符其實的移民之島,不同時代的移民帶著他們的飲食習慣與風土民情來
到臺灣,豐富臺灣的族群與文化,關於今日臺灣文化的內涵,下列說明何者錯誤? (A)荷蘭人引進的番
石榴,成為臺灣人日常食用的水果 (B)日治時代經常將臺灣地名改為發音相似的日本地名,如將「打
狗」改為「高雄」 (C)東南亞移工來臺工作,也將「開齋節」的習俗帶進臺灣 (D)清領時期漢人移民
引進品種改良技術,培育出「蓬萊米」。
( )33.戰後台灣的社會因不同的時代背景而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以下何者流行的年代與其他選項不同?
(A) AFNT 美軍廣播網臺灣分臺 (B)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 (C)東方白《浪淘沙》 (D)電視轉播棒球熱。
( )34.下列何者不是蔣經國擔任總統時實施的政策?
(A)推行十大建設 (B)解嚴 (C)開放大陸探親 (D)三不政策。
( )35.國家透過編列經費,給予弱勢者協助,如提供社會救助與津貼,請問:此項社會福利政策的財源基礎,
主要來自下列何者? (A)人民納稅 (B)企業捐助 (C)民間團體贊助 (D)向國外借款。
( )36.【甲】是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應對進退之道,以及判斷是非、善惡的標準。【乙】是長期累積、最早發
展出來的社會規範。請問:甲、乙 依序應為 (A)宗教信仰、風俗習慣 (B)倫理道德、法律 (C)倫理
道德、風俗習慣 (D)法律、倫理道德。
( )37.公民老師請四位同學說明「社會規範」,請問:下列哪位的說法錯誤? (A)欣欣:法律的重要性遠遠
高於其他社會規範 (B)婷婷:可使個人行為符合社會期待,以融入社會生活 (C)多多:能維持社會的
和諧與穩定 (D)丁丁:具有維持社會秩序的功能。
( )38.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的工作任務之一是「協尋國內各地罕病病友及其家屬,並透過聯絡、訪視、
建檔、教育、追蹤,提供適切之病友服務,期望能協助他們在國內現有環境下尋得最佳的生存機會與生
活品質。」請問:下列何者不是該基金會成立的用意? (A)實現公平正義的社會 (B)取代政府的角色
(C)以實際作為協助弱勢 (D)彌補政府政策的不足。
( )39.阿金無照駕駛遇到警察臨檢,為躲避警察,不僅逆向行駛且又撞傷路人。事後除了被警察依法逮捕並
開立罰單外,檢察官亦依照過失傷害等罪將其起訴。請問:警察的做法,最能彰顯法律的何項特徵?
(A)法律可以規範人內在的真實想法 (B)國家可以強制處罰違反法律規定者
(C)國家依照一定程序來制定法律 (D)違反法律會受到良心的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