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關懷臺灣」教案:幸福土石流(留)教學範例設計表

格式
doc
大小
4.19 MB
頁數
14
上傳者
su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0-11-07,离现在 14 35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編號(免填寫):

學校(機關團體):台中縣潭子鄉潭陽國小、台中縣大雅鄉陽明國小

環境教案名稱:幸福土石流(留)




「環境教育‧關懷台灣」教案

審查資料




幸福土石流(留)

Happy Debris Flow




台中縣潭子鄉潭陽國小

Taichung County Tanyang Elementary School

台中縣大雅鄉陽明國小

Taichung County Yangming Elementary School






99年度天下雜誌 <環境教育教案徵選>資料授權書

學校名稱: 台中縣潭子鄉潭陽國小、台中縣大雅鄉陽明國小

環境教育教案名稱:幸福土石流(留)

著作人:蔡育忠、趙慧嫺、陳如玲


茲授權天下雜誌為教育推廣得以各種方式、永久、不限地區,重製、編輯、改作、引用、公開展示、公開陳列、公開播送、公開上映、公開傳輸、重新格式化、散布本人參賽著作,並得再授權他人使用。



授權人: 蔡育忠 (簽章)

身份證字號:B121325602

聯絡地址:台中市北屯區山西中街10612

聯絡電話:0928-381209


201011 7

備  註

1.請以正楷文字填寫資料於表格空白處。

2.授權人請填本教案主要代表人員。




環境教育‧關懷台灣」教案徵選活動

教 學 範 例 教 案 設 計 表

教學活動名稱

幸福土石流(留)

參賽者

編號

由收件單位填寫


課綱相對應內容

1-2-4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1-3-1能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2-3-3認識全球性的環境議題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並瞭解相關的解決對策。

教案

時間

共計6節課


設計理念

認知概念

本教案預定之教學對象為國小中、高年級學童,主題緊扣「留住土石,幸福常留」之環保概念,先從土石流之基本常識與概念導入,搭配數項親身體驗活動,讓學童感同身受,並試著關懷他人,再利用藝術創作的方式,讓學童將自己對環境之愛與感 受具體表達出來。


教材架構:

情意概念

情意概念




技能概念


認知概念





教學目標

一、學生能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二、 認識環境與生態學的基本概念。

三、學生能瞭解基本的生態原則,以及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

四、學童能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永續發展。

五、 能以語言、文字或圖畫等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


教學準備

一、教師(教師應繳交教師手冊)

(一)土石流防災資源網之小熊種樹繪本。

(二)老師自製「土石流」教學ppt

(三 )(跑步機、平衡調節器)碼表、厚紙箱

(四 )「桃芝颱風啟示錄」「土石流歷年災害資料」影片

(五 )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發行之「土石流防災大富翁」。


二、學生(學生手冊應繳交學習單)

(一)「幸福土石流(留)」心得學習單



三、情境佈置

(一)教室窗戶「幸福小樹」繪製。

(二)課間活動「最美麗的臉」歌曲放送。


參考資料

一、土石流防災親子網http://246kids.swcb.gov.tw/shake.asp

二、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http://210.69.127.146/link-s.asp


學生學習成果與心得

學生於本教學活動中,有多項親身體驗與產出的活動,於教學問答過程中,亦多能針對問題回答,學習成效頗佳。

  • 過程中共完成了:協助教室窗戶情境布置、「幸福土石流(留)」心得學習單、土石流親身體驗活動、祈福愛心小卡、愛護環境歌曲賞析、愛護環境動物砂畫製作……


教師教學省思

身為地球村一員的我們,對於世界氣候環境的極端變化深感畏懼,再加上天下雜誌的系列報導,讓我們更加體會到土石流之恐怖威脅;因此即使我們所處教學區域並未受到土石流的直接威脅,但培養學童敏銳知覺與帶著走的能力,卻是刻不容緩的目標;值得高興的是,學生於整體教學過程中,亦能藉由體驗課程有所成長,反思如能將學童帶出教室,親身體驗,相信教學活動會更豐富、生動,也更能吸引學童專心與注意。


教學流程

時間

教學活動內容

使用時間

教學資源

教學目標

















.引起動機(準備活動)

一、老師事先下載好土石流防災資源網之小熊種樹繪本。

二、老師依繪本頁數將班級學生平均分組。

三、採取「讀者劇場」表演的精神,讓每位小朋友均有機會上台用表情與聲音朗讀故事內容。

四、藉由故事內容,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活動主題「土石流防治」。

  • 小熊種樹繪本:內容主要是描寫一位愛吃蘋果的小熊,到了山上蓋了一間房子,想要種出自己最愛吃的蘋果,卻因為選擇居住的地方為野溪下游沖積扇處,有一天不幸發生了土石流,因而必須倉皇逃命、求知貓頭鷹博士的故事。


.進行步驟(發展活動)

一、老師自製「土石流」教學ppt,將本主題活動之活動重點與土石流相關知識,融入於ppt,藉由問答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土石流」相關知識。

二、「土石流」教學ppt內容包含:

P1 親愛的小朋友,你知道土石流是什麼嗎

當雨水沖刷地表,使得大量土石、泥沙混合雨水沿著溪谷快速流動,這種混合性流動液體,便叫做土石流。

P2 親愛的小朋友,你知道哪些自然因素的組成,會造成土石流呢?

1.豐富堆積物,如:鬆散的石頭和土砂。

2.充足的水分:水分軟化泥土,形成具強大推進力的岩漿,連大石頭也能被推動。

3.足夠的坡度:能提供動力,促使土石推進。

P3 親愛的小朋友,你知道土石流發生前,可能會有哪些徵兆呢?

1.附近可能已有零星土石流發生。

2.聽到巨大的山鳴、石頭碰撞聲。

3.溪水流量變少、變混濁。

4.聞到土壤腐植層的臭味。

P4 親愛的小朋友,你知道哪些地方容易發生土石流?

1.山區。

2.未經整治過的溪流。

3.以台北、南投縣及花東地區居多。

P5 親愛的小朋友,你知道土石流的流速有多快嗎?

土石流主要可以分成兩種型態,分別是:

1.礫石型:流速約在310m/s之間。

2.泥流型:流速約為220m/s

P6 親愛的小朋友,你知道土石流可能會造成哪些災害嗎?

1.人命傷亡。

2.建築物、公共設施、私人財產損失。

3.大自然景致的破壞…

P7 「土石流」防災小技巧

1.瞭解家鄉附近是否有土石流潛勢溪。

2.平日努力做好水土保持。

3.當土石流發生時,知道前往何處躲避。

4.自我防範檢查,瞭解避難處飲用水及食物是否充足?是否在保存期限內?寢具是否整潔?

P8 5.興建房子時應注意,不要在以下地方蓋屋:

坡地陡峭的山坡。

有活動斷層經過的土地。

廢土堆積處。

危險礦坑或礦道附近。

土石流河岸和向源侵蝕地。

P9 6.如有可能遭遇土石流,平日即應儲備:

防災用具,如:繩索、小刀。

隨身保暖衣物。

乾淨可儲存之飲水與食品。

手電筒簡易照明設備。

可協助外傷包紮之簡易急救包。

收音機、手機等通訊設備。


.結語(綜合活動)

  1. 老師做出結語:土石流災害屬於自然災害的一種,人類無法完全避免,因此如能藉由相關知識的瞭解,並輔以個人與政府具體防災的措施與作為,就可以儘量預防、減輕和避免土石流可能造成的重大災害。

  2. 請學童將今日所學觀念,回家與家人共同分享。



15分鐘

學生能覺知自己的生活方式對環境的影響。

認識環境與生態學的基本概念。








25分鐘




學生能認識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並探究可能的改善方法。





學生能表達自己對生活環境的意見,並傾聽他人對環境的想法。
















能具體提出改善周遭環境問題的措施。


















5分鐘

執行日常生活中進行對環境友善的行動。


土石流防災資源網之小熊種樹繪本

多媒體素材附件一


老師可將繪本改編成劇本。






教師自製ppt多媒體素材附件二


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形成性評量

1.老師設計題目,配合課堂中所傳授之知識,進行口頭隨機詢問。

2.學童能配合老師引導,進行相關議題之思考與回答。

3.學童於朗讀過程中,參與程度。

總結性評量

  1. 學童於日常生活中,能較愛惜生態環境。

  2. 學童能將土石流相關知識,轉知與家人,並實踐於生活中。

參考資料

*土石流防災親子網

http://246kids.swcb.gov.tw/shake.asp

*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http://210.69.127.146/link-s.asp

ppt插圖來源 四小折繪本日誌

http://www.wretch.cc/blog/off60



教學流程

時間

教學活動內容

使用時間

教學資源

教學目標


























































.引起動機(準備活動)

一、老師詢問學生是否曾經親身體驗過「土石流」?如有學生親身體驗過,則請其描述當時概況,與內心感受

二、老師告知學生:因大多數學生未曾親身感受過「土石流」的強大威力,因此針對大部分學生對於「土石流」所造成災害之疑問,進行多項實際體驗課程,分別是:

1.誰能跑過土石流?!

2.誰能推贏土石流?!

3.我不怕黑暗?!

4.土石流剋星!!


.進行步驟(發展活動)

一、體驗活動一「誰能跑過土石流?!」

學生疑問1:「為什麼土石流會造成人員傷亡?當土石流來的時候,大家都不知道要快速逃跑嗎?如果快速逃跑是不是就沒事了?」

有鑑於此,利用學校體育設備-跑步機,特別設計此活動,讓學童親身感受「土石流」流速之驚人。

1.老師請數位自願同學參與體驗。

2.老師先將跑步機調慢,讓學生適應跑步機運作模式,再依學生能力,逐次增強,直到「土石流」常見流速:礫石型:流速約在310m/s之間;泥流型:流速約為220m/s

3.請其餘同學站在身後,做好保護措施。

4.請參與跑步同學分享感受。


二、體驗活動二「誰能推贏土石流?!」

學生疑問2:「土石流有多可怕?一大堆人手牽手一起用力,也擋不動嗎?」

1.老師告知學生:土石流所能帶動的土石重量,遠遠超出一般人所能想像,進行一項簡易推擠活動即可證明。

2.老師拿出「平衡調節器」,請體驗學童站在一邊,另一邊分別依次加入1-2位同學,兩相推擠,直到體驗同學無法承受為止。

3.老師綜合而論,土石重量再加上速度,所能產生之力量,遠遠超出一般人之想像。

4.請體驗同學發表感想。


三、體驗活動三「我不怕黑暗?!」

學生疑問3:「當人、物不幸被土石流掩埋時,是怎樣的感受?存活的機率有多大?」

1 .老師將「平衡調節器」放倒,請自願同學入內數分鐘,老師將外套蓋上出口,並告知體驗者,身體如有不適,可隨時起身脫離。

2.老師與多位同學陪同在外,保持安靜並注意安全。

3.必要時,可請學童拍打平衡器製造土石擊落之情境聲響。

4.請體驗同學發表感想。


四、體驗活動四「土石流剋星?!」

學生疑問4:「土石流的威力如此驚人,哪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減緩其傷害?」

1.老師請學生帶著小水桶,於校園中尋找植栽。

2.請學生分別將水澆灌於有花草植被處,與無植草覆蓋處,從中觀察土石流失之情況。

3.老師教導學童防治土石流方式:排除滲透水、防止地表堆積物、危石移除、填補裂縫、打樁編柵……方式。


.結語(綜合活動)

一、老師總結:綜合以上活動,可以知道土石流的影響與力量,即使人類努力防護仍無法完全抵抗,因此於颱風其間,大家可以學習妥善利用電視新聞網路查詢 (http://246.swcb.gov.tw) 電話查詢 0800-246-246 (土石流-土石流)等方式,瞭解土石流情況,以減少災情發生。


10分鐘

學生能瞭解基本的生態原則,以及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







15分鐘

學生能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探究環境中的事物。










15分鐘

學生能能藉由感官接觸環境中的動、植物和景觀。








15分鐘

學生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15分鐘

學生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學校與社區的影響。




10分鐘

學生能瞭解基本的生態原則,以及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


學生個人感受。











跑步機。

如無跑步機,可由體驗者逐次加快奔跑速度,由老師為其計時測量。










平衡調節器

如無平衡調節器,可由學校常見運動器材-龍球代替。








平衡調節器

如無平衡調節器,可由小型厚紙箱代替。








小水桶或澆花器。














形成性評量

1.學生能參與相關討論。

2.學生能參與活動體驗。

3.學生能體會土石流的力量與威脅。

總結性評量

1. 學生能針對老師提問,說出相關回答

參考資料

*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http://210.69.127.146/link-s.asp


教學流程

時間

教學活動內容

使用時間

教學資源

教學目標





















.引起動機(準備活動)

一、老師播放土石流防災親子網-「桃芝颱風啟示錄」與「土石流歷年災害資料」影片,請學童專心觀賞。


.進行步驟(發展活動)

一、老師依據影片中景象,詢問學童:

1.何種天災常會導致土石流?颱風

2.於影片中,你發現哪些地區常發生土石流?山區

3.土石流會造成何種傷害或損失?生命財產的損失

4.對於遭遇土石流災害的人群,你覺得他們的心情如何?悲傷、難過

5.對於遭逢傷害的人群,我們可以為他們做哪些事情?

心靈的安慰與物資的供給。

二、老師邀請學童一同為曾遭逢土石流災害的人群祈福。

1.老師事先準備好愛心卡片。

2.將祝福語填寫於愛心卡片上。

3.雙手合掌,將愛心握於手中,為其祝福。


.結語(綜合活動)

一、老師將卡片收齊展示於教室之中,時刻提醒學童要能「澡身浴德」,時時刻刻為他人著想,養成美好品德。


5分鐘




10分鐘

學生能瞭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





15分鐘

關懷弱勢團體及其生活環境。



10分鐘

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永續發展。


土石流防災親子網-「桃芝颱風啟示錄」與「土石流歷年災害資料」影片

多媒體素材附件三

形成性評量

1.學生能針對老師提問,說出相關回答。

2. 學生能誠心完成祈福愛心。

總結性評量

1. 學生能於日常生活中將體人之心,力行實踐。

參考資料

*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http://210.69.127.146/link-s.asp



教學流程

時間

教學活動內容

使用時間

教學資源

教學目標





















.引起動機(準備活動)

一、老師告知學童將利用之前所學與土石流相關之知識,綜合出題,依答題完整度與正確性,判定該組是否闖關成功。


.進行步驟(發展活動)

一、先將班級同學分組

1.老師事先擬好闖關題目,並製作成手卡。

2.請各組學生於眾多手卡中,任選五張,如選中「土石流災害成因」便需回答出該災害「處理方法」,反之亦然。

例:學生抽中「豪雨引發土石流災害,挾帶豪雨泥沙衝擊民宅」,如回答「社區自救隊主動協助弱勢族群疏散」便算得分。

3.老師將手卡翻面放置於地上,形成該組預闖之五關。

「土石流災害成因」手卡建議題目:

強烈颱風來襲,影響全台灣。

颱風來襲,山區降下豪大雨。

輕度颱風來襲,帶來豐沛雨量。

颱風來襲,挾帶大雨,引發房屋倒塌。

颱風滯流引發豪雨。

雨量超過警戒值,已達土石流警戒。

豪雨引發土石流,造成房屋破壞嚴重。

房屋蓋在山坡地,颱風來襲引發坍方。

山坡地沒有做好水土保持,引發土石流。

土石流潛勢溪流沖毀民宅……

災害「處理方法」手卡建議題目:

辦理防災宣導,強化災民意識。

居民配合地方政府遷移至避難所。

接受村里長勸離,前往避難所。

被好防災物品、雨具、醫療箱、救生繩……

主動通報土石流,使災情獲得控制。

隨時注意土石流警報,做好遷移準備。

政府與居民努力做好水土保持。

平時疏通家附近排水系統,檢視水土保持。

維護坡地環境。

搬離危險區域……


.結語(綜合活動)

一、1.老師依各組闖關數多寡與速度,判斷何組獲得勝利,贏得獎勵。

2.老師統整土石流防災秘訣:迴避法。(1)疏字表示疏通排水系統、(2)隔字表示隔離肇災土石、(3)攔字表示攔阻和阻擋土石、(4)避開法一詞表示避開災害敏感區。36計走為上策。



3分鐘

學童能與同儕組成團隊,解決環境問題。


32分鐘

學童能具體提出改善周遭環境問題的措施。






























5分鐘

學童能具有提出改善方案、採取行動,進而解決環境問題的經驗。









教師自製手卡亦可向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索取「土石流防災大富翁」,可彈性使用內附之防禦卡與攻擊卡。



























形成性評量

  1. 小朋友能聽懂遊戲規則。

  2. 小朋友能樂於參與活動。

總結性評量

1. 90%組別能順利闖關成功。

參考資料

土石流防災秘訣-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http://210.69.127.146/link-s.asp

*手卡題目參考自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大富翁」



教學流程

時間

教學活動內容

使用時間

教學資源

教學目標





















.引起動機(準備活動)

一、1.老師告知學童有關「土石流」之主題活動即將結束,並帶領學童共同聆聽、欣賞歌手waterman「最美麗的臉」歌曲。

2.請學生發表對其MV內容的感想。


.進行步驟(發展活動)

一、1.老師與學童共同討論,自選一種表達方式,展露出己身對於環境的愛護與關懷。

2.老師給予學生建議,對環境愛護之心可用以下數種方式表達

繪畫-畫出對大自然小動物們的愛與關懷。

歌唱-選出一首最有意義的歌曲,唱給大家聽。

種樹-身體力行,種下一棵樹,綠化這顆美麗的星球吧!!

彩繪石頭-選出一塊石頭,發揮想像力。

節能減碳-從身邊小處做起,力行「綠生活」……

3.於預定時間內完成目標,並將自己的成果,公開與同學分享。


.結語(綜合活動)

一、1.土石流可能造成的災害十分廣泛,無論你我是否曾深受其害,人人都應保有一顆警戒與愛護環境的心,讓美好的環境永續長存。

2.請學童填寫「幸福土石流(留)」學習單。



5分鐘

學童能體會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



10分鐘

能以語言、文字或圖畫等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








25分鐘

學童能關懷未來世代的生存與永續發展。



Waterman影音部落格

「最美麗的臉」

歌曲內容主要是表達地球無怨無悔的付出,身為地球寄居者的我們,又怎能忍心繼續傷害這顆寶貴的星球呢!






形成性評量

  1. 學童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2. 學童能完成學習單。

總結性評量

  1. 學生能將自己的成果,與同學分享。

參考資料

土石流防災秘訣-土石流防災資訊網

http://210.69.127.146/link-s.asp

*手卡題目參考自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土石流防災大富翁」

姓名:湘淨



親愛的小朋友:

「防治土石流可從你我做起,讓土石」。

在參與了許多與「土石流」有關的活動後,請你仔細回想學習內容,並根據提示,回答下列問題呦!

1

在所有的教學活動中,你對於哪一項活動印象最深刻,為什麼?

我對於我不怕黑暗活動印象最深刻;

因為:這是我第一次有機會親身感受到受難者的絕望與無助,吸不到空氣真的是件很可怕的事。

問題2


你覺得造成土石流災害最主要原因是什麼?為什麼?

人為的災害,因為:人類濫墾濫伐,不注重生態保育。


問題3


覺得土石流災害是可以預防的嗎?為什麼?

(可以,不可以)請圈選

因為:只要人類不再隨意開發土地,土石流的情況就可以改善不少。

問題4


將你對地球環境的愛畫出^^y









插圖來源:輔大猴部落格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