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下列各選項「 」中的字義,何者前後相同?(A)使「之」沖煙飛鳴/驅「之」別院 (B)徐噴
「以」煙/「以」叢草為林 (C)必細察「其」紋理/蹲「其」身 (D)項「為」之強/「為」之怡然稱快。
11、( )有關〈紙船印象〉一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而今早已年過而立,自然不再是涎著臉要求
母親摺紙船的年紀」可見作者母親年事已高,已無法再替作者摺紙船 (B)「這些紙船都是有感情的」為全
文的轉折句,說明紙船是母愛的象徵 (C)「這種美麗的感情要到年事稍長後才能體會出來」意思如同「樹
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D)「為子女摺出一艘艘未必漂亮但卻堅強的、禁得住風雨的船」是指
作者想要替子女留下許多財產,讓他們無後顧之憂。
12、( )「面對這次的段考,因為我的準備不夠充分,所以我現在的情況可說是『 』, 根本無法幫忙你
複習!」上述『 』中適合填入的歇後語為何?(A)泥菩薩過江 (B)姜太公釣魚 (C)劉姥姥進大觀園 (D)
八仙過海。
13、( )下列各選項的文句,何者為想像力的發揮?(A)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 (B)
又常於土牆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 (C)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
凹者為壑 (D)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14、( )下列文句皆出自〈兒時記趣〉,何者□處不可填入「於」字?(A)私擬作群鶴舞□空 (B)徐噴
□以煙 (C)果如鶴唳□雲端 (D)見二蟲鬥□草間。
15、( )下列何者屬於「味覺摹寫」?(A)有人愛吃用大竹篾子滾出來的元宵,我卻覺得口感不夠滑潤
(B)新綠的枝子頑皮的張開翅膀,托著嬌豔的花朵 (C)玉蘭樹葉上的水珠都是香的 (D)我跟著小木船
在爛泥地裡踩水,吱嗒吱嗒的響。
16、( )有關〈兒時記趣〉一文的敘述,何者錯誤?(A)「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可見
作者的視力極佳 (B)「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可知作者非常專注,樂在其中,因此脖子都僵硬了 (C)
「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可知花臺比作者還要高,所以必須這樣做 (D)「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
吞」對作者來說,這是弱肉強食的行為。
17、( )貫串〈兒時記趣〉一文的關鍵句為何?(A)物外之趣 (B)神遊其中 (C)怡然自得 (D)細
察紋理。
18、( )有關〈鬧元宵〉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A)作者小時候對元宵節有莫名的抗拒,是因為家裡
太窮都要自己製作燈籠,覺得很丟臉 (B)有些年齡較大的男孩,會上山砍竹子,製作成火把,是因為覺得
用奶粉罐做的燈籠不夠帥氣(C)作者相當讚許友人把湯圓當餃子吃時,認為這是有創意的新吃法(D)作者
一開始喜歡龍來家裡拜年,後來索性先關燈閃人,是因為舞龍舞獅太吵。
19、( )下列文句皆出自〈鬧元宵〉,何者最能呼應「曲終人散」?(A)把奶粉罐打橫了點根蠟燭,罐底
用榔頭釘子敲出一個個小孔透光,上面繫上鐵絲,撿根小竹子拎著,便是人手一個的克難燈籠 (B)我還是
堅持吃那揉搓出來的湯圓要順口得多,唯一講究的便一定得是芝麻餡料,起鍋前放些自製的桂花釀即噴香
撲鼻 (C)偌大的馬路就看著這兩尾活龍奔騰、盤旋,像似在較量,又像在共舞 (D)元宵是夜,這些曾穿
梭在街頭巷尾的活龍,全要集合在廟前火化了,因為龍不能留在人間,怕會添亂。
20、( )下列各選項的用字,何者完全正確?(A)他是游泳高手,可以在水中敝氣很久,讓人非常羨慕
(B)他長年做建築工作,不僅颳風下雨都得上工,連手腳也粗造不堪(C)他因為身材的關係,常遭受他人
仙笑,故總是鬱鬱寡歡 (D)這起殺人案件,嫌犯手段兇殘,聞者莫不驚駭莫名。
21、( )下列各選項「 」中的詞語,何者代換後意思相同?(A)在雨中「徘徊」西子湖畔――佇立 (B)
童年的許多細碎事物,「大體」如此――必定 (C)童年時光令人「眷戀」――懷念 (D)以毛毛蟲小龍的
規模約莫也成不了什麼「氣候」吧――天氣。
22、( )下列「 」中的詞性,何者為動詞?(A)使我幼時的雨天時光,「特別」顯得亮麗充實,讓人眷
戀 (B)裡頭「填塞」浸過廚房剩油的碎布頭,一點起火來菜香四溢 (C)木樨花散布著「淡淡的」幽香 (D)
摺成比別的孩子所擁有的還要漂亮的「紙船」,好讓孩子高興。
23、( )〈曹操掉下去了〉一文最主要傳達何種概念?(A)世代相傳 (B)人間處處皆美 (C)把握青春
時光,勿任意蹉跎 (D)不要泥古守舊,要與時俱進。
24、( )根據〈曹操掉下去了〉一文,何者無法看出金龍師傅的做工精細?(A)他做槓槌,要把瓷片剪
成火柴棒大小 (B) 金龍師的灰泥,過三天再拿來用,還能上色(C)他是用鐵剪,一根一根剪,剪完還要
修,光做個張飛,就要一個月 (D)那時,臺灣沒有好瓷片,村裡的人知道消息後,全都把碗盤、瓷花瓶搬
出來,任憑師傅挑挑選選。
第二頁,共四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