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朋友自香港帶來一串珠鍊送我,珍珠顆顆光澤柔和,渾圓美麗。我不禁出神地看著,這樣圓潤可愛的
珍珠難道真是由一粒粗糙的沙礫形成的嗎?當小小的蚌安詳地憩歇在海底,突然一個打擊臨到牠,一粒沙
子嵌進肉中,痛得牠昏天暗地,牠抗拒不了,排斥不了,只有強忍著撕裂一般的痛苦,撫著傷口,一點點
分泌出光滑的雲母質來層層包容這個侵入牠生命中的「苦難」。年年歲歲,漫長的忍耐,無盡的辛酸,那一
粒醜陋的沙礫已經變成美麗的珍珠。眼淚化作歡笑,痛苦的代價成就了榮耀的光彩。
在十九世紀的初葉,法國的路易斯.勃萊爾幼年時眼睛意外受傷,被一根針刺中,不幸失明,飽受黑
暗摸索的苦。他有強烈的求知欲,卻受不能閱讀之困,為了克服這點障礙,也為了造福其他和他同命運的
盲人,他一再的研究試驗,忍受無數的失敗挫折,終於在一八三四年,以針在厚紙上刺出符號,發明了盲
人專用的點字法,這是一項突破性的大貢獻。同樣是一根針,曾經使他失去光明,卻也因此帶給億萬盲人
光芒和希望,多麼奇妙的轉變!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見不幸的表面,流血的創口,受傷的心;我們只會埋怨、訴苦、哀憐不滿。不知
道通過苦難的試煉,痛苦的經歷,淚水的洗條,神會使一個無用的生命發出不朽的光輝,粗糙的沙礫變成
無價的珍寶。
22.(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見不幸的表面,流血的創口,受傷的心;我們只會埋怨、訴苦、哀憐不滿。」
這段文字可知一般人遇到挫折時的反應大多是什麼?
(A)淡然處之 (B)不辭勞怨
(C)怨天尤人 (D)喜極而泣。
23.( )「年年歲歲,漫長的忍耐,無盡的辛酸,那一粒醜陋的沙礫已經變成美麗的珍珠。」這段文字含
意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寶劍鋒從磨礫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B)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C)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D)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我曾有過一雙美麗的手。白皙柔軟,十指纖纖,許多人都羨慕、讚賞過,我也深以擁有這樣一雙手為榮。
然而,曾幾何時,十指的關節一個個在病魔的侵蝕下逐漸腫大、彎曲、僵硬,變得古怪而醜陋。望著這雙
不再美麗的手,我常不免黯然神傷!
直到我聽到一則有關手的故事。德國的大藝術家杜瑞,從小就有天份,然因家貧,無力拜師,只有去
做學徒,他和另一學徒極其友好,兩人都到巴黎去學雕塑,卻都限於環境,難展抱負。最後兩人商議,由
其中一人做工供養另一人留學進修,學成後再彼此交換。對方讓杜瑞先去,可是,幾年後當杜瑞功成名就
歸來時,卻發現朋友的一雙手因長年的粗活變得粗糙笨拙,再也無法作精細的雕塑了,杜瑞為之痛心不已。
但就在當天夜裡,他卻聽見好友這樣禱告:「主啊!感謝你,當初先去的是杜瑞。」杜瑞捧著這雙為他犧牲
的手,感動的留下淚來。他把這雙手畫了出來,這就是那幅名畫「祈禱的手」的來歷。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也曾提到,在他小時候,蔣公常常訓示他,做人不要掌心向上,向人乞憐,要隨時
不忘掌心向下,給人幫助。這兩個故事給我極深的啟示。
雖然我的手不再美麗,但我希望它多學習一點付出的功課,在別人危難時及時伸出援手;但願這也是
一雙懂得安慰的手,禱告的手。那麼,就是它的外表再醜點又有什麼關係呢?
24.( )「施比受有福。」這句話的含意與文中何者相同?
(A)做人不要掌心向上,向人乞憐,要隨時不忘掌心向下,給人幫助
(B)德國的大藝術家杜瑞,從小就有天份,然因家貧,無力拜師,只有去做學徒
(C)我也深以擁有這樣一雙手為榮
(D)它的外表再醜點又有什麼關係呢?
25.( )「對方讓杜瑞先去,可是,幾年後當杜瑞功成名就歸來時,卻發現朋友的一雙手因長年的粗活變
得粗糙笨拙,再也無法作精細的雕塑了。」文中杜瑞的朋友展現的精神是?
(A)人有失手,馬有亂蹄 (B)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C)犧牲自己,成就別人 (D)豹死留皮,人死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