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中興國中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七年級歷史科考題 7 年 班 座號: 姓名:
一、單一選擇題(1-20 題一題 3分,21-30 題一題 4分)
1.( ) 1626 年,西班牙人占領臺灣作為赴日貿易的據點
,但卻有始無終,只留少數兵力在臺灣,最後被荷
蘭人逐出臺灣。請問西班牙人為何要減少在台灣的
兵力? (A)日本推動改革開放 (B)日本實施海
禁政策 (C)日本實施鎖國政策 (D)日本與荷蘭
共同協商抵制西班牙。
2.( ) 承上題,請問西班牙在台灣的據點是在台灣的哪
一個區域? (A)南部 (B)東部 (C)北部
(D)西部。
3.( )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曾說:「臺灣真是一頭好乳牛
。」這句話表示臺灣為他們公司帶來相當大的利益
。這是因為荷蘭人積極經營輸出下列哪些臺灣的特
產?甲、蔗糖;乙、稻米;丙、鹿皮;丁、香料。
(A)甲乙丙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
丁(習作題)。
4. ( ) 承上題,請問荷蘭人來台灣後的活動據點為何?
(A)基隆 (B)台南 (C)淡水 (D)宜蘭。
5.( ) 順吉將圖一中的五張卡片分為圖二中的三類,其
分類的依據最可能是下列何者?(A) 居住區域的位
置 (B)文字發展的程度 (C) 製作器物的技術
(D)使用貨幣的類型。〔習作題,107.會考〕
圖一
圖二
6.( )附圖是鄭氏時期臺灣的建置圖,圖中顯示的地名
可反映出下列何事?(A)倭寇、海商的勢力分布
(B)軍人擁兵自重,形成割據局面 (C)荷蘭統治
的勢力範圍 (D)鄭氏父子分派軍隊駐紮屯墾之地
。
7.( ) 請問下列何者不是卑南文化的重要特徵? (A)
磨製石器(B)打製石器 (C)石棺 (D)玉器。
8.( ) 請閱讀資料並回答問題: 「近日毛利青少年來臺尋
根,從臺北到花蓮、臺東,走訪原住民部落,其中
毛利人的老祖宗和臺東卑南文化遣址最有淵源。毛
利女孩喜歡配戴玉器項鍊,男孩身上也隨身帶著玉
器,有些玉器和卑南文化遺址出土的幾乎一模一樣
。玉器是臺灣史前人類很重要的陪葬品,這次毛利
青少年訪問團小團長說,玉器在紐西蘭傳統文化中
有很特殊的意義,有的是傳家寶,有的是長輩因特
殊原因送給晚輩,他身上的玉器是長輩送的,希望
他傳承毛利文化。」請問為何遠在紐西蘭的毛利人
要到臺灣「尋根」,並走訪原住民族部落? (A)
因為毛利人屬於南島語族 (B)因為毛利人希望移
民到臺灣 (C)因為他們希望能多採購一些玉器
(D)因為毛利人需要臺灣原住民的協助。(習作題)
9.(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問題:1697 年(康熙 36
年),郁永河奉命來臺採集硫磺,他帶領工人由府
城安平沿岸北上。他觀察到此處少壯未婚的男子都
居住在一間比較大的住屋,叫做「公廨」,這是村
民們平常議事的場所。郁永河歷經艱苦後終於抵達
目的地─現今的北投地區,他僱用當地原住民,讓原
住民以獨木舟載運硫土到他的工寮換取布匹,再由
漢人工人展開提煉硫磺工作。郁永河記錄的臺灣西
南地區原住民習俗,最可能與下列哪一原住民有關
? (A) 西拉雅族 (B) 凱達格蘭族 (C)阿美
族 (D)排灣族。(習作題)
10.( )承上題,請問郁永河所僱用採集、運送硫土的原
住民,應為下列何者? (A) 西拉雅族 (B) 凱
達格蘭族 (C)阿美族 (D)排灣族。(習作題)
11.( )歷史老師請同學以長濱文化為題,進行分組討論
。以下是該組四位同學的意見,何者的看法較為正
確?源源:「長濱文化是臺灣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類
型。」玲玲:「長濱文化位於臺灣的西部,屬於南
島語族文化的一部分。」正正:「自長濱文化出土
後,迄今臺灣的石器文化遺址都是在海邊的洞穴出
土。」仁仁:「從長濱文化遺存可知,他們以採集
、漁獵為主要的維生方式。」(A)源源 (B)玲玲
(C)正正 (D)仁仁。(習作題)
12.( )秉鈞在寫臺灣史報告時,老師曾建議她參考一份
歷史文獻,名為《巴達維亞日記》。請問:這份歷
史報告的題目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荷蘭統治
時期的臺灣 (B)鄭氏時期的臺灣 (C)史前時代
的臺灣 (D)西班牙時期的臺灣。
13.( )家春在歷史課本上看到一張地圖,灰色的部分也
包含了台灣,請問灰色部分最有可能是什麼的分布
圖?(A)南島語族 (B)客家語系 (C)閩南語系
(D)佛教文化。
14.( ) 承上題,根據學者研究,該分佈圖與哪一種植物
的分布是一致的? (A)台灣欒樹 (B)構樹
(C)蒲公英 (D)樟樹。
15.( ) 臺灣的高山族群並非全住在高山地區,下列哪一
族群就是典型的海洋民族? (A)達悟族 (B)賽
夏族 (C)泰雅族 (D)邵族。
16.( )臺灣史前人類最早懂得用火熟食的可能是下列哪
一代表文化? (A)長濱文化 (B)圓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