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中興國中 七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47.08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09-23,离现在 6 3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Ύ年級第 1次段考歷史科考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ㄧ、選擇題 (每題 4)
( )1、人類歷史的發展,可以分成史前時代和歷史時代,其劃分的依據是什麼?
()農業的出現 ()陶器的製作 ()文字的發明 ()家庭的成立
( )2右圖為臺灣某一史前文化遺址的圖片根據其內容判斷此一文化
應為下列何者?
()長濱文化 ()大坌坑文化
()圓山文化 ()十三行文化
( )3鄭氏在臺期間除了拓墾活動外還透過何種方式來維持財政需求?
()對外貿易 ()課徵重稅 ()對外侵略 ()財政改革
( )4、右圖是阿全參加校外教學學習單的主題,依內容判斷,此學習單介紹的
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史前文化遺址?
()長濱文化 ()圓山文化 ()卑南文化 ()十三行文化
( )5、清朝官員郁永河在文章中提到「本朝嚴禁對外貿易,任何舢板小船都不得入海」, 指的應是當時施行何種政策?
()禁教政策 ()海禁政策 ()鎖國政策 ()屯墾政策
( )6、阿拿在雜誌上看到一段內容『巴斯達隘矮靈祭,通常每兩年舉行一次普通祭典,每十年做一次大祭,祭期大約是
在農曆十月月圓的時節舉行,根據傳統的說法,因為族人遭矮人詛咒,農作物收穫不豐,於是舉行巴斯達隘矮靈
祭典』。請問,阿拿看到的應該是下列哪一族的傳統祭典?
()泰雅族 ()賽夏族 ()阿美族 ()排灣族
( )7、探索臺灣地名的原由,可以了解當地歷史發展的概略。請問:前鎮(今高雄市前鎮區)、左營(今高雄市左營區)
新營(今臺南市新營區)等地名,與下列哪一個選項最有關係?
()國際勢力的競爭 ()對外貿易的發展 ()土地拓墾的進行 ()文教制度的推動
( )8阿建老師參加臺灣東部文化之旅聽到解說員提到「根據學者推測這些人已有群居生但是不會製作陶器,
也不懂農耕技術,主要的生活工具只有敲打方式製作的石器,以及用動物骨頭加工的角器。」據此推斷,這應是
哪一時代的先民生活?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早期 ()新石器時代晚期 ()金屬器時代
( )9、右圖是小豪老師在課堂上講解某時期臺灣歷史所畫的示意圖。由圖片內容推斷,老師
最可能是講述何時的歷史?
()11 世紀 () 13 世紀 () 15 世紀 () 17 世紀
( )10、關於課本上有關原住民族矮人的傳說,我們在學習歷史時應當如何理解才比較合理?
()臺灣目前都看不到所謂的矮人,因此關於原住民族矮人的傳說一定是假的。
()我們要尊重原住民的傳說,所以他們的傳說中有矮人,我們就相信是有。
()傳說一定不是真的,因此關於矮人的傳說無法成為歷史的任何參考資料。
()許多原住民都有矮人傳說,現在西南太平洋也有矮黑人,因此臺灣以前可能真的有矮人。
( )11荷蘭在臺灣的統治對漢人有許多的限制和壓迫激起臺灣漢人的反抗請問,帶領民眾反抗荷蘭統治,最後以
失敗收場的是下列哪一位?
()李旦 ()顏思齊 ()鄭芝龍 ()郭懷一
( )12小修姐姐說「身為桃園人應該要知道桃園的歷史」因此她在文化部的網站中找到一個平埔族「分布地以臺北
盆地為主北起基隆沿大屯火山到淡水河口南達桃園市境內」的內容介紹她也發現今天總統府前面的馬路,
也是以這個平埔族命名。請問,小修姐姐找到的平埔族應該是下列哪一族?
()西拉雅族 ()貓霧捒族 ()凱達格蘭族 ()噶瑪蘭族
( )13、以下是一段十七世紀的文獻記載:「西班牙人每年向該地的已婚原住民課徵二隻雞和三
甘當米(甘當:一種量米的容器。)的稅,原住民感到無法忍受,所以襲擊該地的西班
牙城堡,殺了三十個西班牙人。」此段記載最可能是描繪右圖中何處的情況?
() () () ()
( )14清代巡臺御史黃叔璥在其著作《番俗六考》中曾記錄臺灣中部原住民部落的一首「番歌
內容為「我遞公文,須當緊到走如飛鳥不敢失落,若有遲誤便為通事(註:官府與
番社之間的翻譯)所罰」。請問:根據上文內容,黃叔璥所記錄的應該是下列哪一種原住
民的歌謠?
()山番 ()熟番 ()野番 ()生番
【背面尚有試題】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Ύ年級第 1次段考歷史科考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
2
( )15、西元 1662 年,在臺灣發生的一份國際性合約,部份內容翻譯如下:
請問,根據條約內容判斷,這應該是與哪一個歐洲國家所簽訂的國際合約?
()葡萄牙 ()西班牙 ()荷蘭 ()英國
( )16、阿哲看到一篇新聞報導:「文化局為了行銷觀光與古蹟,陸續
推出伴手禮成功洋芋片、有孔子肖像的至聖點心麵以及成功
啤酒等,古人與古蹟結合,行銷成績相當不錯」。請問,如果
想買到新聞裡的這些東西(如右圖),根據你所學,應該要到
下列哪個城市去買?
()臺北市 ()臺中市 ()臺南市 ()高雄市
( )17、小源暑假到離島去旅行,在島上吃到當地原住民祭典剛結束後捕獲的飛魚,也參觀了
當地有名的地下石板屋,還有跟海洋關係密切的原住民拼板舟。請問,小源應該是到
了右圖中哪一個離島去旅行呢?
() () () ()
( )18承上題當地的原住民導遊介紹說「我們族的一些文化習俗和衣服裝飾與南邊菲律
賓的巴丹群島非常相似,另外一些用詞發音也跟附近琉球群島的沖繩原住民一樣」請
問:導遊所說的現象應該要如何理解才比較合理呢?
()南島民族的遷徙與擴散 ()大航海時代各方勢力的競爭
()東亞海上貿易的發展 ()漢人文化和制度的移入
19~21 題為題組
※仁哥在上課的時候講到:「西元 1894 年,清帝國與日本之間發生甲午戰爭;而在韓國的國中教科書上面則是寫『日本突
襲清軍,挑起了中日戰爭(1894;日本的戰爭紀念館網頁則是寫『日本與清國在明治
27 年(1894)開戰,這場戰爭
被稱為日清戰爭。請根據仁哥講的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 )19、仁哥在課堂上所說「西元 1894 年,發生甲午戰爭」,根據你所學到的,這應該是屬於歷史的哪一種含義?
()歷史事件 ()歷史紀錄 ()歷史研究 ()歷史解釋
( )20、有關「甲午戰爭」的時間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甲午戰爭是因為當時的皇帝年號為「甲午」而命名。 ()甲午戰爭發生的時間大約在 19 世紀末。
()甲午戰爭發生的年份西元紀年寫法為 1894 B.C. ()甲午戰爭發生在 1880 年代。
( )21、關於仁哥上課提到的「甲午戰爭」,以及韓國教科書上的「中日戰爭」,還有日本網頁提到的「日清戰爭」,請問
應該要如何理解最為合理?
()戰爭名稱不一樣就是不一樣,所以這是三場不同戰爭。
()根據發生時間和參與國家來推斷,三者指的應該是同一場戰爭。
()戰爭的名稱和內容毫無相關,在歷史上一點意義也沒有。
()老師放在一起講的就是同一場戰爭,分開講的就一定是不同的戰爭。
22~23 題為題組
※請參考右圖,並回答下列問題
( )22阿明撰寫歷史報告時蒐集了長濱文化網形文化的資料請問阿明的報告
主題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臺灣原住民族的傳說與遷徙 ()臺灣舊石器時期文化的特色
()臺灣新石器石器文化的發展 ()臺灣金屬器時期文化的演變
( )23、根據右圖,下列哪一史前文化的遺址地點遍布臺灣各地區?
()長濱文化 ()大坌坑文化 ()卑南文化 ()十三行文化
【背面尚有試題】
1 雙方應寬恕忘卻先前的一切敵對行為。
2 熱蘭遮城及其城外工事、大炮、軍備品、商品、金錢及其他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財產,須移交給國姓爺。
3 米糧麵包酒等食物及返回巴達維亞途中的所需物品得由長官指示上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船隻。
17 國姓爺和聯合東印度公司交換俘虜。
18 本約若有產生誤解或遺漏重要事項,應立即由雙方商議解決。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8 學年度第一學期年級第 1次段考歷史科考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
3
24~25 題為題組
※電玩公司出品一款遊戲—「大航海時代的臺灣」,主角威廉是由荷蘭派遣、率領船隊來到臺灣的長官。必須通過下列三道
關卡,才能夠成為臺灣的統治者。如果這款遊戲是以史實為基礎所設計的,請回答下列問題:
( )24、根據第一道關卡的要求,如果要考量與公司亞洲總部的
距離、漢人與原住民族拓墾的基礎、人員進出與貨物集
散的便利性、軍事防禦的功能等條件,威廉會選擇下列
何處來興建城堡?
()雞籠港水道入口的良好位置
()俯視淡水河口及港灣,制高點的位置
()位於噶瑪蘭附近的平原地區
()大員附近的沙洲上,可扼住出海航道
( )25、威廉要達成第二道關卡的任務,必須取得臺灣的哪些資
源作為商品?
()稻米、蔗糖、鹿皮 ()絲綢、瓷器、香料
()鹿皮、稻米、白銀 ()小米、芋頭、蔗糖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