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一人寫信,言重詞複,瑣瑣不休。友人勸之曰:「吾兄
筆墨確佳,惟有繁言贅語宜去。以後寫信,言簡而賅
可也。」其人唯唯遵命。後又致信此友曰:「前承雅
教,感佩良深,從此万不敢再用繁言,上瀆清聽。」另
於「万」字旁注之曰:「此『万』字,乃『方』字無點
之万字,是簡筆之『萬』字也。本欲恭書草頭大寫之
『萬』字,因匆匆未及大寫草頭之『萬』字,草草不
恭,尚祈恕罪。」 根據內容,友人再次看到主角寫的
信時,最有可能會用下列何者來形容他﹖
(A)觸類旁通,博學多聞
(B)恭敬有禮,擇善固執
(C)畫蛇添足,本性難移
(D)錙銖必較,吹毛求庛。
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 / 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 / 請用美
麗的顫音輕輕呼喚 /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只有長城外才有的清香 / 誰說出塞歌的調子都太悲涼 /
如果你不愛聽 / 那是因為歌中沒有你的渴望
而我們總是要一唱再唱 / 想著草原千里閃著金光 / 想著
風沙呼嘯過大漠 / 想著黃河岸啊 陰山旁 / 英雄騎馬壯 /
騎馬榮歸故鄉 (席慕蓉 〈出塞曲〉)
35.本詩抒寫的主題為何?
(A)追憶父母 (B)思念摯友
(C)讚頌英雄 (D)想念家鄉。
36.「想著草原千里閃著金光」這句詩主要在描述什麼?
(A)雨量不足使草原枯黃
(B)長城外豐富的礦產
(C)陽光照耀在草原上
(D)黃河自草原上蜿蜒而過。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
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
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 〈江城子〉)
37.本闋詞所追逝的對象,與下列何者相同?
(A)風木之思 (B)鼓盆之戚
(C)喪明之痛 (D)雁行折翼。
38.關於「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
唯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這
段詞句,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作者藉由夢境表達深沉的思念
(B)作者被夢境驚醒後,連夜趕回故鄉
(C)透過描寫梳妝的過程,表達思念之苦
(D)運用誇飾法,側重表達生死兩隔的痛苦
39.關於這闕詞的格律,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依字數分類,應屬於宋詞的小令
(B)押平聲ㄤ韻,一韻到底
(C)詞中有使用誇飾與譬喻修辭法
(D)江城子為詞牌名。
徐子曰:「仲尼亟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
也?」孟子曰:「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 後進,放
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
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
君子恥之。」 (孟子 〈離婁下・原泉混混〉)
註:1.混混:音ㄍㄨㄣˇㄍㄨㄣˇ波浪翻湧的樣子。
2.盈科:填滿凹陷之處
40.關於「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
海。」的說明,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原泉混混」近似君子之學有本有源
(B)「不舍晝夜」近似君子之自強不息
(C)「盈科而後進」近似君子之循序漸進
(D)「放乎四海」近乎君子的淡泊名利。
41.孔子亟稱於水,又曰「是之取爾」。從文中可知,孔子
乃取水何種形象?
(A)流長 (B)有本
(C)清澈 (D)不息。
42.「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
可立而待也。」是啟示我們要如何?
(A) 要厚實財富 (B) 要儲蓄水源
(C) 要培養真才實學 (D) 要順應天道人事
這段時間最令我感動的國片,應該就是阿媽的夢中情
人了。原本聽說它是以臺語片的輝煌時期為故事背景,就
覺得有趣,那是一個我沒能趕上的時代,許多的膠卷,許
多的演員,許多悲歡離合的情節。
這確實是一部悲歡離合的電影,讓我們看見了北投像
一個小型的好萊塢,夜以繼日拍攝著各種類型的電影,一
個編劇同時要寫好幾個劇本,陷入錯亂之中,而他與剛剛
冒出頭來的年輕女演員撞出火花,展開純情戀愛。這段戀
愛伴隨著臺語片的由盛轉衰,也伴隨著編劇為了拍片簽下
本票,違反票據法鋃鐺入獄的坎坷命運,然而,純情女孩
並沒有放棄守候與等待,她拚命賺錢買下一個戲院,播放
著他們參與過的臺語電影。豐沛堅持的愛情,足以和整個
時代的潮流對抗。
電影一開始,阿媽的記憶就失去了,她只記得要尋找
自己的初戀情人,卻連初戀情人是誰也弄不清。等到影片
最後才揭曉,阿媽的初戀情人,正是陪伴著她一輩子的阿
公,這個一直在眼前的老伴,是她已經忘記的。在愛情與
失憶之間,給了我一則警醒與啟示,人們總是這麼容易忘
記了身邊人,而遙想著某個並不屬於自己的美好幻影。
太多戲劇或小說,都謳歌著分離的情人,因為不能在
一起,所以,許多情節與回憶都被過度美化了,成為一種
脫離現實的,完美的存在。在意念中再完美的人,若真在
現實中日夜相處,可能都會是更大的失落與艱難。
在生活中不盡完美的另一半,陪伴我們走過人生許多
陰晴圓缺,互相扶持安慰,不離不棄,才是真正貴重的情
愛,卻總是被我們遺忘了,遺忘了相濡以沫的價值。愛戀
到後來,或許並不是情意變淡了,而是我們失憶了。
阿媽的夢中情人打動了我的正是這件事,從生命中經
過又離開的人固然值得懷念,而真正值得投入一生熱愛
的,其實是一直在我們身邊,與我們一同柴米油鹽的眼前
人。 (張曼娟《六感生活・憐取眼前人》)
43.本文的主旨為何?
(A)我們應當珍愛陪伴在身邊的人
(B)得不到的人事物,永遠值得懷念
(C)電影藝術常常美化了分離
(D)輕易到手的幸福往往忘了珍惜。
44.「愛戀到後來,或許並不是情意變淡了,而是我們失憶
了。」這句話的含義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A)「習以為常」令人遲鈍,讓我們忘了感恩與珍惜
(B)相愛容易相處難,唯有包容彼此才能走更長遠的路
(C)只有遺忘過去的記憶,才能真切感受此刻的美好
(D)忘記熱戀時的怦然感受,才能使自己不再哀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