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李夫人言及:「夫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
絕。」可知她深知什麼道理?
(A)帝王對主動投懷送抱的美人向來無招架之力
(B)欲擒故縱,適時的推拒會使帝王更加死心塌地
(C)小別勝新婚,太頻繁的會面容易使帝王失去興趣
(D)女子若年華逝去、美貌不再,帝王便會棄之不顧。
36、由本文可知,李夫人是一位什麼樣的女子?
(A)端莊賢淑,才貌兼備 (B)深謀遠慮,顧全大局
(C)小肚雞腸,惺惺作態 (D)淡泊名利,忘懷得失。
沙加汗,你寧願聽任皇權消失,卻希望使一滴愛的淚
珠永存。
歲月無情,它毫不憐憫人的心靈,它嘲笑心靈因不肯
忘卻而徒勞掙扎。
沙加汗,你用美誘惑它,使它著迷而被俘,你給無形
的死神戴上了永不凋謝的形象的王冠。
靜夜無聲,你在情人耳邊傾訴的悄悄私語已經鐫刻在
永恆沉默的白石上。
儘管帝國已然崩坍為塵埃,歷史湮沒於陰影之中,而
那白色的大理石卻依然向滿天的繁星嘆息道:「我記
得!」
「我記得!」——然而生命卻忘卻了,因為生命必須
奔赴永恆的徵召:她輕裝啟程,把一切記憶留在孤獨凄涼
的美的形象裡。 泰戈爾〈情人的眼淚〉
37、根據內容,詩人以哪一座著名的建築作為創作題材?
(A)法國的羅浮宮 (B)印度的泰姬陵
(C)希臘的帕德嫩神廟 (D)日本的東照宮。
38、承上題,關於這座建築,下列何者並未在詩中被提及?
(A)建造過程 (B)建築材料 (C)外觀特徵 (D)建造原因。
39、下列詩文所抒發的情感,何者與本詩最接近?
(A)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
(A)處話淒涼
(B)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C)聞君有他心,拉雜摧燒之。摧燒之,當風揚其灰
(D)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我是一個古怪的女孩,從小被目為天才,除了發展我
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標。… …
我三歲時能背誦唐詩。我還記得搖搖擺擺地立在一個
滿清遺老①的籐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後庭花〉」,眼看著他的淚珠滾下來。七歲時,我寫了第
一部小說,一個家庭悲劇。遇到筆劃複雜的字,我常常跑
去問廚子怎樣寫。第二部小說是關於一個失戀自殺的女
郎。我母親批評說:「如果她要自殺,她絕不會從上海乘
火車到西湖去自溺。」可是我因為西湖詩意的背景,終於
固執地保存了這一點。
我僅有的課外讀物是《西遊記》與少量的童話,但我
的思想並不為它們所束縛。八歲那年,我嘗試過一篇類似
烏托邦的小說,題名《快樂村》。快樂村人是一好戰的高
原民族,因克服苗人有功,蒙中國皇帝特許,免徵賦稅,
並予自治權。所以快樂村是一個與外界隔絕的大家庭,自
耕自織,保存著部落時代的活潑文化。
我特地將半打練習簿縫在一起,預期一本洋洋大作,
對於色彩,音符,字眼,我極為敏感。當我彈奏鋼琴
時,我想像那八個音符有不同的個性,穿戴了鮮艷的衣帽
攜手舞蹈。… …
我發現我不會削蘋果,經過艱苦的努力我才學會補襪
子。我怕上理髮店,怕見客,怕給裁縫試衣裳。許多人嘗
試過教我織絨線,可是沒有一個成功。在一間房裡住了兩
年,問我電鈴在哪兒我還茫然。… … 總而言之,在現實
的社會裡,我等於一個廢物。
生活的藝術,有一部分我不是不能領略。我懂得怎麼
看「七月巧雲」②,聽蘇格蘭兵吹 bagpipe(風笛),享受
微風中的藤椅,吃鹽水花生,欣賞雨夜的霓虹燈,從雙層
公共汽車上伸出手摘樹巔的綠葉。在沒有人與人交接的場
合,我充滿了生命的歡悅。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這種咬囓
性的小煩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
節錄自張愛玲〈天才夢〉
【注釋】
①遺老:前朝的舊臣。 ②看七月巧雲:指觀星、欣賞銀河。
40、張愛玲於文中言:「除了發展我的天才外別無生存的目
標」,意指下列何者?
(A)以「成為天才」作為人生目標
(B)對自己與生俱來的創作能力感到驕傲
(C)自己除了寫作之外,一無是處
(D)從小便懷抱熱情理想,堅定方向,不輕易動搖
41、文中長輩聽到張愛玲朗吟「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
後庭花」便潸然淚下,原因為下列何者?
(A)認為張愛玲朗吟技巧極佳,大受感動
(B)長輩聯想到大清帝國的滅亡,不禁悲從中來
(C)長輩認為後繼有人,喜極而泣
(D)張愛玲五音不全,長輩喟嘆文學作品被糟蹋
42、關於〈天才夢〉一文的內容,下列說明何者錯誤?
(A)張愛玲懂得領略部分生活中的藝術
(B)張愛玲在人與人交際的場合中,容易感到不自在
(C)張愛玲所謂「咬囓性的小煩惱」是指獨處時的孤寂
(D)「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蝨子」意謂生命是
(A 苦樂相參的。
「打算」先生有個夥伴,他的名字叫做「不去做」,
你曾經碰巧遇過他們嗎?他們是否拜訪過你?
這兩個傢伙一起住在一間叫「從未成功」的屋子裡,
我聽說「原本可以」的鬼魂經常來糾纏他們。
43、下列何者是破解「從未成功」此詛咒的最好方法?
(A)鼓勵膽怯的人,使他們變得勇氣十足
(B)不辭勞苦,用盡全力實踐自己的目標
(C)懷抱夢想,相信自己有朝一日必能突破瓶頸
(D)坦然面對生命中的不如意,放過自己。
44、關於此段文字的說明,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首段末二句以連續提問的方式引發讀者自省
(B)本文運用轉化修辭呈現人類的通病
(C)「從未成功」和「原本可以」是住在一起的夥伴
(D)人們常在蹉跎之後感到懊悔,卻又無法斬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