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 )歷史圖三呈現某事件前夕,當地的社會情況。此事件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美國獨立 (B)法
國大革命 (C)日本明治維新 (D)拉丁美洲獨立運動。【改寫 109教育會考】
(歷史圖三)
22. ( )歷史圖四呈現在 1500 年與 1913 年,歐洲國家因政治、軍事、經濟力量的轉變,所掌控的世界陸地
面積比例的變化。歐洲最可能當時傾何種態度? (A)帝國主義 (B)民族主義 (C)共產主義 (D)民
主主義。【104教育會考】
23. ( )歷史圖五是四個歐洲國家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的反應,根據表中內容判斷,何者屬於「同盟
國」陣營? (A)甲丙 (B)丙丁 (C)甲乙 (D)乙丁。【109教育會考】
24. ( )1919 年,中國以戰勝國身分出席巴黎和會,並在會中主張:「戰敗國過去使用威嚇手段或武力,
從中國獲得的領土與權利,應歸還中國。」會後中國根據前述要求,與戰敗的兩個國家另訂平等
條約。此兩個國家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德國、奧國 (B)英國、法國 (C)美國、英國
(D)日本、德國。【111教育會考補考】
25.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哪些戰勝國卻未加入國聯,也反對簽署《凡爾賽條約》? (A)日本、俄國
(B)德國、奧匈帝國 (C)美國、中國 (D)英國、法國。
26. ( )拿破崙在大部分的歐洲大陸獲得空前勝利,但某國考慮自身利益,且對法國的擴張存有強烈的戒心,
漸漸不願配合法國的政策。某國的行為惹惱了拿破崙,讓他計畫通過戰爭迫使某國投降。最後,法
國不但征戰失敗,還成為拿破崙垮臺的關鍵。某國應位於歷史圖六中何處? (A)甲 (B)乙 (C)丙
(D)丁。
27. ( )歷史圖七是某戰爭中,交戰雙方(陣營一、陣營 二)各成員國的軍隊陣亡人數圖。圖中的甲與乙 最
可能分別是哪兩國? (A)甲:美國,乙:德國 (B)甲:德國,乙:俄國 (C)甲:日本,乙:中國 (D)
甲:俄國,乙 美國。
28. ( )中國自古有「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思想,直到清末民初西風東漸後女子的地位才逐漸提升。
西方在工業革命後,自許是世界各領域的領頭羊,但其實西方女子能由家庭走出社會是因為近代哪
一場戰爭影響? (A) 美國獨立戰爭(B) 法國大革命 (C) 德法戰爭 (D) 第一次世界大戰。
29. ( )《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是法國文豪雨果(Victor Marie Hugo,西元 1802~1885 年)的知
名作品,背景涵蓋了十九世紀上半葉的的法國政治、社會與經濟狀況。在《悲慘世界》的原著小說
中,時代的跨度非常的大。其中有一幕是統治者被加冕為法蘭西帝國皇帝。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