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林園高中附設國中 九年級 112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49.33 KB
頁數
3
作者
MyHomePC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4-01-03,离现在 1 29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2 學年度 1學期 三年 3次段考 (歷史科) 試題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16.( ) 這個政權以伊斯蘭信仰為主,大約在十六世紀時透過不斷的擴張得以統治印度大部分地區商貿文化皆呈現燦
爛輝煌的風貌但十八世紀後該政權卻在中央勢力衰弱外力入侵的情況下逐漸失去影響力最終在十九世紀被
英國取代。以上描述的是哪一個政權?【習作】
(A)蒙古帝國 (B)阿拉伯帝國 (C)鄂圖曼帝國 (D)蒙兀兒帝國
下列是歐洲某一時期對宗教的看法,請閱讀後回答 18~19
17.( ) 由上述的內容來看,此種宇宙觀點最可能出現在下列哪一個時期?【習作】
(A)中古西歐 (B)羅馬帝國時期 (C)文藝復興時期 (D)啟蒙運動時期
18.( ) 依據當時對宗教的看法來分析,此種看法提出後最可能帶來何種影響?【習作】
(A)教宗的領導地位更為穩固 (B)相信上帝左右人世間福禍
(C)人民更仰賴教會理解宇宙 (D)教會對人民的影響力減弱
19.( ) 美國憲法之父麥迪遜曾說「在將三權分立的理想落實於政治實踐中我們常要求教於一位法國哲學家。」這位法
國哲學家是何人?【習作】
(A)盧梭 (B)伏爾泰 (C)狄德羅 (D)孟德斯鳩
20.( ) 自哥白尼以來便已提出太陽中心說,為何要等到伽利略才映證了哥白尼的說法?
(A)蒐集古典文獻上的資料驗證 (B)利用望遠鏡觀測天體運行
(C)尋求教會的人士支持其看法 (D)受到啟蒙思想的支持肯定
21.( ) 某人提到:「國家的主權在於人民國家權力既是人民委託所以人
民有權廢除不利於己的契約 重訂合乎全民利益的新約上文所
述的「某人」應為下列何者?
(A)洛克 (B)孟德斯鳩 (C)盧梭 (D)伏爾泰
22.( ) 15 世紀開始許多歐洲探險家出海探尋通往亞洲的新航路歷史圖
〕是 15~18 世紀部分歐洲探險家到達地區的示意圖,其標示方式
僅依照這些地區的經度位置排列,而未考慮其緯度位置。狄亞士在
1487~1488 年的探險旅程中到達某洲的最南端,若要在圖中呈現,
應標示於何處?
(A) (B) (C) (D)
23.( ) 18 世紀啟蒙運動帶動思維模式的改變與進步下列哪一國家為啟蒙運
動的思想重鎮?
(A)英國 (B)法國 (C)西班牙 (D)葡萄牙
24.( ) 歷史圖二 16~18 世紀的世界貿易關係示意圖其中甲地最有可
能是指哪一洲?
(A)亞洲 (B)非洲 (C)美洲 (D)歐洲
25.( ) 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對人類世界所造成許多重大改變,下列描述何者最為正確?
(A)各國開始競相爭奪殖民地,尋求原料與市場 (B)海外探險活動因此開始展開,海上絲路趁機推廣
(C)派遣傳教士到海外進行傳教,刺激文化交流 (D)番薯、馬鈴薯傳播至世界各地,促進人口成長
相信上帝的存在且認為上帝創造的宇宙有一套自行運作的規律上帝只是讓萬物運作的開端在創造萬物後便聽
任其自由運轉,如同一個卓越的鐘錶製造者。
二、上帝與世界並無直接的關係,並不干預人間世事,祈禱、聖禮和儀禮皆屬無用。
歷史圖一
歷史圖二
26.( ) 有一本書提到:「啟蒙運動的基礎是科學革命」,下列何項描述,對這句話的全是最為恰當?
(A)希臘、羅馬文化再發現,強調古代經典作品以人為本的價值
(B)機器逐漸取代人工生產,實施工廠制度促進物質生活的發展
(C)人類社會如同自然世界,可以依循理性尋找普遍的運作原則
(D)對東方商品的需求增加,刺激海外探險促使殖民運動的展開
27.( ) 承上題,下列哪一句話最有可能出現在那本書中,為啟蒙運動思想家所代表的言論?
(A)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人們不可被剝奪的權利,如生命、自由及財產
(B)真誠悔過的基督徒,就算不購買贖罪券,也能夠獲得全面免除罪罰的權利
(C)勞動創造世界,我們要知道個人是微弱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整體就是力量
(D)君權來自於神授,君主的權力是由上天所賦予的,是上帝在人間的代理人
請根據下文,回答 28~30 題:
日本料理「天婦羅」是將食材裹上澱粉漿之後下鍋油炸這種料理源自於天主教徒在齋戒期間將食材油炸後食用在沒
有冷凍技術的時代,因為油炸食物容易保存,所以水手於遠洋航行時也會準備油炸魚類作為糧食。葡萄牙的天主教徒最初
到日本傳貿
28.( )「天婦羅」傳入日本的時代背景,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科學革命的影響,讓水手具備遠航能力抵達亞洲 (B)日本受大唐文化的薰染,效法唐朝推動制度改革
(C)西方各國展開海外探險,建立到達東方的新航線 (D)工業革命的刺激,使歐洲國家積極發展海上貿易
29.( ) 最早藉由新航路來到日本,進行傳教與貿易的國家,應是下列哪一個國家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蘭 (D)英國
30.( ) 此來到東方新航路」的發現,應是下列何人的成就
(A)狄亞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
請根據下文,回答 31~33 題:
日本明治時代文學家夏目漱石曾在日記中寫道「在□□的街上散步時吐了口痰當我看到自己吐出一團全黑的物體時真是
吃驚幾百萬市民每天都吸著煤煙和塵埃染著他們的肺當時人們以煤作為驅動蒸汽機以及家中暖爐具的燃料,
加上西歐地區盛行風的吹拂,使空氣汙染物不斷飄向城市的下風處,形成煙霧瀰漫的景觀。燃煤帶來的空氣汙染會影響健
康,可能降低新生兒存活率,使得兒童發育遲緩。城市的居民居住區域分布也反映出貧富差距,資本家與中產階級為了尋
求較好的生活品質,紛紛遷往城市中汙染較少的區域,而較為窮困的低技術勞動階級,因受工作地點和經濟考量所限,只
能居住於汙染嚴重區域。因此,思想家恩格斯在當時就發出「只有勞動階級才會呼吸受汙染的空氣」的不帄之鳴。
31.( ) 文中日本文學家夏目漱石所描述的城市現象,應與下列何者的關係最密切?
(A)科學革命 (B)工業革命 (C)啟蒙運動 (D)海外探險
32.( ) 文中的□□是最早遭遇的此現象的城市,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城市?
(A)倫敦 (B)巴黎 (C)紐約 (D)東京
33.( ) 文中關於城市的問題叢生,因而刺激了下列哪一思想為解決這些問題應運而生?
(A)人文主義 (B)理性主義 (C)社會主義 (D)帝國主義
*十六世紀時,歐洲某一個國家積極向外征服,並在其殖民地修築了許多城堡,如〔歷史圖三〕所示。請回答 34~35 題:
34.( ) 當時這個國家也曾在歷史圖四〕中甲、乙、丙、丁
何處建立城堡?
(A) (B) (C) (D)
35.( ) 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此國家對外殖民的經營重點
(A)從印度出口大量鴉片販賣至中國
(B)強力殖民統治導致印加帝國毀滅
(C)曾佔領澳洲,作為罪犯流放之地
(D)建立東印度公司,壟斷亞洲貿易
歷史圖三
歷史圖四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2 學年度 1學期 三年級 3次段考 (歷史科) 答案
1~5
ACBAB
ADBDD
11~15
AADCA
DDDDB
21~25
CABDA
CACAB
31~35
BACCB
DADCA
41~45
BBADC
CDCBA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