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2 學年度 第1學期 三 年級 第1次段考 (公民科) 試題卷
範圍:L1~L2 班級: 姓名: 座號:
一、選擇題:(請將答案用 2B 鉛筆正確劃記在答案卡上作答)
36.( ) 選擇即是一種取捨,「捨」就是為了「取」所付出的「代價」,下列俗諺何者最符合機會成本的概念?
(A)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B)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C)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D)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習作】
37.( ) 請根據下圖爾康和曉萱聊天的內容判斷,曉萱的消費行為主要是受到哪些因素影響?
(A)產品價格和預期心理 (B)個人偏好和所得水準
(C)產品價格和個人偏好 (D)個人偏好和廣告行銷 【習作】
38.( ) 因為物價上漲,雞排店老闆的生產成本增加,因此將雞排的售價從 45 元調整為 65 元。從價格因素來看,若
消費者的所得及其他條件不變,消費者願意購買雞排的數量最有可能產生何種變化?
(A)不一定,消費者可能多買,也可能會少買
(B)不管價格有無變動,想買的數量不會改變
(C)本來 3天吃一次,可能會改成每週吃一次
(D)生產成本提高使價格變貴,應該多買一些 【習作】
39.( ) 就讀國三的阿強在放學後猶豫著要吃薯條還是蔥油餅還是紅豆餅,他考慮了很久之後根據機會成本做出了紅
豆餅的選擇。請問: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選擇紅豆餅的機會成本應該高於選擇薯條的機會成本 (B)選擇蔥油餅的機會成本應該是最低的
(C)沒有三種食物的價格是沒有辦法判斷機會成本的 (D)選擇薯條和蔥油餅的機會成本是一樣的
40.( ) 在下面哪一種情況會出現資源的「稀少性」?
(A)老師買了 27 杯飲料分給班上 27 位同學 (B)從補習班晚上 10 點下課的庭瑋沒時間寫學校功課
(C)有三塊蛋糕,只有一個小朋友想吃 (D)帶著 1000 元要去文具店買一支原子筆
※就讀大學的伊娟想要找在學校附近打工的機會,她的時間只能找一份打工。以下是她找的三份打工的時薪:
請根據上文回答 41-42 題
41.( ) 伊娟在考慮時,想到國中有教過機會成本,所以自己畫了以下表格。請問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甲是 200 元 (B)乙是 180 元 (C)丙是 200 元 (D)丙是 375 元
42.( ) 如果伊娟只考慮時薪作為她打工選擇的依據,考量機會成本,她的最佳選擇應該是哪一個工作?
(A)麵包店,機會成本最低 (B)餐廳外場,機會成本最高 (C)花店,機會成本最高 (D)餐廳外場,機會成本最低
43.( ) 智希為了要買到超值限量福袋,請假三小時,終於花了 1000 元買到價值 10000 元的福袋,她覺得非常值得。
假設智希的工作是算時薪的,一小時 200 元,要有工作才有薪水。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智希的總花費沒超過 10000 元,所以機會成本是 0
(B)智希的實際花費是 1000 元,所以機會成本就是 1000 元
(C)在計算機會成本時,除了實際花費應該還要將損失的薪資也計算在內
(D)智希所花費的機會成本應該是 12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