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老師指導同學排演「三級會議」的歷史劇,藉此幫助同學了解法國大革命的經過。請問:其中哪個角色的臺詞與史實
不符?
(A)平民:「我們僅有一票的表決權。」 (B)貴族:「我們和教士的立場相近,所以聯手否決平民的主張。」
(C)平民:「我們人數最多,擁有的票數也最多。」 (D)國王:「政府負債沉重,所以召開這次的三級會議。」
26.( )民初新文化運動期間,有人反對中國傳統思想與制度,並主張全盤西化。在此種風氣下,市面上出現《馬克思的世界
革命》一書,內容對資本主義有諸多的分析與批判。請問:這本書的的產生與下列何事關係最為密切?
(A)科學革命後產生理性的態度 (B)工業革命後產生勞工問題
(C)新航路發現後產生黑奴問題 (D)宗教改革後產生宗教戰爭。
27.( )課堂上老師要同學討論「工業革命的起源與發展」,甲生說:「最早發生在美國。」
乙生說:「首先從紡織業改革開始。」丙生說:「瓦特改良蒸汽機最早是應用在鋼鐵業。」
丁生說:「飛機的出現促成十九世紀初期的交通革命。」戊生說:「十八世紀晚期英國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棉紡織輸出
國。」上述同學,有幾位說法正確?
(A)甲、戊 (B)乙、丁 (C)丙、丁 (D)乙、戊。
28.( )在義大利統一的過程中,哪個王國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逐步統一義大利半島上的各邦國?
(A)教皇國 (B)薩丁尼亞王國 (C)兩西西里王國 (D)倫巴底王國。
29.( )「十八世紀中葉,隨著在美洲殖民地的戰爭結束,大英帝國的版圖前所未有的廣大,總負債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點。
為了應付龐大的債務,英國政府不得不增加稅收的種類,並且也將徵稅對象擴及到美洲殖民地,英國就此成為歐洲課稅
最重的國家。」請問:英國此舉的後續發展為何?
(A)發起東征以取得東方財富 (B)殖民地爆發獨立戰爭
(C)推翻國王以改行共和 (D)擊敗拿破崙以接收其帝國。
30.( )在歐洲列強控制下,亞、非兩洲許多地區遲至二十世紀中後期才脫離殖民統治,但是拉丁美洲國家卻能在十九世紀初
期獲得獨立,請問他們是趁著拿破崙占領何地的時機所展開的獨立戰爭?
(A)伊比利半島 (B)巴爾幹半島
(C)義大利半島 (D)印度半島。
31.( )普魯士為完成國家的統一,不斷的透過軍事行動,一步一步的完成目標,最後在打敗位於歷史圖二何處的國家後,成
立了德意志帝國,完成統一? (A)甲 (B)乙 (C)丙 (D)丁。
(歷史圖二)
32.( )隨著社會變遷,最後會由強者生存,並主導世界。這種主張助長了白人的優越感,成為維護帝國主義政策的說詞。請
問:這是什麼主義?
(A) 帝國主義 (B)浪漫主義 (C)寫實主義 (D)社會達爾文主義。
33.( )十八世紀以來的自由主義,在法國大革命達到了高峰,「自由、平等、博愛」已經透過拿破崙的武力征服,散布到歐
洲各地。但是在拿破崙失敗後,奧國首相梅特涅主導的保守主義反撲,開啟了往後 40 多年的保守當道時代。下列那項
敘述可以說是梅特涅的保守政策之一?
(A)頒布憲法 (B)各國恢復原有王室的統治
(C)攻打俄國 (D)恢復《人權宣言》。
34.( )(甲)國會掌握權力,發表《獨立宣言》 (乙)法國大革命的爆發,為歐洲多數國家所反對 (丙)法國改行共和政體,路易
十六遭處死 (丁)羅伯斯比實施「恐怖政治」,逮捕異議分子 (戊)拿破崙執政時期,始終維持共和政體。上列有關於法國
大革命後的敘述,何者正確?
(A) 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丙丁戊。
35.( )十八世紀中葉,何人領導美洲殖民地的軍隊與英軍作戰,並且在美國獨立後當選第一任總統?
(A)華盛頓 (B)拿破崙 (C)梅特涅 (D)羅伯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