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0 學年度 第2學期 三年級 第2次段考 (歷史科) 試題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一、單選題
16. ( )一位政治人物曾說:「蘇聯自西元 1924 年~西元 1953 年間,國家的發展有了根本變化。蘇聯從農業國家變成了工業國
家,帶動了國家軍事實力大幅提升,而這時蘇聯是由○○所領導。」上述的○○應是何人?
(A)列寧 (B)史達林 (C)希特勒 (D)墨索里尼。(習作)
17. ( )二次大戰削弱了西方列強的殖民統治勢力,動搖帝國主義的殖民體系,同時也使殖民地國家的人民經歷各式苦難,逐
漸增強民族獨立意識。因而,戰後亞、非地區的許多殖民地國家先後獲得獨立。有關這些新興國家的說明何者正確?
(A)他們多半依附美國或蘇聯 (B)獨立之後多半政治、經濟穩定 (C)他們強調反帝國、反殖民主義 (D)這些新獨立國
家即為第一世界國家。(習作)
18. ( )「他為了避免國與國的戰爭再度爆發,並希望維持戰後世界的安寧與秩序,倡議籌組國際組織,強調民族自決思想,
帶動了各地民族復興運動的發展。」上述的人物應該是何人?
(A)羅斯福 (B)威爾遜 (C)勞合喬治 (D)克里蒙梭。(習作)
19. ( )「此一組織成立的宗旨在於透過安全理事會來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並尊重各國人民的平等權利,進行國與國間的國
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經濟、社會、文化和人道主義的問題,並促進對於全人類的人權和自由的尊重。」上述應是指
哪個組織?
(A)聯合國 (B)國際聯盟 (C)華沙公約組織 (D)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習作)
20. ( ) 中國和俄國都是有名的皇帝制國家,關於他們的末代皇帝敘述何者正確?
(A)尼古拉二世在位時爆發二月革命 (B)溥儀在位時發生甲午戰爭 (C)尼古拉二世成立共產國際 (D)溥儀推動戊戌
變法。
21. ( ) 同學在討論「國際聯盟」和「聯合國」這兩個世界和平組織,下列哪一位同學對這兩個組織的了解才是「正確」的呢?
(A)小軒:「國際聯盟總部在紐約」(B)小立:「安理會中的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C)小智:「美國拒絕加入這兩個
組織」(D)小翔:「中華民國在民國 68 年退出聯合國」。
22. ( ) 日本自明治維新後國力大增,多場國際戰爭都是屢戰屢勝。關於日本在兩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何者「正確」?
(A) 第一世界大戰後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 (B)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逼迫段祺瑞簽二十一條要求 (C)兩次世界大戰都
大獲全勝 (D)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突襲美國珍珠港。
23. ( ) 哪位歷史人物曾經寫過一本書「我的奮鬥」,書中表現了他的看法:「只有阿利安人才能成為第一類的文化創造者,
而為寄生蟲的猶太人只配為第三類文化破壞者。」最後這位作者掌握權力後,大量屠殺猶太人,造成極大的遺憾?
(A)凱末爾 (B)俾斯麥 (C)玻利瓦 (D)希特勒。
24. ( ) 歷史圖一是四國分區占領柏林的範圍勢力圖。關於此圖的敘述何者「正確」?
(A)出現在一次世界大戰後 (B)甲區是蘇聯的占領區 (C)以北緯 17 度分東西柏林 (D)1945 年完成統一 。
(歷史圖一)
25. ( ) 小琪趁暑假期間至日本各地旅行,在遊歷過眾多的日本城市中,有兩個城市讓他印象深刻,這兩個城市還留有第二次
世界大戰期間遭受到原子彈轟炸過所倖存的建築物,令人怵目驚心。小琪遊歷的兩個都市為下列何者?
(A)東京、京都 (B)廣島、長崎 (C)大阪、愛媛 (D)福岡、佐賀
26. ( ) 美、英等國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協助猶太人在現今巴勒斯坦地區復國,沒想到卻造成中東政局出現變化,引發多次的
軍事武力衝突。此地區不斷爆發衝突與宗教信仰的歧異性有關。此地區主要是因哪兩種宗教引發衝突?
(A)猶太教、伊斯蘭教 (B)猶太教、基督教 (C)基督教、佛教 (D)伊斯蘭教、佛教。
27. ( ) 下列哪些國家在 20 世紀最早出現獨裁政權? (A)蘇聯 (B)德國 (C)義大利 (D)古巴。
28. ( ) 請問:蘇聯如今已成歷史名詞,創建蘇聯共產黨的列寧當時提出何種口號讓民眾追隨?
(A)自由、平等、博愛 (B)和平、土地、麵包 (C)多元、創造、美感 (D)信仰、服從、戰鬥。
29. ( ) 1985 年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上臺後展開政治、經濟改革。關於戈巴契夫的敘述,何者「錯誤」?
(A)間接造成東西德統一 (B)結束冷戰時期 (C)促成東歐共產黨政權瓦解 (D)支持以色列建國。
30. (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各國生產過剩又提高關稅,導致國際市場萎縮,形成經濟大恐慌。美國總統羅斯福採用何者
政策解決此問題?
(A)孤立主義 (B)十年建設 (C)十大建設 (D)新政。
31. ( ) 大國之間的外交,一直擁有許多見不得光的交換利益,當雙方交換利益的時候,常常犧牲一部分的小國,來換取大國
之間的利益。這種合縱連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不只發生一次。當德國企圖併吞捷克邊境的蘇臺德區時,主張此區居
住不少德國人,煽動蘇臺德區反對捷克的主權。請問:當此區的人民主張併入德國時,最可能引用下列哪個原則?
(A)民族自決 (B)姑息主義 (C)孤立主義 (D)種族優越。
32. ( ) 當希特勒併吞捷克後,便計算下一步的領土擴張計畫,可是在此之前,德國又與蘇聯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