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金沙鎮金沙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在地化防災教學模組教案設計

格式
doc
大小
60 KB
頁數
4
上傳者
Ka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2-09-26,离现在 13 2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金門縣金沙鎮金沙國中在地化防災教學模組教案設計

自然與生活科技

教學學校

金沙國中

教學年級

七年五班

設計老師

康慧萍老師

教學

單元

與「蛇」相遇~與「蛇吻」別

教學時間

101920290分鐘


教學研究



研究動機

根據師大林思民教授2012年的研究指出,金門以往有零星捕捉紀錄的緬甸蟒確定為原生種,且金門地區是我國境內唯一有蟒蛇分佈的地區。根據國外研究指出緬甸蟒在野外可長到45公尺,體型龐大。研究中提到前年金門民眾所捕獲的緬甸蟒個體研判是新生的蟒蛇,故研判緬甸蟒在金門地區有穩定的繁殖族群,對將來金門在生態保育要更加注意與宣導。

學校所處的金沙鎮也有多筆蟒蛇進入民宅而被捕獲的消息,另在金門地區偶有蟒蛇吞食家禽家畜的紀錄,有鑑於學校周邊環境的民眾或學生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與蛇相遇以及極有可能會面臨到的恐慌與困擾,以及蟒蛇雖然不是用毒來毒死獵物,但能用身軀勒斃獵物能會危害學生或是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未提早防範即將帶給金門當地生態的衝擊,配合時勢將金沙國中校園周邊地理環境以及金門兩棲爬行類生物介紹讓學生認識,讓學生能提早認識與預防。

作者平日任教的年級為七年級,七年級較偏重在生物學科上,又時常在課堂上會聽到學生告訴我他家昨天有蛇跑進來,好大一隻,爸爸還打電話叫消防隊,有時,甚至會有同學告訴我,他家的羊被吞了,蛇被他爸爸、叔叔煮來吃了,有鑑於學生在日常生活與蛇的接觸頻率頗高,實在有必要在課堂上讓學生更加認識金門的兩棲爬行動物生態,從辨識、認識、避免災害發生一直到處理災害該有的態度與方法,進而學習野生動物的保育是當務之急。

教材分析

  1. 以金沙國中校園周邊地理環境為主,配合金門兩棲爬行類生物生態的介紹讓學生認識金門常見的蛇類、兩生類。

  2. 透過本教學活動的學習,讓學生能認識金門地區的兩棲爬行動物,並能從生活中預防有毒生物的傷害,並能學習急救措施並做出緊急應變措施。

  3. 藉由校園周邊地理環境的介紹與蛇類圖片的辨識,讓學生瞭解如果真實生活中發生蛇咬事件時該如何應變及注意事項。

教學重點

  1. 認識金門常見兩棲爬行動物名稱、特徵、棲息環境、生態習性、毒性有無。

  2. 學習蛇類的辨識,並能判斷是否為有毒蛇類。

  3. 能預防蛇類咬傷及有毒生物傷害後急救方式。

  4. 能上網蒐集金門兩棲爬行動物相關資料,並能分組報告。


防災素養指標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備註


C3

C4

C8

C9

C11

C13

C15

C16


壹、準備活動

一、引起動機

(一)學生上網搜尋
1. 金門地區有關蛇類出沒的報導

2. 金門緬甸蟒的最新消息
3. 分組討論分享


貳、教學活動

(一)金門地景地貌之介紹

1. 觀看教學簡報

2. 學生分組討論

1)金門的地形景觀
2)金門的交通資訊

3)金門的醫療資源

(各地消防局、醫療院所、衛生局)


(二)金門爬行動物介紹

1. 金門的爬行動物~蛇類介紹

2. 金門有毒蛇類的種類、特徵、毒性

3. 金門的原生種「緬甸蟒」介紹

4. 緬甸蟒的食性與獵食技巧


(三)分組討論校園內外可能出現的蛇類種

1. 學生發表並分享資料

2. 學習單小測驗~蛇類隨堂考


(四)金門有毒蛇類介紹及毒蛇咬傷事件報導

1. 蛇類辨識ppt

2. 蛇類照片拼圖大賽


(五)預防「蛇吻」的方式及急救方法

1. 戶外活動的注意事項

2. 校園中與「蛇」相遇該如何面對

3. 校園中的逃生方式與路線規劃

4. 請學校護理老師指導止血法、簡易包紮正確方法

5. 刀下留蛇~蛇類生態保育



電腦、ppt

剪報、海報





電腦、ppt








電腦、ppt






電腦、ppt




影片、海報




電腦、ppt









10






10








15






15




15




20










防災素養指標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時間

備註


參:教學評量

1. 教學評量活動

紙筆

5



教學評量活動試題

1. 下列那一種生物,在2012年被判斷為金門原生種生物:

A)台灣黑熊B)金門緬甸蟒

C)八哥鳥D)戴勝

2. 下列哪一種蛇,體色為黑白條紋,具有毒性在金門有出現:

A)眼鏡蛇B)草花蛇

C)雨傘節D)盲蛇

3. 下列哪一種蛇,受到刺激時頸部會擴張成扁平狀,又被稱為「飯匙倩」,具

有毒性在金門有出現:

A)眼鏡蛇B)草花蛇

C)雨傘節D)盲蛇

4. 下列哪一種蛇,形狀、大小與蚯蚓像似,行穴居生活,吃螞蟻蛋維生,無毒:

A)眼鏡蛇B)草花蛇

C)雨傘節D)盲蛇

5.金門的眼鏡蛇與雨傘節皆為有毒蛇類,他們的毒性為:

A)神經毒B)血液毒

C)混合毒D)以上皆非

6. 若你或身邊的人不幸遭遇「蛇吻」以下何者為正確態度:

A)棄之不理B)將蛇殺死,吃下,以毒攻毒

C)自行到藥局買藥D)保持冷靜,立刻送醫

7.遇到蛇類,不論哪一種蛇,我們該有何種正確態度:

A)一律撲殺B)有毒殺死,沒毒玩弄牠

C)蛇類會吃老鼠,可穩定生態平衡,不干擾才是D)以上皆非

8. 有毒蛇類的辨識,我們可以用頭型(圓的無毒,三角形有毒)或是顏色鮮艷

與否來判斷嗎:

A)可以B)不行

9. 避免在戶外遇到蛇類,我們該有的穿著下列哪一種較好:

A)短褲、短袖、夾腳拖B)細肩帶、迷你裙、高跟鞋

C)長統靴、厚長褲、鴨舌帽D)隨便穿,高興就好

10. 蛇類都在陸地上活動,水中不會有蛇,所以在水域玩耍時,不用怕蛇吻:

A)正確,在水中不會有蛇B)錯誤,許多蛇類都是游泳高手,在水

域環境活動時,更要注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A

D

A

D

C

B

C

B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