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 )下列哪些氣體在低層大氣中的含量比例會隨著時間、地點改變? 甲.氮氣;乙.氧氣;丙.臭氧;
丁.水氣。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14. ( )有關組成地球大氣氣體的敘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氧氣能吸收大部分太陽輻射的紫外線
(B)二氧化碳和氬氣是變動氣體 (C)水氣是造成天氣變化的主要氣體 (D)氮氣是植物進行光合作
用的必要氣體。
15. ( )已知對流層內,每升高 100 公尺,大氣溫度約會下降 0.65℃。臺灣第一高峰玉山,其峰頂約為海
拔4000 公尺。若海平面的氣溫為 25℃,則玉山山頂的氣溫約為攝氏多少℃? (A)-0.35 (B)-1
(C)0.35 (D)1。
16. ( )下列哪一種方法可以促使空氣中的水氣含量達到飽和? (A)降低空氣的高度 (B)提高空氣的溫
度 (C)降低空氣的溫度 (D)減少空氣中的水氣。
17. ( )甲.空氣中水氣達到飽和;乙.一團未飽和的空氣受熱上升;丙.水氣凝結形成小水滴;丁.此團空
氣壓力大於外界環境氣壓;戊:此團空氣體積膨脹,溫度下降。關於雲的形成,甲∼戊排列依序為
何? (A)乙丁甲戊丙 (B)乙丁戊甲丙 (C)乙戊丁甲丙 (D)戊丁甲乙丙。
18. ( )有關氣壓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大氣壓力是指單位體積內空氣的總重量 (B)1 atm=1 hPa
(C)氣壓值高於 1013 百帕時稱為高氣壓 (D)空氣會由氣壓較高處往較低處流動。
19. ( )若將主要影響臺灣 5、6月天氣的鋒面稱為鋒面甲,影響 11、12 月天氣的鋒面稱為鋒面乙,則下
列敘述何者錯誤?
(A)鋒面甲和乙均會造成過境地區降雨 (B)鋒面甲和乙均會造成過境地區的氣溫大幅降低 (C)鋒
面乙的移動速度較鋒面甲快,常於一、二天之內通過臺灣地區 (D)鋒面甲、乙都是氣團的交界處,
只因氣團的強弱不同而形成不同鋒面。
20. ( )關於氣團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同一氣團中,空氣的溫度與溼度等性質在水平方向十分相
似 (B)同一氣團中,空氣的溼度和密度等性質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十分相似 (C)夏季影響臺灣地
區的氣團多發展成颱風 (D)氣團的性質不會因為經過不同的地理環境而改變。
21. ( )關於鋒面的觀念,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個性質不同的氣團混合均勻後產生鋒面 (B)冷鋒
和暖鋒的交界處會形成鋒面 (C)冷鋒為冷空氣切入暖空氣下方,使暖空氣抬升而形成 (D)暖鋒為
暖空氣切入冷空氣下方,使冷空氣抬升而形成。
22. ( )關於臺灣的氣象災害,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包含寒潮、梅雨、颱風、乾旱等氣象災害 (B)
梅雨期在 3~4月,颱風期則在 5~7月 (C)北部地區在冬季時容易發生乾旱 (D)臺灣年平均雨量
高出世界平均值許多,並非缺水國家。
23. ( )有關颱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颱風中心是颱風威力最強的區域 (B)颱風螺旋狀雲帶的
外圍風速最強 (C)當颱風中心移至陸地時,稱為颱風登陸 (D)北半球的颱風是順時鐘旋轉。
24. ( )關於氣象觀測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A)地面天氣圖是蒐集地面觀測站資料,由專業人員利用
電腦繪製而成 (B)利用探空氣球攜帶各式電子儀器,可獲得高空氣象資料 (C)以氣象雷達進行遙
測,可以得知降水的強度與區域 (D)地面天氣圖是由氣象衛星拍攝獲得,分為可見光和紅外線兩
種形式。
25. ( )天氣預報說臺北市明天降雨機率 40%的意思應為下列何者? (A)臺北市將有約 40%的面積會下
雨 (B)明天將有約40%的時間在下雨 (C)明天大約有四成的機率會下雨 (D)明天將有40%的機
會下豪大雨。
26. ( )炎炎夏日,當相對溼度高時,人體更容易感覺悶熱的原因為何? (A)人體從水氣中獲得熱量,使
體溫升高 (B)水氣多,汗水蒸發較慢,不利人體散熱 (C)水氣會加速將空氣中的熱量傳給人體
(D)水氣多使得地面容易增溫。
27. ( )在對流層內,氣溫和氣壓如何變化? (A)都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B)都隨高度增加而升高 (C)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氣壓隨高度增加而升高 (D)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氣壓隨高度增加而
降低。
28. ( )附圖為北半球某地區空氣流動方向的示意圖,圖中圓圈為等壓線,箭頭表示空氣流動方向。下列對
此地區之氣壓、天氣及中心垂直氣流的敘述,何者正確?
(A)高氣壓,天氣晴朗,氣流向下 (B)低氣壓,天氣陰雨,氣流向上 (C)低氣壓,天氣陰雨,
氣流向下 (D)高氣壓,天氣晴朗,氣流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