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能不為零 (D) 當圓球在位置
4
時,所受合力為
零。
11. ( ) 能源對我們的生活相當重要,舉凡食衣住行皆需使
用到能源,請問下列對於能源的敘述,何者錯誤?
(A) 水力、風力和太陽能屬於再生能源 (B)焦耳
利用重錘下降使水溫上升的實驗,發現能量可以互
相轉換 (C) 煤、石油、天然氣屬於非再生能源
(D) 能量互相轉換時若有產生熱能,熱能會因為散
失,而使其總能量無法維持不變。
12. ( ) 輪軸是一種槓桿的變形,若施力在輪上,可達何種
工作效果?
(A) 省時費力 (B) 省力費時
(C) 僅有旋轉效果 (D) 費力費時。
13. ( ) 生活中有許多物品都是簡單機械的應用,幫助我們
能更方便的完成事情,下列對於各種物品應用的原
理描述,何者錯誤?
(A) 易開罐拉環是槓桿的應用,可以省力
(B) 喇叭鎖是輪軸的應用,可以省力
(C) 寶特瓶蓋是螺旋的應用,可以省力
(D) 斜面搬運距離較長,無法省力。
14. ( ) 一般相信板塊厚約
100
公里左右,請問這是如何測
得的呢?
(A) 在礦坑中發現 (B) 鑽井探測
(C) 以地震波判斷 (D) 撈取海底標本。
15. ( ) 有關固體地球的分層,由外向內依序為何?
(A) 地殼、地核、地函 (B) 地核、地函、地殼
(C) 地殼、地函、地核 (D) 地函、地核、地殼。
16. ( ) 下列何者形成的主因與板塊交界帶較沒有直接關
聯?
(A) 斷層的形成 (B) 產生火山活動
(C) 海陸的交界 (D) 地震活動頻繁。
17. ( ) 有關板塊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板塊主要由熔融的岩漿所組成 (B) 板塊的
交界帶都會發現中洋脊 (C) 海岸線是板塊的界
線 (D) 板塊交界附近常發生地震。
18. ( ) 關於褶皺和斷層,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斷層發生前,必先發生褶皺 (B) 斷層是岩
層受力作用的結果,褶皺不是 (C) 褶皺多發生在
地表表層 (D) 褶皺是岩層彎曲的現象。
19. ( ) 關於地震規模與地震強度的說明,何者正確?
(A) 地震規模代表地震釋放能量的大小,地震強度
代表地震的震動程度 (B) 兩者都是代表地震的
震動程度 (C) 兩者都是代表地震釋放能量的大
小 (D) 地震強度代表地震釋放能量的大小,地震
規模代表地震的震動程度。
20. ( ) 臺灣地區的板塊運動,目前常出現哪些地質現象?
(A) 多為平緩的地形 (B) 火山活動強烈且不曾
間斷 (C) 多為水平岩層 (D) 地震頻繁。
21. ( ) 附圖是阿翰在整理野外記錄的地質資料後,根據資
料用鉛筆初步繪製,但尚未完成的地層剖面示意
圖。此外,資料上還記載著該地層同時存在斷層與
岩脈,且由斷層與岩脈的關係可知:剖面中的斷層
是在岩脈之前就已形成。若岩脈以灰色表示,斷層
以粗黑實線表示,則完成後的示意圖最接近下列何
者?
(A)
(B)
(C)
(D)
22. ( ) 在甲、乙兩地中,岩層皆未發生倒轉與變動,其中
甲地三個岩層中分別含有Ⅰ:三葉蟲化石、Ⅱ:恐
龍化石與Ⅲ:劍齒虎化石;乙地兩個岩層中分別含
有Ⅳ:恐龍化石和Ⅴ:三葉蟲化石,請問甲地中的
Ⅰ岩層,應與下列哪一岩層的地質年代相同?
(A)Ⅰ (B)Ⅲ (C)Ⅳ (D)Ⅴ。
23. ( ) 科學家可透過研究化石,來了解地球的歷史,下列
何種岩石中,較容易找到化石?
(A) 玄武岩 (B) 花岡岩 (C) 安山岩
(D) 頁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