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我國護理教育相關問題可行方案(學校權責部分)

格式
doc
大小
36 KB
頁數
3
上傳者
MOEIT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2-09-13,离现在 13 4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附件2

善我國護理教育相關問題可行方案(學校權責部分)

10174日「改善護理教育問題專案小組」委員會議決議,修正涉學校權責部分並請業務科納入補助專科學校辦理提升整體教學品質專案計畫要點指標(短程:1-2年;中程2-5年;長程:5-7年以上,學校可自行調整),相關建議可行方案,請專科學校自我檢視評估後,提出需解決之問題的短中長程改善計畫,自訂質化或量化指標。

(101.9.5修正)

壹、師資面向

一、高階師資聘(留)任及教師進修相關問題之建議

(一)學校落實遴聘助理教授級以上之專業技術教師,並鼓勵及輔導校內教師以技術報告送審升等。(中程)

(二)學校應研訂高階師資聘任及留任激勵辦法,包括:提高薪資、新進高階師資前三年提供教學研究經費、提供住宿補助等。(短程)

(三)學校宜研訂進修博士教師激勵辦法,包括:減授時數、留職留薪部分時間、提供部分時間公假等。(短程)

(四)學校應研定提升護理專業教師及學生之師生比。(中長程)

二、教師實務經驗缺乏,教學能力不足、重研究輕教學等相關問題之建議

(一)教師發展中心功能應有具體之成效指標,例如:老師教學能力成長、課程改善及學生學習成效提升宜有質量性資料佐證。(短程)

(二)學校明確訂定實務經驗之內涵,實務經驗得包括:做staff,照顧病人的經驗、老師帶實習若有親自照護病患、臨床帶教的經驗等。(短程)

(三)所有護理專業師資應有與其教授科目相關之臨床經驗,未有實務經驗者應優先選擇至教學醫院臨床進修補足之,學校並應訂有相關教師臨床進修辦法(含成效之檢核),建議如下:(短程)

1)臨床老師進修辦法宜有下列項目(但不限於下列項目):優先選擇至教學醫院,及公開分享如何在教學上應用等相關進修與檢核辦法,以提升教師實務經驗及臨床教學能力。

2)相關實務經驗補足辦法可分:

a.短期臨床進修:對近期未有相關實務經驗之教師,可善用寒暑假期間辦理。

b.長期臨床進修:對從未有相關實務經驗之教師,鼓勵其申請「技職教育再造方案—教師赴公民營研習服務」之方案B深耕服務(6個月),優先選擇至教學醫院補足,獲得紮實的實務經驗。

貳、課程與教學面向

一、五專、二技、四技畢業生基本能力不足相關問題之建議

(一)落實英文、數理的畢業門檻/檢定機制。(短程)

(二)英文、數學、邏輯等課程改革,重視護理應用,以醫護實用化教學課程設計;並加強英文、數學、邏輯補救教學。(中程)

(三)著重應用英文、數學,英文融入課程教學。(短程)

(四)開創英文、數理能力的教學策略。(短程)

二、教學未能落實護理專業核心能力之培育目標,專業證照通過率低等相關問題之建議

(一)各校可善用區域教學資源中心之資源,建構相關護理教育課程資源共享。(中程)

(二)加強證照輔導。(短程)

(三)建立護理科應屆畢業生畢業1年內護理師執照通過情形調查系統。(短程)

(四)學校強化基礎醫學教學與護理專業教學連結之機制建立與實施。(中程)

(五)建立護理專業能力畢業門檻機制並強化與落實,且能提供核心能力達成之具體質量性證據。(短程)

(六)依據學校系科辦學理念、社會/國際趨勢、國家政策及自身特色,邀請業界、學界、校友、師生(老師)等共同研擬核心能力,建立護理核心能力指標共識。包括教學內涵及評量指標。(短程)

(七)建立及推動學生學習成效導向之課程規劃及建立自我評鑑及課程評鑑機制。(中程)

(八)將核心能力之培育融入課程目標、內容、教學策略及評量方法中;強調以臨床情境教學教案與案例教學,將人本素養帶入課程,以提升學生推理、獨立思考能力,並規劃多元化教學活動。(中程)

(九)建立教師成長機制:加強護理教師以學生學習導向之課程設計、教學及評值之專業知能。培養教師具有強化教師教學策略之知能,包括個案教學法、批判性思考教學。補助教師修習課程設計與教學之教育活動。舉辦課程規劃之研習會及教學觀摩或共識會。(中程)

(十)推展多元化教學評量,如:納入OSCE之檢測以反映學生真實能力之達成。(短程)

(十一)強化通識教育以尊重人性為主題的核心價值。(短程)

三、臨床實習品質及實習場所不佳等相關問題之建議

(一)建立並推展臨床教學品質保證機制。(中程)

(二)建立課室與臨床教學之溝通機制及臨床實習檢討機制。(短程)

(三)建立實習機構夥伴關係及實習單位評值機制。(中程)

(四)落實課室教師負責臨床實習指導制度,並建立臨床指導老師與課室教師相互輪調制度。(短程)

(五)強化臨床實習與理論應用之課程與教學發展,縮短課程與實習銜接時間。(短程)

(六)改善護理技術學習設備與資源。(中程)

(七)建立臨床指導教師成長機制,加強臨床教師以個案為中心及融入專業核心素養的床邊教學能力。(短程)

(八)建立實習前與畢業前能力鑑定制度,發展融入護理核心素養的臨床實習目標及評量。(中程)

(九)制訂實習學分與時數之比例,並於畢業前安排有大、小夜之實習經驗。(短程)

四、畢業生職場適應力不良等相關問題之建議

(一)建立畢業生繼續支持與輔導系統/制度:畢業後第一年導師繼續輔導追蹤,至業界畢業生訪視,協助輔導職場適應。(長程)

(二)落實護理科畢業生流向調查。(短程)

(三)加強學校與職場對話:建立畢業生能力共識,共同發展因應策略。(短程)

(四)強化就業學程或最後一哩學程,提前安排學生職場工作體驗,可安排大小夜班實習、增加照顧病人人數,培養貼近職場的臨床工作經驗。(短程)

(五)強化通識與專業課程能培養學生職場抗壓力、溝通技巧、正向思考、壓力紓解、求救等能力的培養。(中程)

(六)培養學生對護理工作的認同與成就感。(中程)

參、設備面向

一、護理類教學硬體設備與教師辦公空間不足等相關問題之建議

(一)依學校實際需求,由現有補助計畫及學校自籌經費改善。(短程)

(二)建立與醫院之合作機制:分享醫院的技能中心及汰換設備之內在機制。(中程)

(三)建立經費分配制度:依據學生及教師人數,合理分配儀器設備經費。(短程)

(四)建立採購機制:採購項目與課程或培育學生能力之相關性。(短程)

(五)建立儀器設備管理機制:定期檢視教學設備、編列汰換順序。(短程)

二、專業圖書資料老舊等相關問題之建議

(一)可加強館際合作,互享資源,以增加相關醫護書籍更新的速度。(短程)

(二)建立及落實圖書採購及運用機制,如建立汰舊換新機制及採購優先順序等。(短程)

(三)改善應用圖書之教學設計與評量:教學與作業融入使用圖書資源圖書與資料查詢。(短程)

(四)獎勵教師編制實用臨床教材。(中程)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