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文領域第六課「山坡上的學校」教學單元教案

格式
docx
大小
17.69 KB
頁數
3
上傳者
admin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9-26,离现在 3 2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國語領域第六課山坡上的學校教學單元教案

領域/科目

國語

設計者

鄭淑玲

實施年級

一年級

總節數

1 節, 40 分鐘

單元名稱

第六課山坡上的學校

設計依據

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1-I-1養成專心聆聽的習慣,尊重對方的發言。

2-I-1以正確發音流利的說出語意完整的話。

3-I-1正確認念、拼讀及書寫注音符號。

3-I-3 運用注音符號表達想法,記錄訊息。

4-I-4養成好的書寫姿勢,並保持整潔的書寫習慣

5-I-1以適切的速率正確地朗讀文本。

核心

素養

-E-A1認識國語文的重要性,培養國語文的興趣,能運用國語文認識自我、表現自我,奠定終身學習的基礎。

-E-B1理解與運用國語文在日常生活中學習體察他人的感受,並給予適當的回應,以達成溝通及互動的目標。

-E-B3 運用多重感官感受藝文之美,體驗生活中的美感事物,並發展藝文創作與欣賞的基本素養。


學習內容

Aa-I-1聲符、韻符、介符的正確發音和寫法。

Aa-I-2聲調及其正確的標注方式。

Aa-I-3二拼音和三拼音的拼讀和書寫。

Aa-I-4結合韻的拼讀和書寫。

議題融入

學習主題

【人權教育】增強對人權的感受與評價。

【環境教育】執行綠色、簡樸與永續的生活行動。

【品德教育】養成知善、樂善與行善的品德素養。

【戶外教育】開啟學生的視野,涵養健康的身心。

實質內涵

E6豐富自身與環境的互動經驗,培養對生活環境的覺知與敏感,體驗環境處處是美。

與其他領域/

科目的連結

生活-E-A3樂於學習:對生活事物充滿好奇與喜好探究之心,體會與感受學習 的樂趣,並能主動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持續學習。

教材來源

翰林版國語首冊

教學設備/

資源

翰林版國語首冊教學CD、電子書、課本、習作、符號卡

學習目標

()能觀察學校裡的景物與活動。

()能正確認念課文。

()能正確認讀並書寫本課注音符號。

()能熟練拼音的基本方法。

()能正確使用四個聲調。

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活動內容及實施方式

時間

備註

第一節聽說教學

一、看圖說話

()翻開課本,教師引導學生觀察課本情境圖。

()教師提問:

1.兩張情境圖有什麼一樣和不一樣的地方?

(兩張圖都有風。第一張圖的風往學校的方向吹,第二張圖的風,在窗外看著小朋友上課。)

2.想一想兩張圖裡的風想說什麼話呢?

(學生自由回答。如:風想說:「我讓小草、小花跟你揮揮手。」「我想和你一起在教室裡讀書。」)

本課兩張情境圖的提問,延續第五課比較圖意的做法,先讓學生透過比較,找出主要人物,再引導學生發揮聯想,想想看主要人物間可能的對話。

討論第二題時,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圖意,以免回答過於天馬行空。

()教師指導學生串聯提問的回答,一邊指著圖片,一邊把整篇故事說出來。

二、認念課文

()教師一句一句領讀,指導學生以手指字跟讀課文。

()教師依課文提問:

1.課文裡的學校在哪裡?(課文裡的學校在山坡上。)

2.小草為什麼會笑彎腰?(因為風在說話。)

3.風說了什麼話? (風說他要和小朋友一樣背著書包到學校。)

()教師範讀課文,並請學生跟讀。




20
















20





口頭評量:能觀察課本圖片,並用完整語句回答問題













實作評量:能專心聆聽教師範讀並跟讀。

口頭評量:能依課文回答問題。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