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B)花
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逝者如斯,不捨晝夜(C)吾生也
有涯,而知也無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D)有朋自遠方
來,不亦說乎/與人善言,暖於布帛。
廖鴻基的〈三月三樣三〉和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劇情
雖多相似之處,卻是完全不同定位的寫作。〈三月三樣三〉中「海
湧伯」雖然是一位能充分掌握大海,經驗老到的漁夫,但是他
也只是被描寫成眾多討海人的「共相」,不像《老人與海》中「桑
蒂雅哥」被凸顯為英雄般求自我實現的勇者。在寫作的意義和
目的上,〈三月三樣三〉目的在反映漁民生活的艱辛和鬥志,凸
顯他們的行為、工作的意義;而《老人與海》呢?他就是一部
塑造作者心中英雄形象的勵志小說了。
改寫自彭瑞金〈翻版的《老人與海》—期待海洋文學〉
16( )這位評論者在本文中比較廖鴻基的〈三月三樣三〉和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這兩部小說。根據他的評論,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廖鴻基藉著描寫討海人海
湧伯,呼籲大眾重視漁業政策(B)海明威描寫功力較
強,作品中主角英雄形象的塑造叫廖鴻基成功(C)廖
鴻基筆下的海湧伯,是一位與眾不同的漁夫,捕魚技術
異常高超(D)海明威在作品中,藉人物在大海上的奮
鬥故事激勵讀者完成夢想
17( )「當我面臨不得不履行約定的關鍵時刻時,有人來阻
礙,失約的責任便不在自己身上,這是一件好事。」
如果有人對你說出這段話,當下的狀況大概是如何?
(A) 他沒有失約,赴約後剛好遇到妳(B)他失約了,
因為對方忘了約定(C)因為你的幫助,他成功赴約(D)
因為你不經意的阻礙,使他失約。
18( )下列何者修辭不同? (A)把厲舌鍊成好兵器的
縱橫家/〈深藍〉銀亮的頭髮有著高貴的氣質(B)
教前軍作後軍,後軍作前軍 /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C)得不為司馬懿所擒乎 / 我的舌頭還在吧(D)管束
住舌頭不「造禍」,並把它發揮在適當的場所來「造福」
/ 即便是做很平凡的工作,也是件偉大的事。
「人心不古」似乎有某種以古人為師、以古諷今的味道。
然而,〈 〉因為古人之中固然有如孔、孟、耶、佛等先
聖先賢之輩,但難道就沒有夏桀、商紂等暴虐之徒?至於古人
所居住與構建的世界,固然有香格里拉那般質樸自然的世外桃
源,但各種暴政苛制與野蠻粗暴不也處處可見?
生命教育研究
19( )根據上下文語意,下列何者最可能是〈 〉處
的文句? (A)這樣「尊古」的言論卻又不無道理
(B)這種「尊古」情懷卻很可能只是一種迷思(C)在
現代社會中「尊古」行為卻顯得落伍(D)「尊古」的行
為還是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
20( )下列何者「 」中的國字相同? (A)逐漸「
ㄕˋ」微 / 「ㄕˋ」範表演(B)「ㄘㄨㄢˋ」逃 /
「ㄘㄨㄢˋ」改(C)耳熟能「ㄒㄧㄤˊ」 / 翱
「ㄒㄧㄤˊ」天際(D)波濤洶「ㄩㄥˇ」 / 「ㄩㄥˇ」
泉以報。
二、題組:14 分〈每題 2分〉
羅一峰先生,名倫,以孝廉赴會試。僕於途中拾一金鐲。行
已五日,先生憂旅費不給,僕曰:「無慮也,向於山東某處拾一
金鐲,可質為費。」先生怒,欲親齎付還。僕叩首,且屈指曰:
「往返必誤場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僕遺失,萬一主人
拷訊,因而致死,是誰之咎?吾寧不會試,不忍令人死於非命
也。」竟尋至其家,果系婦遺面盆,而婢誤投於地者。主婦疑
婢竊取,鞭笞流血,幾次尋死。夫復疑妻有私,辱罵不休,妻
亦憤怒投繯,賴人解救。先生至,出鐲與之,舉家感激。急行
至京,試期已屆矣,倉皇投卷,竟得中試,狀元及第。
節選自羅生還鐲
21( )「主婦疑婢竊取,鞭笞流血,幾次尋死。夫復疑妻有
私,辱罵不休,妻亦憤怒投繯,賴人解救。」以上這
段敘述在文中主要寄託的意義為何? (A)遺失的
金鐲子價值連城,且世所罕見(B)主人家處理遺失金
鐲子的過程不近人情(C)遺失金鐲子一事對主人家來
說茲事體大(D)羅一峰赴試路途中經歷波折,相當辛
苦。
22( )根據本文,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僕人撿到
金鐲子時,羅一峰並不知情(B)羅一峰請僕人前去歸
還金鐲子,隨後再會合(C)僕人本想將金鐲子占為己
有,卻不慎被羅一峰發現(D)僕人及時歸還金鐲子給
失主,羅一峰卻無法趕上考試。
23( )本文主要在呈現羅一峰的什麼特質? (A)仗義
疏財,慷慨解囊(B)言而有信,一諾千金(C)兩肋
插刀,在所不惜(D)正直誠信,先人後己。
我曾經去過的一個美國國家級沼澤森林公園。時值枯水
季節,我們很幸運可以沿著小徑一直走進沼澤森林的深處,那
時候,大自然的魅力深深地震撼了我。舉目望去,一株株筆直
挺拔的參天大樹,偉偉煌煌地一直蔓延到天地的盡頭,間或幾
株不知何時被風吹倒的樹木歪在地上有的漸漸風化了,長滿了
綠苔,松鼠和一些小動物們用它做窩,嬉戲其間,別有一番風
趣。我想,如果沒有這些倒掉的殘木,沒有參差不齊一蓬一蓬
的灌木叢,只有整齊劃一的棟樑之材,這原始森林就會遜色多
了。
世界上萬事萬物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太完美就失去它
的真實性。兒童的可愛,在於他們的天真和稚氣,儘管他們常
常摔跤,需要人攙扶。青年人的優點,在於他們敢衝敢闖,在
於他們的蓬勃和朝氣,哪怕他們常常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因
為有了他們,世界才顯得生氣勃勃。
其實,人生的意義,就孕育在這艱難困苦搏鬥之中。長城
的雄偉壯麗,在於它不惜蜿蜒曲折,艱難跋涉於叢山峻嶺之中。
長江的氣勢恢宏,在於它歷盡艱辛,繞過無數激流險灘,毫不
動搖地奔騰呼嘯,滾滾向東而去。沒有荊棘叢生的雜木和小草,
就沒有長滿參天大樹的原始森林。沒有艱難困苦,就不是完整
的人生 。一輩子沒有受過挫折的人,是一個活得蒼白無味,活
得最沒意思的人。
節選自白帆完美與殘缺
24( )由上文的內容推測,作者對於「完美」的想法最有可
能是下列何者? (A)人人皆嚮往的境界(B)可遇
而不可求的東西(C)辛勤工作後的小確幸(D)人生
過程的阻力
25( )本文末段的內容,最適合用下列何者來註解? (A)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B)魚游於沸鼎之
中,燕巢於飛幕之上(C)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
又一村(D)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
2019 年8月23 日這個日期看似沒什麼,但其實當中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