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23. 魏晉南北朝時期曾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的社會現象,造成此現象的原因為何? (A)胡人政權
的建立 (B)地方向中央推舉孝廉 (C)九品官人之法的
實施 (D)漢化政策的推動。
24. 「因前朝的制度漸漸無法在動亂的社會下實行,因此
政府改變作法,將原本由地方掌握選才權的『甲』制
度,改為由中央評選等第的『乙』之法。雖然解決地
方無法選才的困境,但圍繞中央的世家大族們卻逐漸
將制度導向對世族有利的局面。」上述甲、乙應填下
何者? (A)推舉孝廉制度、郡縣制度 (B)九品官人之
法、封建制度 (C)封建制度、推舉孝廉制度 (D)推舉
孝廉制度、九品官人之法。
25. 春秋戰國時代社會經濟的變動劇烈。請問:下列何者
為此時期的特色? (A)各國貨幣統一 (B)貴族沒落與
平民崛起 (C)語言文字相同 (D)官辦學校盛行。
26. 附圖是西周時期的社會階層示意圖。
請判斷身分與階級的對照,何者符
合? (A)諸侯—甲 (B)商人—丙
(C)奴隸—乙 (D)農民—丙。
27. 西元前 221 年,秦國統一天下,朝廷
曾有應行封建制度或郡縣制度的爭論,廷尉李斯主張
推行郡縣制,認為封建制度將使國家陷入動盪紛亂,
秦始皇最後聽從李斯建議,以郡縣制治國。下列關於
封建制度與郡縣制度的敘述,何者正確? (A)封建制
度是由中央派任官員治理地方 (B)郡縣制度是由天子
分封宗室統治各地 (C)分封諸侯身分世襲可達中央集
權目的 (D)秦始皇以周王室衰亡為鑑而採行郡縣制。
28. 關於春秋時代與戰國時代特色之比較,下列敘述何者
錯誤? (A)春秋時代周王室已無力排解諸侯紛爭 (B)
戰國時代各國相互兼併的情形較春秋時代頻繁 (C)春
秋早期的霸主曾以尊重周天子為號召 (D)戰國時代各
國皆以諸侯的身分自居。
29. 「亂事結束後,境內胡人趁機起兵為亂,□□大舉南
侵,攻入洛陽,將洛陽劫掠一空,並俘虜了懷帝、王
宮貴族等,人民的生命財產大受損失。」上文中提到
的□□是指何? (A)匈奴 (B)鮮卑 (C)犬戎(D)突厥。
30. 有關「絲綢之路」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中國
輸出西方的商品主要是瓷器及茶葉 (B)敦煌是絲路必
經之地 (C)其路線為:長安→敦煌→西域→大秦 (D)
西域器物如音樂、繪畫、雜技等亦由此路線傳入中國
31. 阿中勤奮好學,飽讀詩書,欲入朝為官,施展抱負,
為民謀福。請設想阿中若是身處不同時代,下列何項
敘述可能為阿中受選拔任官的情形? (A)若阿中是戰
國時代的平民,可以出色的才幹與謀略受到國君重用
為官 (B)若阿中為漢代經學世家的成員,可透過參與
科舉取得出任官員的資格 (C)若阿中為曹魏時期的儒
家學子,可能因成績優異受地方長官薦舉任官 (D)若
阿中是唐代的世族子弟,有可能依據九品官人之法受
選出任上品官員。
32. 中國各個朝代的官方語言,一般是按照該朝代的都城
地點而定,都城在哪裡,就使用當地的語言作為官方
語言。但東晉的官員與人民採用不同語言,官員說洛
陽地區的語言,人民說當地南方民族的語言。關於這
個現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是受到北魏孝文帝
推動漢化的影響 (B)南遷的人民因應在地生活的需
求,則採用南方的語言 (C)方便統治者爭奪資源 (D)
為恢復北方經濟發展所採取的措施。
33. 有一位大臣向皇帝
進言:君王認同其
想法,遂採納其建
言。請問:日後,
這位君王採取的做
法為何? (A)提拔布衣擔任卿相 (B)獎勵軍功,厲行
法治 (C)指派地方官吏訓練學生讀寫 (D)推崇儒術,
以儒家經典教育人才。
34. 圖1與圖 2是兩個不同時期的政治體制,請問:在這
兩種不同的政治體制下,地方長官如何產生?
圖1圖2
(A)圖1由中央分封,圖 2是由地方選舉產生 (B)圖1
是天子分封,諸侯世襲;圖 2是皇帝分封,官位世襲
(C)圖1是諸侯派任下屬擔任,不得世襲;圖 2是郡守
派任下屬擔任,不得世襲 (D)圖1是天子分封,諸侯
世襲;圖 2是中央政府任命,不得世襲。
35. 永嘉之禍是中國
歷史上重要的事
件,因為朝廷的
腐敗,讓外族有
機可趁,造成國
家的敗亡。請
問:這個事件應該處於附圖中的哪個時間點? (A)甲
(B)乙 (C)丙 (D)丁。
36. 8
世紀中期,唐朝的軍隊與大食交戰於怛羅斯,結果唐
軍大敗。此役造成下列何種結果? (A)佛教東來 (B)
造紙術西傳 (C)文成公主和親 (D)皇帝獲得「天可
汗」稱號。
37. 「這些貴族並不是依靠政府法律的規定而得以藉血緣
關係世襲,也不依靠武勳維持身分,而是藉由一代又
一代取得官職而繼承了實質的世襲權力。除此之外,
他們在社會上同時擁有道德和政治的主導權,其權力
和聲望獨立於政權之外,所以即使經歷多次改稱換
代,尊貴地位仍能維持下去。」請問:「這些貴族」
的壯大與以下何者最有關係? (A)擴大科舉考試 (B)
施行九品官人之法 (C)成立中央太學體制 (D)大量招
攬平民人才。
38. 「人們認為,這個時期因為佛教的普及,讓印度醫學
得以傳到中國;加上此時由於外族在中國活動頻繁,
古希臘和伊斯蘭的醫學也相繼傳入,這些都對中國醫
學產生一定的影響。」請問這應當是在講述哪一個時
期的事?(A)秦代 (B)漢代 (C)魏晉南北朝 (D)唐代。
39. 戰國時代以來,國與國之間兼併激烈,出現幾個實力
較為強大的國家。各國都力求變法圖強,以避免國勢
衰微被他國兼併,其中尤以何人的變法最為成功,使
其國家成功統一天下?
(A)管仲 (B)商鞅 (C)孔子 (D)齊桓公。
40. 秦始皇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
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但統一前各國的
法度、文物形式不盡相同,為了方便統治,於是推行
統一文物。請問:統一的文物不包括下列何者?
(A)語言 (B)文字 (C)貨幣 (D)度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