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埔心國中 八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62.47 KB
頁數
3
作者
qaz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12-19,离现在 5 31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埔心國民中學 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歷史科試卷 二年__________ 姓名:
1. 我們對於判斷舊、新石器時代有許多標準,以下各項指
標哪一項並不能作為判別的標準?
(A)石器的製作方式 (B)食物取得方式
(C)居住的方式 (D)是否用火。
2. 山頂洞人是在北平附近的一處山洞找到的史前人類,在
考古學家所挖掘出的遺物中,發現有若干穿洞獸齒或石
頭,對此我們可以作何種推論?
(A)這是骨針,說明他們是有穿衣服
(B)這是項鍊,說明他們已有審美觀念
(C)這是動物骨骸,說明他們已畜養家畜
(D)這是石器,說明他們使用石刀。
3. 民國初年考古學者在北京郊外周口店發現一個頭蓋骨,
經檢測後認定,其應為距今約五十萬年前的原始人類─
─「北京人」。根據「北京人」的生存年代判斷,在此遺
址中最可能還發現了下列何者?
(A)用來燒製陶器的陶窯
(B)用火燒灼過的獸骨與灰燼
(C)用鹿、水牛骨頭製成的農具
(D)用打製與磨製方式製造的石器。
4. 新石器時代的三大特徵是指何?()鑽木取火()磨製
石器()使用陶器()農耕出現
(A)甲丙丁 (B)甲乙丙 (C)甲乙丁 (D)乙丙丁。
5. 考古學家將人類演變的歷程,分為漁獵、畜牧、農耕三
個階段。請問:此三者出現的順序應是如何?
(A)漁獵畜牧農耕 (B)漁獵農耕畜牧
(C)農耕畜牧漁獵 (D)畜牧漁獵農耕。
6. 李教授:「此文化首現於河南省澠池縣製作的陶器色彩
美麗,居住在半穴居房屋。」我們可推測這是哪一文化
所在地?
(A)河姆渡文化 (B)大坌坑文化
(C)仰韶文化 (D)龍山文化。
7. 《論語》中孔子稱讚堯、舜和禹之德云「大哉,堯之為
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巍巍乎舜、
禹之有天下而不與焉!」請問:孔子稱頌其德的原因為
何?
(A)堯統一各部落,舜治水有功勞
(B)堯、舜都行禪讓,傳賢不傳子
(C)舜跟禹都因治水有功而得天下
(D)堯、舜、禹都是「五帝」之一。
8. 夏、商、周謂之「三代」,其生存與活動區域各有不同,
由西向東之順序應該是什麼?
(A) (B)
(C) (D)夏。
9. 歷史學家根據「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掘位置與器物類
型判斷,認為「二里頭文化」可能和哪一個王朝有關?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黃帝。
10.周代由西周轉為東周,在經濟社會方面有何轉變?()
農業發達()工商業繁盛()平民崛起()周天子勢力
漸興
(A)甲乙丙 (B)甲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丁
11.史家研究商代甲骨文,發現甲骨文「六書俱備,六書即
象形、指事、形聲、會意、轉注、假借,指六種造字的
原則都有,我們可以作何種推論?
(A)甲骨文應是最原始的字
(B)甲骨文應已包含現今所有的字
(C)應該有比甲骨文更古老的字
(D)應該以甲骨文作為使用的文字,可以更能表達意思。
12.商朝開始用天干地支相配來記日請問如果今年(2019
)是己亥年,那麼明年(2020 )將是何年?
(A)己子年 (B)庚亥年 (C)庚子年 (D)甲子年。
13.武王伐紂後,周朝取代商朝,周武王如何對待殷商的殘
餘勢力?
(A)再度發兵,完全鏟除殷商勢力
(B)以周文化同化殷商
(C)遷移殷商勢力至塞外
(D)派人就近監視殷商舊有勢力。
14.周公東征後大行封建的目的為何?
(A)安撫管叔等人 (B)防範北方游牧民族
(C)屏障周王室 (D)開發土地,徵稅充實國庫。
15.學者錢穆曾說:「周朝□偏於倫理,□偏於政治,井田偏
於經濟,此三者融凝為一體,然後始成治道,而中國古
人稱之曰禮治。」上文中的□,依序應填入下列哪些西
周的制度?
(A)宗法、專制 (B)養士、尊王攘夷
(C)宗法、封建 (D)禪讓、郡縣。
16.小明蒐集有關井田制度的資料,下列哪一資料與史實不
符?
(A)田地分為八塊私田與一塊公田
(B)土地所有權為貴族所有
(C)農民須向貴族納稅
(D)公田收穫由八家農民均分。
17.春秋五霸中哪一位霸主以管仲為相提出「尊王攘夷」
的口號,擁立周天子,抵禦外族?
(A)齊桓公 (B)晉文公 (C)秦穆公 (D)楚莊王。
18.戰國時代,秦國任用何人變法,推行法治,獎勵軍功,
以法治取信天下,使得秦國成為當時最強大的國家?
(A)蘇秦 (B)商鞅 (C)張儀 (D)韓非。
19.歷史老師說「他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張民貴君輕、
人性本善,有『亞聖』之稱。」請問:老師講述的是何
人的事蹟?
(A)墨子 (B)韓非 (C)莊子 (D)孟子。
20.小明的歷史報告以漢武帝的施政政策為主題,下列蒐集
的資料中,何者可以採用?
(A)採用黃老治術,實行道家無為政治
(B)推行鹽、鐵、酒等自由買賣
(C)獨尊儒術,罷黜其他各家學說
(D)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2
21.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爭嗚,各種學說紛紛出現,是中
國學術思想的黃金時代。請問:各種學說中何者是站在
國君的立場,為國君服務?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22.小明喜歡研究中國古代思想,尤其偏愛墨家學說,立志
以墨子做為效法的對象。下列何者最能夠反映墨子對她
的影響?
(A)強調人性本善
(B)熱心參與各種反戰活動
(C)主張順其自然,清靜無為
(D)贊成政府用重罰來治理人民。
23.東周分為春秋與戰國春秋有
五霸戰國有七雄附圖是其
轉變過程。請問:此情勢發展
到最後是被右圖中哪一國家
所統一?
(A) (B) (C) (D)丁。
24.承上題甲國應是指哪一國?
(A) (B) (C) (D)楚。
25.秦王贏政於西元前221年統一
六國,自認功蓋三皇五帝,故
去三留皇、去五留帝,確立皇
帝制度此制直至西元後 1911
年孫中山推翻滿清時才告終
。請問:中國皇帝制總共實
施多久?
(A)不到一千年 (B)一千六百多年
(C)超過二千年 (D)將近三千年。
26.秦始皇統一各種文物制度,其實並未包含哪一項?
(A)語言 (B)錢幣 (C)車軌 (D)度量衡。
27.附圖是中國錢幣演進示意圖。請問:圖中的「?」可用
下列哪段文字資料來解釋?
(A)漢武帝推行專賣制度
(B)漢初時重新經營西域
(C)秦始皇鞏固統治的措施
(D)王莽主導進行改革運動。
28.秦始皇廢除封建制度改行郡縣郡縣的長官由朝廷調派。
這項重要行政措施的轉變,對當時的政局有何影響?
(A)造成外戚與宦官的奪權 (B)形成藩鎮割據
(C)中國自此中央集權 (D)引發民亂。
29.秦始皇的歷史地位頗為爭議,台灣稱之暴君,大陸則稱
為明君,是暴君或是明君需從他所作所為來評論。以下
所評,何者較為合理?
(A)廢封建,行郡縣,行中央集權可謂暴君
(B)統一四種文物制度,仰制文化發展可謂暴君
(C)修馳道,築長城,濫用民力,嚴刑峻法可謂暴君
(D)焚書坑儒,控制思想,以保全中央政府可謂明君
30.史書記載:「…其內部中央有一根都柱,都柱會碰撞與之
相連的八道,八道受碰撞時龍嘴會張開,銅球便掉落在
依八方位擺放的蟾蜍口中……。」上文描述的是漢代哪
一項科技成就?
(A)渾天儀 (B)造紙術 (C)地動儀 (D)神奇寶貝。
31.我們下象棋時棋盤中間可以看見「楚河漢界」四個字,
其中「楚」「漢」兩個字分別代表歷史上的哪二人?
(A)楚莊王、劉邦 (B)楚懷王、劉備
(C)王莽、劉秀 (D)項羽、劉邦。
32.資料一:他以外戚身份篡漢。
資料二:實施土地國有等改革,卻改革失敗。
綜合以上「他」是指何人?
(A)劉邦 (B)王莽
(C)劉秀 (D)贏政。
33.附圖是中國歷史上某朝代中
期以後的政治局勢,從圖中
內容判斷,圖中的「?」應
填入哪個朝代最適當?
(A)西周 (B)東周
(C)西漢 (D)東漢
34.東漢末年由於政治的敗壞,社會不安,引爆了「黃巾之
亂」,此件可謂官逼民反的事件,其結果如何?
(A)亂平後,中央集權鞏固
(B)造成地方群雄割據
(C)導致外患入侵,國家滅亡
(D)向匈奴借兵,平定亂事,財政因此匱乏。
35.漢武帝是一位雄才偉略的君主,他打破漢初以來消極無
為的施政態度,大刀闊斧的推動許多政策,並積極對外
經營尤其在對匈奴的態度上與以往有所不同請問:
漢武帝為解決匈奴問題採行下列何種方式?
(A)給予歲幣以換取和平
(B)多次出兵討伐匈奴
(C)將公主下嫁匈奴,換取兩國和平
(D)遣使匈奴,商談停戰協議。
36.附圖是漢代疆域圖
時疆域能拓展至甲區,
主要和下列哪一位歷
史人物的事蹟有關?
(A)張騫 (B)王莽
(C)曹操 (D)劉備。
37.小明想查詢有關夏朝
文化的相關資料於是
到圖書館借閱相關書
下列哪本書最符合
他的需求?
(A)《史記》 (B)《漢書》
(C)《後漢書》 (D)《三國志》。
38.東漢有一位醫生,著有《傷寒雜病論》,影響中國醫學甚
深,被譽為「醫聖」,這是指什麼人?
(A)張機 (B)華佗 (C)張衡 (D)蔡倫。
39.史書記載:「…運用巧思,試以樹皮、麻頭、敝布、魚網
等物品,予以加工製造,竟成為紙,可以寫字,編訂成
書。自此,將紙推廣採用,便利了書寫工作。」請問:
以上所述是指何人的貢獻?
(A)蔡倫 (B)華佗 (C)張機 (D)張衡。
40.小明閱讀《漢書》後,對於這段時期的歷史已有相當的
了解請問他最可能藉由本書認識下列哪個歷史人物?
(A)管仲 (B)商鞅 (C)張騫 (D)班超。
3
108-1-1 二年級歷史科解答:
01.DBBDA/CBBAA
11.CCDCC/DABDC
21.DBDAC/ACCCC
31.DBDBB/AAAAC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