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埔心國中 八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83.19 KB
頁數
2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2-06,离现在 5 26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立埔心國民中學 108學年度第一學期第次段考歷史科試卷 __________ 姓名:
1. 小昭在《中國歷史故事》看到「陳橋兵變的故事。請
問:「陳橋兵變」的典故,出自於何人篡奪政權成功?
(A)李淵 (B)楊堅 (C)朱溫 (D)趙匡胤。
2. 宋太祖開國後為了解決地方藩鎮割據的問題在立國
之初便採取此政策有效的使唐末以來藩鎮擁兵自重的
問題獲得解決。此政策為何?
(A)強幹弱枝 (B)文武並重
(C)對外建立和平關係 (D)嚴禁宦官干政。
3. 宋太祖趙匡胤建國後面對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及禁軍將
領專權等問題,採行下列何種方法解決此困境?
(A)大舉分封諸子為王,鎮守各地要塞
(B)禁止私人講學,不准士人議論政治
(C)廢丞相以集權皇帝,殺功臣以絕後患
(D)將地方將領召回京師,命文臣出守地方。
4. 有關宋與遼締定的「澶淵之盟」,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宋喪失燕雲十六州,北邊國防門戶大開
(B)造成北宋地方藩鎮擁兵自重
(C)宋遼之間維持長達一百多年的和平
(D)北宋採和親政策討好遼國。
5. 北宋蘇軾《教戰守策》有云:「今國家所以奉西、北二
虜者,歲以百萬計。」此處所謂的「二虜」,是指北宋
前期的哪兩個外患?
(A)西夏 (B)遼、金 (C)蒙古 (D)西
6. 從圖一演變成圖二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A)永嘉之禍 (B)黃巢之亂 (C)靖康之禍 (D)靖難之變
7. 直樹參加一場演講會演講的內容以王安石商鞅等人
的事蹟為主由此推斷這次演講的主題最可能是下列
哪一項?
(A)中國文學的傳承與發揚(B)科技發展與文明的變遷
(C)中國與西方的文化交流(D)歷史洪流下的革新變法。
8. 家佳參加學校的宋詞朗讀比賽,她抽籤抽到的題目如
下:「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
嘯,壯懷激烈……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
奴血……。」這首詞的作者應為何人?
(A)岳飛 (B)王安石 (C)寇準 (D)秦檜。
9. ()蒙古()契丹()匈奴()女真中國邊族中曾入
主中原且統一中國的有哪些?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10. 忽必烈統一中國後分人民為四等級屬於北宋外患之
一的西夏人應屬於哪一階級?
(A)蒙古人 (B)色目人 (C)漢人 (D)南人。
11. 學校舉辦歷史海報比
賽,家佳的作品如附
圖,圖中的這位人物
應該為何?
(A)朱元璋
(B)鐵木真
(C)完顏阿骨打
(D)忽必烈。
12. 《宋史》記載,北宋人口在滅亡前增加數倍,促使人
口長期增加的原因之一是有充足的糧常供給人民才不
至於餓死。請問:當時引進哪一種重要的作物?
(A)玉米 (B)番薯 (C)馬鈴薯 (D)早熟稻。
13. 日本友人到臺北,大多喜歡到「士林夜市」嘗美味的
臺灣小吃在中國歷史上夜市的興起與下列何者最有
關係?
(A)市舶司的設立 (B)紙幣的出現
(C)坊市制度的廢除 (D)科技的進步。
14. 宋、元設「市舶司」來管理海上貿易,海關的稅收也是
政府的重要收入請問元在那些地方設有市舶司?
(A)廣州 (B)上海 (C)廈門 (D)福州。
15. 宋真宗時,這種紙幣在四川流行,經地方政府許可,
富商發行並由政府給予保護這種紙幣有一定的發行
額和準備金一定的流通時限和地區並且有一定的兌
換方式。這種紙幣應是下列何者?
(A)會子 (B)交子 (C)寶鈔 (D)飛錢。
16. 中國在宋代開始出現紙幣但到了明代卻以銀兩作為主
要貨幣,代表紙幣遭到濫發。請問:如果紙幣濫發會有
何後果?
(A)通貨膨脹 (B)貨幣升值
(C)物價下跌 (D)耗盡紙張。
17. 「上海世博會的中國館有個不能錯過的鎮館之寶
是會動的『清明上河圖』,經過特殊多媒體的技術,
這幅名畫復活觀眾可以看到立體版的畫作畫中的人
不但會走動河水波光粼粼仿佛置身北宋年間的城市
當中。」請問:這個畫中的城市應該是下列何者?
(A)大都 (B)汴京 (C)臨安 (D)泉州。
18. 現今,部分華人仍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價
值觀,不認同自己的小孩從事技藝方面的學習或工作。
上述觀念最早在何時出現?
(A)漢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9. 宋朝的理學融合了中國重要的主流思想影響中國人非
常深遠。請問:宋代理學融合了哪些思想?
(A)儒家、墨家、法家 (B)儒家、道家、法家
(C)佛家、儒家、墨家 (D)佛家、道家、儒家。
20. 如果你是元朝的讀書人,想要考取科舉,進而入仕為
官,哪一本書是不可不讀的參考書?
(A)史記 (B)夢溪筆談 (C)資治通鑑 (D)四書集注
21. 「詞是一種文體,興於唐,盛於宋,由古之樂府演變而
來,其後又遞變而為曲。句法多長短不一,且須遵守一
定的格律限制亦稱為『長短句』『詩餘』。請問:
下列何人是著名的宋詞名家?
(A)李白 (B)蘇軾 (C)司馬光 (D)關漢卿。
22. 裕民看到電視上正在播映著名的元曲《竇娥冤內容
在講述一名寡婦遭人陷害後來沉冤得雪的故事十分
大快人心。這部著名的元曲之作者是何人?
(A)李白 (B)蘇軾 (C)李清照 (D)關漢卿。
23. 北宋時期,史學名著《資治通鑑》編纂完成。關於下列
對《資治通鑑》的敘述,何者正確?
(A)它是一部紀傳體通史
(B)它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
(C)它是以人物為編纂的主軸
(D)《資治通鑑》的主編是北宋的蘇軾。
24. 北宋某本著作記載當時重要的科技成就如指南針
字印刷術、煉銅、石油等,其中「石油」一詞首度在中
國提出,至今仍在使用。請問:此書應為下列何者?
(A)《傷寒雜病論》 (B)《資治通鑑》
(C)《四書集注》 (D)《夢溪筆談》。
25. 畢昇是宋朝的科學家與發明家請問他著名的發明是
下列何者?
(A)改良造紙術 (B)發明火藥
(C)活字版印刷術 (D)水浮法指南針。
26. 其人統一蒙古各部族,建立蒙古國,各部尊稱他為「成
吉思汗」。他和繼位者發動三次西征,建立四大汗國,
同時亡夏滅金,發展出涵蓋歐、亞兩大洲的龐大帝國。
文中的他是指何人?
(A)鐵木真 (B)完顏阿骨打 (C)元昊 (D)忽必烈。
27. 蒙古帝國的三次西征將那些中國的發明與技術傳入西
方?()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乙丁。
28. 中國歷代君王都希望能強化君權皇帝制度在經過千餘
年的演變,終於到哪一位君王手中時,廢除宰相,建立
起完全獨裁的統治權力?
(A)唐太宗李世民 (B)宋太祖趙匡胤
(C)元世祖忽必烈 (D)明太祖朱元璋。
29. 大仁論及某位歷史人物時說道「他在歷史上有兩種截
然不同的形象,對百姓來說他是個親民、愛民的好皇
帝,不但致力於懲處貪官汙吏,還減輕人民的賦稅;
對官員來說,他卻是位嚴厲的君主,不但任意誅殺功
臣,而且還設立錦衣衛監視臣子的一言一行大仁所
談論的應該是下列哪位君主的事蹟?
(A)宋太祖 (B)元世祖 (C)明太祖 (D)明成祖。
30. 明初「靖難之變」,這是一場什麼性質的衝突?
(A)將領叛變 (B)宗室之亂
(C)外族侵擾 (D)外戚奪權。
31. 鄭和七次下「西洋」的事蹟,曾被寫為1421中國發
現世界》一書。就你對明代歷史的了解,下列對鄭和與
其事蹟的敘述,何者正確?
(A)鄭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橫越整個太平洋
(B)鄭和的船隊最遠曾抵達今日的非洲東岸一帶
(C)指派鄭和下西洋的明朝帝王是明太祖朱元璋
(D)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尋求盟邦對抗北方的蒙古人
32. 一位官員提到「新法將人民應該服的勞役併入應繳納
的賦稅當中並採取按畝徵銀的方式使白銀成為繳稅
的重要貨幣官員所提到的「新法」指的是下列何項?
(A)鹽、鐵、酒專賣制度 (B)種族制度
(C)井田制度 (D)一條鞭法。
33. 中國歷史上由於宦官負責服侍皇帝故較能接近權力
核心一旦皇帝能力較弱時宦官就容易有把持朝政的
機會請問下列哪一個朝代較沒有宦官亂政的問題?
(A)東漢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4. 明代晚期,某位大宦官弄權,大力打擊反對他的東林
黨,以禁錮或殺害的方式對付反對者。請問這位大宦
官是下列何者?
(A)鄭和 (B)張居正 (C)魏忠賢 (D)顧憲成。
35. 清朝為女真人所建這與中國歷史上哪一個朝代的創建
者為同一族群?
(A) (B) (C)西夏 (D)元。
36. 他『怒髮衝冠為紅顏』,因為愛妾陳圓圓被流寇俘虜,
決定引清兵入關將中國的江山拱手讓與清朝也因此
留下了罵名。上述應該是對哪位歷史人物的評價?
(A)李自成 (B)張獻忠 (C)吳三桂 (D)張居正。
37. 明朝中期以後,日漸衰敗,就外患而言,下列何者並非
明朝的外來壓力?
(A)蒙古 (B)女真 (C)倭寇 (D)契丹。
38. 清康熙在位穩定了清朝的統治下列哪一件事並非
其任內完成?
(A)領清兵入關 (B)清滅南明
(C)平定三藩之亂 (D)攻克臺灣。
39. 明中葉以後,中國境內的貨幣開始以白銀及銅錢為主,
造成中國貨幣制度改變的主要原因為何?
(A)商幫會館的出現(B)中國專業區域分工體制的形成
(C)中國實施海禁政策(D)美洲白銀的大量流入。
40. 「中國各地專業分工體系形成各地都有其專門生產的
商品如江西的景德鎮則生產瓷器這些商品都藉由海
外貿易被帶往國外銷售上述應該是何時期的現象?
(A)唐朝 (B)明朝 (C)元朝 (D)宋朝。
41. 寶哥喜歡到處旅遊並且
拍攝各地的建築與風
景,記錄旅遊點滴。他
曾拍攝一張照片如附
圖,此建築上寫著「山
陝會館」,請問:這建
築與何者有關?
(A)科舉制度的出現 (B)耶穌會教士東來
(C)佛教的普及 (D)商幫的形成。
42. 明朝中期與清朝初期中國政府都曾實施海禁政策
分別是用來防範哪些對象?
(A)流寇,女真人 (B)蒙古,契丹人
(C)流寇,耶穌會士 (D)倭寇,鄭氏政權。
43. 玉米和番薯都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而且容易種植
人口快速增加稻米產量不足以供應的時期這兩種作
物的引進,可以幫忙舒緩糧食不足問題。請問這些作
物最早在何時引入中國?
(A)唐朝 (B)元朝 (C)宋朝 (D)明朝。
44. 清朝人阿軒在寫科舉考試的題目時先用兩句話道出題
目的要旨再承續先前破題的意義加以說明然後模仿
古人的用語進行議論請問阿軒使用的文體稱為何?
(A)長短句 (B)八股文 (C)七言律詩 (D)白話文。
45. 在埔心鄉埔心村武英北路上有一座前清武舉人黃耀南
故居掛放著「武魁」匾額大刀石鎖等黃舉人物,
甚具歷史價值。請問:黃耀南是通過哪一關的科考,
得「舉人」的名號?
(A)童試 (B)鄉試 (C)會試 (D)殿試。
46. 「諸葛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劉備曾三顧茅廬聘請
他擔任軍師一職其著名的事蹟如『孔明借東風』『空
城計』等都是家喻戶曉的故事。」上文應該是針對下列
何書的介紹?
(A)《紅樓夢》 (B)《水滸傳》
(C)《西遊記》 (D)《三國演義》。
47. 明朝某學者閱讀了近兩千種著作蒐集大量可供製藥的
動植物標本和圖畫目的就是為了編寫一本詳述藥物產
地、療效的巨著。請問:此學者欲完成的書籍為何?
(A)《本草綱目》 (B)《夢溪筆談》
(C)《天工開物》 (D)《傷寒雜病論》。
48. 明朝中葉以後歐洲各國因新航路的發現以及航海術的
進步紛紛東來當時最早航抵中國的葡萄牙人領有下
列何地做為發展東方貿易的據點?
(A)臺灣 (B)香港 (C)澳門 (D)菲律賓。
49. 明末清初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段高峰期當時傳教士傳
入了西方的火炮和曆法等技術,扮演了交流媒介。請
問:其中以何者的影響力最巨?
(A)馬偕 (B)馬雅各 (C)利瑪竇 (D)徐光啟。
50. 英國史學家湯恩比說:「一個文化體想要成長就必須
外界有持續不斷大小適合的挑戰這個文化體就會因
應挑戰而產生回應在不斷地挑戰與回應的過程中
化體便會逐漸成長 」明末清初來華的傳教士即扮演著
挑戰的角色促使中國逐漸成長直到哪一位皇帝即位
後的禁教,才斷絕了整個系統?
(A)世祖順治 (B)聖祖康熙
(C)世宗雍正 (D)高宗乾隆。
祝各位同學考試順利,新年快樂!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