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埔心國中 八年級 108 下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323.37 KB
頁數
3
作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1-19,离现在 4 34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埔心國中 108 學年度第 2學期第三次段考歷史科試 二年____________ 姓名:
1. 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啓始與結束各因何事?
(A)聯俄容共、北伐完成 (B)謺師北伐、聯俄容共
(C)聯俄容共、清黨 (D)清黨、北伐完成。
2. 八年抗戰期間,蔣中正對日作戰的策略是「以空間換取
時間,靜待時變」,許多人不以為然,但歷史證明他的
判斷正確請問抗戰後期因下列哪一國家對日宣戰,
中華民國因而能與盟國並肩作戰?
(A) (B) (C) (D)美。
3. 《中華民國憲法》的制定象徵我國由訓政階段進入憲政
體制。請問:《中華民國憲法》制定於何時?
(A)北伐完成統一 (B)十年建設期間
(C)八年抗戰時期 (D)國共內戰時期。
4. 國共內戰期間,國民政府一開始雖然在軍事上居於優
勢,但卻漸失人心,此與下列哪一項因素無關?
(A)官員貪汙腐化
(B)通貨膨脹嚴重
(C)長期戰爭,人心厭戰
(D)退出聯合國,國際地位低落。
5. 民初某人主張「以文藝教育攻愚,以生計教育治窮,
衛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連環並進的
農村改造方案,並估為推動平民教育的基礎。上述某人
應是指誰?
(A)陳獨秀 (B)晏陽初 (C)胡適 (D)魯迅。
6. 國共內戰後,大陸淪陷,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成立,
緊接著展開一連串的政治運動與措以鞏固政權。請問:
下列何者不是中共建國初期所推行的政策?
(A)實施土地改革政策 (B)准許民間企業經營
(C)控制知識分子思想 (D)號召人民抗美援朝。
7. 一本歷史小說部分內容敘述如圖,請問:圖中的「目前
政策」所指為下列何者?
(A)聯俄容共 (B)漢賊不兩立
(C)攘外必先安內 (D)以空間換取時間。
8. 一本歷史書籍中提到一個人物,中國共產黨認為他是
「千古功臣」;胡適則認為他是「國家民族之罪人」。
請問:此人是誰?
(A)張學良 (B)汪精衛 (C)毛澤東 (D)蔣中正。
9. 1936 年軍事委員長視察剿匪進度剿匪副總司令發動一
場軍事政變,監禁與脅迫委員長必須答應「停止內戰、
一致對外」的訴求,最終使國民政府被迫放棄剿匪政
策。上述應是哪一歷史事件?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一二八事變 (D)濟南慘案。
10. 中共擅長在各時期提出其發展的宣傳口號,以加深印
象。下列何者出現的時代背景不同於其他三者?
(A)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B)超英趕美大躍進
(C)語錄不離手,萬歲不離口
(D)破四舊、立四新。
11. 1842 ,中國鴉片戰爭戰敗,中英簽訂《南京條約》
從此開啟中國不平等條約的序幕。請問:中國在下列哪
一事件後,得以解除百年來不平等條約的束縛?
(A)日本投降,中國八年抗戰獲得勝利
(B)抗戰後期與美英等國簽訂平等新約
(C)國共內戰失利,國民政府遷往臺灣
(D)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立邦交後。
12. 「只剩下東北,中國就可以恢復統一的局面了。但是這
個國家又製造了一些亂七八糟的事件來阻撓北伐統
一。」請問:上述的「這個國家」最有可能為何?
(A)蘇聯 (B)美國 (C)日本 (D)英國。
13. 中國歷史上,「黃金十年」雖有許多建設,但亦有內憂
外患。請問:該時期的「內憂」與「外患」各是何者?
(A)軍閥、英國 (B)中共、日本
(C)軍閥、日本 (D)中共、蘇聯。
14. 十年建設提升了中國的實力及信心奠下日後抗戰的基
礎。請問:下列何者不是十年建設的內容?
(A)收回關稅自主權 (B)發展交通運輸
(C)以銀兩取代銀元 (D)推動平民教育。
15. 孫中山先生在其著作《建國大綱》中,主張國家的政治
建設,應依序分為哪三個時期?
(A)訓政憲政軍政 (B)軍政訓政憲政
(C)憲政軍政訓政 (D)軍政憲政訓政。
16. 民國 20 年爆發某事後,中國損失慘重(如表),日本則
迅速將東北殖民化,為「滿洲國」作鋪路。請問:上文
中的「某事」為何?
(A)九一八事變 (B)西安事變
(C)一二八事變 (D)濟南慘案。
17. 明治維新後,日本展開一連串對中國發動的侵略。下列
與日本侵華有關的事件,依事件發生先後順序排列為
何?()五三慘案()一二八事變()七七事變()
九一八事變
(A)甲丁乙丙 (B)丁乙甲丙
(C)乙丁丙甲 (D)丁乙丙甲。
18. 中華民國建立歷經許多階段,其中包括()軍閥割據
()北伐()十年建設()八年抗戰()國共內戰
問:其出現的順序為何?
(A)甲乙丙丁戊 (B)乙甲丙丁戊
(C)甲乙丁丙戊 (D)乙甲丁丙戊。
19.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1949 10 1日建國,該日為國慶日
(B)鄧小平擔任領導人,宣布建國
(C)容納各黨個派共參國政
(D)外交上向美國「一邊倒」。
20. 根據文中的敘述判斷這位中共領導者應為下列何者?
(A)毛澤東 (B)鄧小平 (C)江澤民 (D)胡錦濤。
21. 民國 17 日本出兵濟不少民眾及外交人員被殺,
國民革命軍亦遭繳械。請問:日本此舉動之目的為何?
(A)為防止中國統一、出兵阻撓北伐
(B)為破壞「黃金十年」的建設成果
(C)發動攻擊,正式對中國宣戰
(D)欲脅迫中國承認巴黎和約內容。
22. 若有導演想拍攝與文化大革命有關的電影下列哪一種
場景應不會出現?
(A)青少年學生組成紅衛兵
(B)孩童們在課堂上讀誦《毛語錄》
(C)紅衛兵推倒佛寺中的佛像
(D)孔廟中舉行莊嚴的祭孔大典。
損失土地 1/10大豆產量 7/10森林 1/3鐵礦 1/3
鐵路 2/5
日本入侵東北後,進駐了「關東軍」。當時被派駐西
北剿共的張學良面對故鄉受日本荼毒的痛苦向蔣委
員長報告得到「目前政策」仍然先以西北用兵為主
歌頌偉大的領導:
他倡議興辦經濟特區,開放 14 個沿海城市,開發上
海浦東新區推動中國全面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現今的中國有著不可抹滅的功勞。
2
23.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某國進軍中國東北,將自日本接
收的武器、裝備、兵工廠轉交給共產黨人。請問:上文
中「某國」指的是哪一個國家?
(A)蘇聯 (B)美國 (C)英國 (D)德國。
24. 阿花在日本原爆點參訪,見証二次大戰,導遊說這是全
球第一個遭受原子彈攻擊之處。請問:阿花是在何處?
(A)廣島 (B)長崎 (C)原宿 (D)熊本。
25. 下表是民國 26~36 年這十年間中國的貨幣購買力比較
表,請問:當時經濟發展發生什麼問題?
年分(民國)
26
27
23
32
34
35
100 元法幣
可買的物品
2
1
1
1
1
1
雞蛋
(A)民生需求逐漸減少 (B)國民生產力大幅降低
(C)連年災荒影響生產力 (D)通貨膨脹日趨嚴重。
26. 毛澤東所題的詩,如圖,請問:造成詩中提到「紅軍」
進行「遠征」的原因為何?
(A)珍珠港事變 (B)西安事變
(C)西安事變 (D)國民政府發動圍剿。
27.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中國對日抗戰進入與盟國並肩
作戰的時期,而下列事件何者犧牲中國權益?
(A)簽訂平等新約 (B)舉行開羅會議
(C)訂立雅爾達密約 (D)日本無條件投降。
28. 靜怡在書中看到一段話:「民國
20
年,日軍自行炸毀瀋
陽附近的一段鐵路,然後藉口是中國軍隊所為,立即發
兵進占東北。由此可知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野心。」以上
的內容,敘述的應該是下列哪一事件的發生經過?
(A)濟南慘案 (B)盧溝橋事變
(C)九一八事變 (D)滿洲國成立。
29. 小慧回憶起她年輕時所參與的學生運動:「那一年是西
1989
,我與北京的一群大學
生聚集在廣場,向政府提出我們
希望政治改革的訴求。但是,後
來政府卻動用軍隊鎮壓了這場學
生運動文中的敘述,
小慧提到的事件,發生在附圖中
哪個地區?
(A) (B) (C) (D)丁。
30. 小寧對民國
6
年至
17
年的政治情勢,做了一些整理。
下列哪一個選項,是他最有可能的結論?
(A)袁氏稱帝,民主夢碎 (B)軍閥割據,列強干政
(C)黎段爭執,溥儀復辟 (D)實施訓政,十年建設。
31. 在某本以近現代中國為背景的小說中寫到︰「最近,
家開始實施新政策,由政府指定中央、交通、中國這幾
家銀行發行法幣。我想,此政策若真能好好實行,改善
過去幣制混亂的情況,買賣交易就比較好做了。」這段
話所呈現的最可能是中國處於下列何種局勢下情況?
(A)戊戍變法期間,朝廷推動經濟改革
(B)八國聯軍結束,朝廷陸續推行新政
(C)北伐統一完成,政府致力建設發展
(D)八年抗戰後期,政府籌措資金抗日。
32. 民國
90
年,張學良以
101
歲的高齡去世。當時小雯打
算以「張學良與北伐期間的中國政局」為題目,撰寫報
告。請問:這篇報告裡所提到的張學良會與下列哪一項
史事最有關連?
(A)聯俄容共 (B)反共清黨
(C)西安事變 (D)東北歸順中央。
33. 小慧今年到中國大陸旅遊在途中一個景點看到一個紀
念碑上面記載關於「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內容請問:
「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歷史背景,應該是下列何者?
(A)蔣中正誓師北伐,完成統一
(B)民國
19
年起,政府五次圍剿中共
(C)張學良希望國內一致抗日,因此發動兵諫
(D)盧溝橋事變後,政府對日抗戰的策略。
34. 附圖是一幅宣傳海報,此
宣傳海報最早可能在下列
何時何地傳布?
(A)
19191930
年的臺北
(B)
19491960
年的臺北
(C)
19161928
年的瀋陽
(D)
19321945
年的瀋陽。
35. 著名歷史學者郭廷以曾評論「西安事變救了共產黨」
請問在西安事變之前國民政府對內的主要政策為何?
(A)聯俄容共 (B)率軍北伐
(C)聯共抗日 (D)圍剿中共。
36. 毛澤東喊出「超英趕美」的口號展開「大躍進」運動。
關於這個運動期間所推行的措施,下列何者正確?
(A)廢除科舉制度 (B)營建東都雒邑
(C)設立總理衙門 (D)採用土法煉鋼。
37. 近年有人對中共某已故領導人做出評論「建國有功,
治國無能,文革有罪。」請問:這句話應是對何人的蓋
棺論定?
(A)毛澤東 (B)胡錦濤 (C)江澤民 (D)鄧小平。
38. 鄧小平推動四個現代化,但 1989 年,學生聚邁在天安
門廣場,提出第五個現代化。請問:第五個現代化是指
何?
(A)科技 (B)國防 (C)經濟 (D)民主。
39. 「我們來了,但是太晚了,對不起,對不起同學們。」
西元 1989 519 日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前往北京天
安門廣場與抗議的學生對話但事件結束後趙紫陽權力
盡失遭到中共軟禁直至 2005 1月去世為止請問:
當年學生在天安門抗議的結果為何?
(A)中共採納學生意見,實施民主制度
(B)中共與學生達成協議,未發生流血衝突
(C)趙紫陽支持武力鎮壓,與鄧小平理念不合
(D)北京政府下令鎮壓,學生遭軍隊殺害。
40. 附表是中共自建國以來的歷任領導人如依歷史發展的
先後排列,下列順序何者正確
(A)甲丁乙丙戊 (B)乙丁甲丙戊
(C)丙甲乙丁戊 (D)丁乙甲丙戊。
江澤民
毛澤東
胡錦濤
鄧小平
習近平
祝同學考試順利!暑假愉快!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礡走泥丸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3
108-2-3 二年級歷史科解答:
01.CDDDB/BCABB
11.BCBCB/AAAAB
21.ADAAD/DCCAB
31.CDBDD/DADDB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