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埔心國中 八年級 110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66.85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1-18,离现在 3 34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立埔心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歷史科試卷 二年__________ 姓名:
1. 宋朝統一了中國,卻無法創造一個內政外交強大的盛
一般認為宋朝國勢不強的原因除了重文輕武的國
策導致武力不盛外也與地理因素有關宋朝的北方邊
防空虛無險可守而外族騎兵機動迅速可長驅直入華
北,威脅宋都汴京。請問:造成宋朝「北方邊防空虛無
險可守」的關鍵為何?
(A)蒙古西征擴大統治範圍
(B)中央無力控制地方武力
(C)外族取得燕雲十六州
(D)歲收減少無力修築長城。
2. 「此族於北宋晚期崛起,原本臣服於遼而後隨著遼國
勢衰微,決定叛遼自立,並建立金朝金朝建立以後不
但威脅了遼的生存,也改變了北宋以來的夷夏關係。」
此族指的是哪個民族?
(A)西夏 (B)契丹 (C)女真 (D)蒙古。
3. 北宋真宗在位期間因為北方國家的入侵真宗接受當
時宰相寇準的強烈建議由皇帝御駕親征結果戰局獲
得逆轉,雙方簽訂「澶淵之盟」。請問:關於「澶淵之
盟」的簽訂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這是對於契丹的不平等條約
(B)這是北宋所簽下的不平等條約
(C)條約內容維持兩國地位對等
(D)兩國並未因此獲得太久的和平。
4. 北宋末年金國興起與北宋聯手滅遼但之後金國看出
北宋國力不振,便大舉南下,攻陷北宋首都汴京。此事
件史上稱之為什麼?
(A)犬戎入侵 (B)澶淵之盟
(C)永嘉之禍 (D)靖康之禍。
5. 靖康之禍()後,宋高宗為了躲避戰禍,南遷偏安,史
稱南宋面對金人一再地威脅朝廷內出現主戰與和兩
派不同意見,宋高宗最後採行哪一項政策?ˉ
(A)聯合蒙古,夾攻金人ˉ(B)停止北伐,宋金議和ˉ
(C)鼓勵通婚,融合族群ˉ(D)下詔北伐,收復汴京。
6. 蒙古三次西征發生在哪個時期?
(A)十一世紀 (B)十二世紀
(C)十三世紀 (D)十四世紀。
7. 蒙古三次西征,歐洲人視為「黃禍」,並以「上帝的鞭
子」來形容蒙古,影響甚巨。請問蒙古西征最遠到達
何處?
(A)義大利威尼斯附近 (B)非洲東岸
(C)西亞大馬士革附近 (D)大西洋沿岸。
8. 元時期在科技方面有劃時代的進展許多發明甚至
影響到全世界的發展。請問蒙古西征時將什麼發明傳
到歐洲?
(A)火藥、印刷術 (B)火藥、造紙術
(C)指南針、印刷術 (D)造紙術、印刷術。
9. 岳飛曾寫滿江紅「靖康恥猶未雪劃子恨何時滅」
請問:岳飛是在什麼樣的歷史情境下寫下這段文字?
(A)澶淵之盟 (B)靖康之禍
(C)蒙古西征 (D)厓山之役。
10. 美美和朋友到中亞國家旅遊參觀當地博物館發現在
歷史上蒙古帝國曾經統治中亞地區,還曾建立四大汗
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及伊兒汗國,
她們邊欣賞文物邊討論與蒙古帝國四大汗國相關的
知識。請問:下列她們所討論的內容,何者正確?
(A)蒙古曾發動西征使帝國疆域橫跨歐亞
(B)四大汗國是同一地域相繼存在的政權
(C)四大汗國分別由四個不同民族所治理
(D)元朝皇帝攻滅四大汗國成立統一帝國。
11. 其人統一蒙古各部族,建立蒙古國,各部尊稱他為「成
吉思汗」。他和繼位者發動三次西征,建立四大汗國,
同時亡夏滅金,發展出涵蓋歐、亞兩大洲的龐大帝國。
文中的他是指何人?
(A)鐵木真 (B)完顏阿骨打
(C)元昊 (D)忽必烈。
12. 忽必烈在大都即位,建立元朝,之後並南下消滅某國,
使得蒙古人成為第一個統一中國的草原民族。請問
元朝所消滅的國家為何?
(A) (B) (C)西夏 (D)南宋。
13. 附表為北宋禁軍人數簡表。請問:表中禁軍人數的增
加,顯示當時的何種情勢?
(A)北方外患的嚴重 (B)皇帝喜歡親征
(C)宋軍武力強大 (D)宋朝大行封建體制。
皇帝
禁軍人數
太祖
19.3
太宗
35.8
真宗
43.2
仁宗
82.6
14. 以下是中國某朝代首都的簡介「這是一座依計畫興建
的城市城中可見基督教教堂伊斯蘭教清真寺及佛教
寺廟朝廷聘用色目人擔任財政官員並推行全國性紙
幣政策加上各地物資的集中讓這座城市成為金融經
濟中心。」上述城市最可能是指下列何者?
(A)東漢洛陽 (B)唐代長安
(C)北宋汴京 (D)元代大都。
15. 元朝將國內的種族地位分為四種等級,其中「漢人」
但包含以前被金朝統治的漢族,還包含了哪些人?
(A)契丹人、女真人 (B)安南人、西域人
(C)契丹人、日本人 (D)新羅人、吐蕃人。
16. 閔如是住在廣東的居民十七歲那年他聽聞皇帝在戰爭
中身亡,從此進入蒙古人統治的時代。請問依照蒙古
帝國的階級制度,閔如應是屬於哪一個種族階級?
(A)南人 (B)色目人 (C)漢人 (D)蒙古人。
17. 蒙古帝國疆域遼闊,境內民族複雜,造成治理上的不
便。有關蒙古人的統治政策,下列何者正確?
(A)蒙古人對帝國境內的各民族一視同仁
(B)蒙古人以蒙古制度取代各民族舊制
(C)蒙古的四大汗國相互競爭是元朝衰敗的原因
(D)把各民族的優勢整合在一起是蒙古人強大的原因。
18. 商業在阿拉伯帝國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古蘭經》
定鼓勵和保護商業是所有穆斯林必備的義務和道德
多穆斯林商人活躍於亞歐非三大洲從事貿易活動
拉伯商人主導了印度洋、南海到中國東南沿海的商貿,
興盛的貿易促使唐高宗於西元 661 於廣州創設市舶
司。請問:市舶司主要負責什麼樣的業務?
(A)貿易場所,類似現今拍賣場
(B)協助阿拉伯人解決困難,類似現今大使館
(C)管理商船、檢查貨物、關稅稽徵,類似現今海關
(D)裁決阿拉伯人及各商會之間的爭議類似商人法庭
19. 元朝廣設某機構主要是提供信使官員歇息或換馬的
處所不但便於政府的統治也加速經貿的往來請問
這是哪一類機構?
(A)驛站 (B)馳道 (C)烽火臺 (D)市舶司。
20. 宋朝主流學術思想強調儒家所主張的倫理道德規範
是宇宙萬物運行的「天理」人必須經由不斷修養自己
的心性品格,使行為合乎天理。請問這種學術稱為下
列何者?
(A)道家 (B)玄學 (C)理學 (D)佛學。
21. 元朝時來自福建的大雄經過數年的寒窗苦讀赴京趕
考。請問:他在準備科舉考試期間最該研讀的是下列
何人的著作?
(A)朱熹 (B)岳飛 (C)畢昇 (D)忽必烈。
22. 「對於磁石指南針是如何從中國傳往西方的雖然還沒
有最直接的證據然而有學者根據十二世紀的中國文獻
推斷當時從廣東航向蘇門答臘的中國船隻使用了磁石
指南針而蘇門答臘又是□□商人常去的商貿要地
以最有可能是由□□商人經由南方海路輾轉西傳
問:上述短文中的□□應為何?
(A)契丹 (B)蒙古 (C)阿拉伯 (D)義大利。
23. 蒙古帝國除了使用銅錢等金屬貨幣之外也鼓勵使用紙
幣,這是因應何種社會經濟背景而產生?
(A)戰爭失利賠款過多,貨幣大量外流
(B)商業貿易衰退,造成銅錢供需失調
(C)發明活字印刷術,印刷紙幣更容易
(D)國內商業繁盛,使用紙幣便於交易。
24. 「他驅逐了蒙古人將首都定於甲地雖然蒙古人退居
北方但仍然對這個國度造成嚴重的威脅為了遠離這
個外患帶來的威脅他的後代將首都遷往乙地請問
關於上述,下列說明何者比較恰當?
(A)他指的是朱元璋 (B)甲地指的是北京
(C)這個國度指的是宋朝 (D)乙地指的是南京。
25. 明代曾經出現兩種群體「流寇」與「倭寇」,想要了解
明朝歷史的同學,都必須理解這兩個群體。試問下列
關於「流寇」與「倭寇」的內容敘述,何者說法正確?
(A)兩者都是因為海禁政策之下所直接生成的
(B)流寇的勢力主要是在海上行動
(C)清兵曾協助明朝皇室對抗倭寇
(D)在流寇的勢力影響下,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26. 民國初年的中華民國地圖造形像是一片美麗的秋海棠
葉子。請問:哪一時期蒙古、新疆、西藏、臺灣等地被
收入版圖,奠定了近代中國疆域的基本規模?
(A)漢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
27. 有位中國官員對外國商人說「中國並不稀罕西人的奇
巧之器外國人在廣州的生意每年有幾千萬銀兩的利
益,這些都是中國對外國人的恩賜。請問:這位官員
的說法,反映了當時的哪一種思想?ˉ
(A)封建思想ˉ(B)天朝思想ˉ
(C)重農思想ˉ(D)專賣思想。
28. 在現今的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均可發現自明朝以來即在
當地定居的華人後代。請問這與鄭和遠航所達成的哪
一項結果有關?
(A)鼓勵人民向海外移民
(B)尋找惠帝行蹤的任務圓滿成功
(C)明朝向外武力殖民成果豐碩
(D)加深對東南亞的認識,奠定海外移民風潮的基礎。
29. 在歷史上榜葛剌國王曾兩度派遣使臣到中國進貢
來珍稀的「麒麟」(麒麟」其實是長頸鹿)請判斷榜
葛剌國的進貢與哪一事件關係密切?
(A)蒙古西征 (B)唐太宗攻滅東突厥
(C)耶穌會傳教士東來 (D)明代鄭和下西洋。
30. 明朝中期與清朝初期,中國政府都曾實施海禁政策
分別是用來防範哪些對象?
(A)流寇,女真人 (B)蒙古,契丹人
(C)流寇,西方傳教士 (D)倭寇,鄭氏政權。
31. A地自唐以來,政治與文化制度深受中國影響。又因為
位於鄰近中國和日本海上勢力範圍因此成為此兩國擴
張和積極介入的對象。十六世紀豐臣秀吉向外擴張時,
中日也因此發生衝突。A地應為下列何者?
(A)俄羅斯 (B)朝鮮 (C)琉球 (D)臺灣。
32. 十二世紀日本幕府時代最大的諸侯以「大將軍」名義
組織國家最高的權力機關,稱之「幕府」。請問:結束
日本戰國時代的是指哪一個幕府?
(A)鎌倉幕府 (B)室町幕府
(C)江戶幕府 (D)京都幕府。
33. 明朝中葉以後歐洲各國因新航路的發現以及航海術的
進步紛紛東來當時最早航抵中國的葡萄牙人領有下
列何地做為發展東方貿易的據點?
(A)臺灣 (B)香港 (C)澳門 (D)菲律賓。
34. 對於中國史上某朝代後期的商貿情況歷史書中有以下
描述「部分商人在中國沿海從事貿易活動運送絲綢、
茶葉等貨品到呂宋等地販售,以賺取白銀。運貨途中,
他們得冒著遭海盜劫掠的風險有時因為違反禁令
須躲避官府的查緝。」此一朝代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35. 明清之際,中西文物藉由傳教士為媒介加以交流。請
問:當時的傳教士將中國的哪些文物傳入歐洲? ()
學術典籍 ()造紙術 ()園林建築 ()瓷器。
(A)甲乙丁 (B)乙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丙。
36. 明朝中葉以後哪些糧食作物自美洲傳入中國,耐旱多
容易種植舒緩了因人口增加而產生的糧食問題?
()小米 ()番薯 ()小麥 ()玉米 ()馬鈴薯
(A)甲乙丁 (B)乙丙丁 (C)乙丁戊 (D)丙丁戊。
37. 利瑪竇已經逝世 400 多年但許多地方仍會舉辦紀念利
瑪竇的儀式和活動甚至也有發行他的紀念郵票國家
圖書館還成立「利瑪竇太平洋研究室」。請問利瑪竇
令人如此景仰的原因,應該為下列何者?
(A)解決清朝以來的禮儀之爭問題
(B)說服朝廷取消海禁以進行貿易
(C)開啟中國與鄰近國家朝貢貿易
(D)傳播西方知識以促進文化交流。
38. 明中葉以後隨著歐洲新航路的開拓愈來愈多的傳教
士東來傳教為順利傳教便將西方流行的科學新知介
紹到中國當時來華傳教的主要是哪個組織的傳教士?
(A)路德教派 (B)耶穌會 (C)清教徒 (D)長老教會。
39. 「蘭學」是指荷蘭人在日本江戶時代傳入日本的學術、
文化技術的總稱使日本人得以在鎖國政策下接觸與
學習西方的知識,「蘭學」的內容包含西洋醫學、天文
物理學等西方科技西方科學知識的傳入對日後日
本現代化有重大的影響。請問:「蘭學」一詞出現的時
代背景為何?
(A)荷蘭侵略殖民日本 (B)荷蘭人至長崎貿易
(C)荷蘭要求日本進貢 (D)日本開放多港通商。
40. 英國史學家湯恩比說:「一個文化體想要成長,就必須
外界有持續不斷大小適合的挑戰這個文化體就會因
應挑戰而產生回應在不斷地挑戰與回應的過程中
化體便會逐漸成長 」明末清初來華的傳教士即扮演著
挑戰的角色,促使中國逐漸成長,直到發生哪一件事,
才斷絕了整個系統?
(A)世祖順治入關 (B)聖祖康熙攻取台灣
(C)世宗雍正禁教 (D)高宗乾隆竉信和珅。
祝各位同學考試順利……
110-1-2 二年級歷史科答案:
01.CCCDB/CAABA
11.ADADA/ADCAC
21.ACDAD/DBDDD
31.BCCDC/CDBBC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