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埔心國中 九年級 110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89.35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1-18,离现在 3 34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立埔心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歷史科試卷 三年__________ 姓名:
1. 摩亨約達羅遺址建於西元前 2300
其雖以農業為主卻有神殿、
住宅、大浴場、穀倉、下水道等
設施,都市規畫相當完善,令挖
掘此處的考古學家十分吃驚。請
問:此遺址位於附圖中哪一條河
流下游?
(A) (B) (C) (D)丁。
2. 約在西元前 1500 有個民族自
中亞大平原越過興都庫什山山口
入侵印度,成為今日許多印度人的祖先,這是哪個民
族?
(A)印地安人 (B)波斯人
(C)阿拉伯人 (D)阿利安人。
3. 阿利安人信仰的婆羅門教認為人死後靈魂會經過一個
複雜的程序,依照生前行為的善惡,重新誕生在世上,
這種觀念稱為什麼?
(A)審判觀念 (B)復活觀念
(C)重生觀念 (D)輪迴觀念。
4. 印度獨立後憲法第 15 條規定「任何人不得因種姓、
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視」;第 17 條明文規定廢除「不
可接觸制」但是種姓制度對今天的印度社會特別是
印度農村,仍然保留著巨大的影響力種姓層級最高的
婆羅門不及人口的 4%,卻占有接近半數的國會席次。
請問:關於種姓制度與其來源宗教的敘述何者正確?
(A)由印度當地原住民所創
(B)相信眾生平等,皆無來生
(C)其來源宗教為婆羅門教
(D)雖有階級,但可互相聯絡。
5. 小軒遇見一位修行者,修行者告訴他:「生命萬物都是
平等的,只要能拋開欲望,領悟正道,就能超脫輪迴,
也沒有痛苦的境界。請問小軒遇見的修行者應該是
哪一個宗教的信徒?
(A)佛教 (B)道教 (C)伊斯蘭教 (D)基督教。
6. 釋迦牟尼的本名是悉達多喬達摩相傳他誕生之前
他的母親──迦毗羅衛國的王后摩耶夫人在夢中看見
一嬰兒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並說道「天上天下,唯
我獨尊。顯示佛陀誕生之初就有尊爵不凡的地位
:按照釋迦牟尼的身世他是屬於古印度中的哪一支
種姓?
(A)婆羅門 (B)剎帝利 (C)吠舍 (D)首陀羅。
7. 下列哪一支民族在十四、十五世紀時迅速擴張除了消
滅拜占庭帝國,還攻占巴爾幹半島、北非等地進而成
為西方世界的威脅?
(A)匈奴人 (B)蒙古人
(C)塞爾柱土耳其人 (D)鄂圖曼土耳其人。
8. 西元一世紀,耶穌在巴勒斯坦傳教時因為受到當時統
治政權的迫害,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請問這個統
治政權應是下列何者?
(A)埃及 (B)斯巴達
(C)羅馬帝國 (D)亞歷山大帝國。
9. 歐洲進入中古時期,是以何時開始?
(A)476 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B)1 世紀耶穌誕生
(C)1435 年東羅馬帝國滅亡 (D)14 世紀文藝復興興起。
10. 西元 379 年這位君王即位後,開始禁止其他宗教並於
西元 392 年正式定基督教為國教之後更下令禁止一切
非基督教的宗教活動使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名副其實
的國教。請問:這位君王是下列何人?
(A)阿育王 (B)屋大維 (C)狄奧多西 (D)君士坦丁。
11. 基督教為目前世界上的重要普世宗教其起源一直是歷
史學與神學的研究地帶。下列有關基督教起源的敘述,
何者正確?
(A)一神信仰的概念源自於猶太教
(B)以《聖經》為經典,信奉上帝耶和華
(C)早期先後受猶太教與羅馬人迫害
(D)以上皆是。
12. 自外族入侵羅馬帝國以來,各地陷入失序及混亂的局
面,但□卻適時的扮演救濟貧困與扶助傷患的角色
為一股穩定社會秩序的重要力量對中古歐洲的社會與
文化影響深遠。上述的□指的應該是何者?
(A)東正教 (B)佛教廟宇
(C)清真寺 (D)基督教教會
13. 基督教在十一世紀時期產生分裂最主要的原因是哪兩
者爭奪領導權?
(A)羅馬教宗與阿拉伯帝國君主
(B)阿拉伯帝國君主與拜占庭帝國皇帝
(C)羅馬教宗與西羅馬帝國皇帝
(D)羅馬教宗與拜占庭帝國皇帝。
14. 西元七世紀初,穆罕默德自稱為先知宣揚阿拉為唯一
真主,創立了伊斯蘭教穆罕默德創立伊斯蘭教的地點
位於下列何處?
(A)伊比利半島 (B)印度半島
(C)阿拉伯半島 (D)義大利半島。
15. 伊斯蘭教歷史悠久,身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對世界文
化影響深遠。以下有關伊斯蘭教的敘述,何者有誤?
(A)伊斯蘭教徒被稱為「穆斯林」,意指順從阿拉的人
(B)受猶太教影響,採一神信仰
(C)伊斯蘭教由穆罕默德創立於阿拉伯半島
(D)經典是古蘭經,由希伯來文寫成,強調不可翻譯。
16. 中世紀時的西歐戰亂紛擾,阿拉伯人在亞洲迅速崛起,
團結一致並積極向外經營,終締造輝煌的帝國盛世
於阿拉伯人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中國史書將阿拉伯帝國稱為「大秦」
(B)可從《天方夜譚》一書了解阿拉伯人生活之梗概
(C)在商業、文化發展等方面頗有貢獻
(D)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
17. 下列為中世紀時期曾統治西亞的民族請依照統治時間
順序加以排列? ()塞爾柱土耳其人 ()阿拉伯人
()鄂圖曼土耳其人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18. 八世紀時中國某個朝代為了管理某族群來華貿易的事
,遂在港口設置市舶司該族群除了將中國的絲綢運
回國內販售,亦將東方的知識,如造紙術等向西方傳
。請問這最有可能是哪一族群的貢獻?上述中國的
朝代又是指何者?
(A)歐洲人;漢朝 (B)阿拉伯人;漢朝
(C)歐洲人;唐朝 (D)阿拉伯人;唐朝。
19. 伊斯蘭文化向外傳播,大舉侵入歐洲而地中海上有三
大半島,其中哪一個並未受到伊斯蘭文化統治過?
(A)伊比利半島 (B)義大利半島
(C)巴爾幹半島 (D)小亞細亞。
20. 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最早起源於義大利半島其背景因
素複雜,下列何者可視為其中之一?
(A)受到伊斯蘭教的影響,產生對基督教神話的反省
(B)統治者大力推廣
(C)是羅馬教廷的所在地,教會大力支持人文主義思潮
(D)位於交通方便商業發達區經濟與文化活動較興盛
21. 西洋史上出現過六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
問:下列何者並未在其中?
(A)拜占庭人 (B)阿拉伯人
(C)塞爾柱土耳其人 (D)鄂圖曼土耳其人。
22. 近代歐洲發展中人文主義的發展對歷史產生了重大影
,下列有關人文主義發展與內涵的敘述何者正確?
(A)因不滿原先「以人為主」的想法而生
(B)此主義不再將上帝視為唯一追求目標
(C)肯定人性價值與精神,追求來生幸福
(D)推崇並實踐「神人合一」的精神。
23. 中古後期,歐洲開始經歷一連串的變革而文藝復興可
說是近代歐洲最重要的變革之一。請問下列有關義大
利文藝復興興起背景之敘述,何者正確?
(A)與義大利南部商業復甦有關
(B)受阿拉伯人翻譯、保存之經典影響很大
(C)因義大利半島留存大量古希臘遺址
(D)印刷術使書籍品質提升,成本提高。
24. 文藝復興的展開,對於近代歐洲的影響非常的深遠
要是因為這個運動中所蘊藏的哪一種內涵影響了當時
人的思想觀念?
(A)人文主義 (B)神本觀念
(C)封建思想 (D)保守主義。
25. 文藝復興時期,部分作家如莎士比亞薄伽丘都以方言
創作文學作品。試問方言文學的興起對當時歐洲社會
造成何種影響?
(A)文學創作逐漸走向貴族菁英化
(B)方言文學促使歐洲各民族走向統一
(C)文學創作主題轉而以神為中心
(D)方言文學的興起有助於現代國家建立。
26. 西元 2002 年,英國廣播公司舉辦「最偉大的 100 位英
國人」票選活動,其中第五名是以文學創作著稱的作
家,他所寫的經典名句,例如「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翻譯:生存還是毀滅,這是
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至今仍為英國人津津樂道。請
問:這位人物應該是下列何者?
(A)但丁 (B)莎士比亞 (C)亨利八世 (D)佩脫拉克。
27. 小美看到達文西的名畫《最後的晚餐》,上面有耶穌和
十二門徒用餐的情景每位門徒的表情和動作都呈現細
膩的差異,以反映他們當時的心態。這種注重「人性」
的藝術手法,反映出當時的哪一種思想精神?
(A)報復主義 (B)神學至上
(C)人文主義 (D)輪迴觀念。
28. 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成就斐然此時期的創作注重個人
的性格與情感的表現。藝術家運用新的技法,以歌頌自
然與個人的角度,呈現更為多元的題材。請問下列哪
一位不是這個時期的藝術家代表?
(A)達文西 (B)拉斐爾
(C)阿基米德 (D)米開朗基羅。
29. 西元 1517 馬丁路德在威丁堡發表《九十五條論綱》
開啟了日後一連串反省宗教義理和組織的改革運動
列何者是促使他採取上述行動的主要背景?
(A)教會內部腐化,信仰流於形式
(B)各國放任信仰,教派糾紛日烈
(C)修道人數銳減,傳教事業受阻
(D)教義深澀難懂,民眾拒絕閱讀。
30. 《聖經‧羅馬書》「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
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
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上述說明,主要是新
教宗派中支持的哪個觀念?
(A)因信得救說 (B)預選說
(C)贖罪券說 (D)買賣神職說。
31. 十六世紀馬丁路德在威丁堡教堂張貼《九十五條論
綱》,一個月內就傳遍西歐成為宗教改革的開端。
問:他的論綱中不可能出現下列何種言論?
(A)教會腐敗墮落,販賣贖罪券
(B)靈魂的得救不是靠教會儀式
(C)教宗是上帝在地上代理人,信徒應該聽從他的指引
(D)信徒只要虔誠閱讀《聖經》,就可以憑信心直接和
上帝溝通。
32. 十九世紀時,來到臺灣的傳教士馬偕是屬於喀爾文教
派加拿大長老教會的傳教士。請問喀爾文教派的特色
是下列何者?
(A)最早揭開宗教改革的序幕
(B)主張「預選說」
(C)以英王為教會的領袖
(D)將《聖經》翻譯成德文,以利傳播。
33. 學者綜觀歐洲的歷史認為工商業與資本主義的蓬勃發
展,與某位宗教領袖的主張有關。請問是下列何者?
(A)批評不應販賣贖罪券的馬丁路德
(B)重視教士虔誠與否的羅耀拉
(C)自立英格蘭國教派的亨利八世
(D)鼓勵累積財富以榮耀神的喀爾文。
34. 英王亨利八世想與其妻凱薩琳離婚,但羅馬教會不允
許,最後他採取何種作法解決此一問題?
(A)決定改信伊斯蘭教,以多娶后妃
(B)請國會議決,英格蘭國教脫離羅馬教會
(C)修改法律,規定婚姻關係不受宗教信仰限制
(D)只好決定不離婚。
35. 馬丁路德於十六世紀初提出《九十五條論綱》,最終導
致了全歐洲的宗教改革,促成基督新教的興起路德教
派、喀爾文教派或是英格蘭國教派,都稱為新教請問
這些新教的共通點是什麼?
(A)以教宗與教會的權威為依歸
(B)努力工作累積財富,藉以榮耀上帝
(C)不強調個人內在虔誠,行為端正才重要
(D)以《聖經》為信仰唯一依歸。
36. 羅馬公教為了因應宗教改革的挑戰內部發起改革的聲
浪也愈來愈大。請問:下列何者創立「耶穌會」,強調
神職人員的訓練與紀律,並且派遣傳教士至各地傳教,
成為羅馬公教的捍衛者?
(A)喀爾文 (B)羅耀拉 (C)馬丁路德 (D)亨利八世。
37. 歷史發展在許多面向總是互相交錯其影響範圍總是比
想像中大。請問下列關於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影響何
者正確?
(A)因宗教衝突爆發紛爭,識字率下降
(B)有助於王權提升與現代國家發展
(C)促使分裂已久的基督教教派合而為一
(D)各國展現宗教寛容,並未出現宗教戰爭。
38. 十四世紀時,歐洲興起文藝復興運動知識分子對古典
學術極為崇拜。請問: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正值中國哪一
個朝代?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39. 十六世紀時,英王為了婚姻問題不惜與教宗決裂而成
立新的教派。請問:下列何者是此教派的特色?
(A)由英王伊莉莎白一世所創立
(B)英王為教會唯一且最高的元首
(C)羅馬教宗的權力高於英王
(D)屬於天主教的系統。
40. 歐洲為基督教世界但在西班牙南部卻可見到伊斯蘭教
建築,根據史實判斷,此與下列何事有關?
(A)伊斯蘭世界的擴張 (B)羅馬帝國的擴張
(C)蒙古西征 (D)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發展。
110-1-2 三年級歷史科答案:
01.CDDCA/BDCAC
11.DDDCD/ABDBD
21.CBBAD/BCCAA
31.CBDBD/BBCBA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