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地理大發現時期,歐洲各國開始展開蓬勃的海外探險活
動,此時也為世界歷史帶來許多巨大的影響。下列關於地
理大發現的影響,何者敘述正確?
(A)美洲的新作物傳到非洲
(B)印第安古文明遭到西班牙的摧毀
(C)開啟非洲黑人被販賣至亞洲為奴的悲慘史
(D)葡萄牙成為歐洲最富強的國家。
23. 馬偕牧師一生為臺灣的醫療和教育貢獻良多,當有臺灣
人跟他說他做了這麼多好事,將來一定可以上天堂時,馬
偕牧師的想法卻是:自己能否得救上帝早就預定好了,自
己做好事只是為了榮耀上帝。根據馬偕牧師的想法判斷,
他後屬於哪一教派?
(A)天主教 (B)英格蘭國教派
(C)喀爾文教派 (D)路德教派。
24. 「新教」乃是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的統稱,這些教派雖
然教義各有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理念。請問:當時新
教共同的理念是下列何者?
(A)否定羅馬教會的權威 (B)強調預選說
(C)主張販賣贖罪券 (D)鼓吹成立耶穌會。
25. 十五世紀歐洲人之所以積極尋找到達東方的新航路,原
因之一就是他們到東方的貿易路線被義大利商人以及哪一
個東方民族給阻斷了?
(A)鄂圖曼土耳其人 (B)塞爾柱土耳其人
(C)阿拉伯人 (D)波斯人。
26. 西元 2016 年在巴西里約舉辦奧運,但此奧運除了面臨
到政治的不穩定性,亦有茲卡病毒侵擾。早在十六世紀,
哪一國人也曾帶來天花等傳染疾病,造成南美洲原住民人
口銳減?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英國 (D)法國。
27. 婷妮閱讀一本中世紀歐洲的文學鉅作,內容是描寫在一
個早已沒有騎士的年代,主角唐吉訶德卻幻想著自己是位
騎士,因而做出種種令人罪央所思的行徑。請問:這本故
事書的作者應是下列何人?
(A)塞凡提斯 (B)莎士比亞 (C)達文西 (D)馬基維利。
28. 某位航海家從小晚愛讀《馬可波羅遊記》,嚮往到富庶
的東方。雖然終其一生,未能到達亞洲,但他在西元 1492
年橫渡大西洋,成為發現美洲新大陸的第一人。請問:該
名航海家是下列何人?
(A)達伽馬 (B)哥倫布 (C)麥哲倫 (D)狄亞士。
29. 西歐中世紀後期,各國君王的權力逐漸提高,導致原有
的封建制度因而瓦解。有關當時政治局面轉變的說明,下
列何項敘述錯誤?
(A)羅馬教宗聲援君主,主張政教合一
(B)君主透過相近的血緣、文化等,提高人民對國家的認同
(C)國君允許具備知識能力的市民參與行政
(D)英格蘭、法國為當時王權提高的代表國家。
30. 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法家站在君王的立場,提出君王應
以法、術駕馭底下的臣民。歐洲文藝復興時代同樣有一位
學者著有《君王論》,強調君主為確保政權穩定,可以權術
治國。這位學者為下列何人?
(A)佩脫拉克 (B)莎士比亞 (C)馬基維利 (D)但丁。
31. 導遊正在介紹《最後的晚餐》這幅十五世紀末完成的壁
畫,說到:「這幅畫將猶大和耶穌及其他弟子擺在同一
邊,……畫中的耶穌在說出有背叛者後,畫中人物出現不
同表情……。」請問:這是何人的作品?
(A)拉斐爾 (B)米開朗基羅 (C)達文西 (D)但丁。
32. 西元 1517 年,一位對宗教滿懷熱情的教士,在今日德
國威丁堡大學張貼《九十五條論綱》,內容否定教宗的權
威,認為人可藉由閱讀《聖經》與上帝溝通。請問:此位
教士是誰?
(A)羅耀拉 (B)喀爾文 (C)亨利八世 (D)馬丁路德。
33. 西元 2017 年,全球宗教改革 500 周年紀念活動以「普
世合一、公義和平」為主軸,不再強調 500 年前宗教改革
是開創新教會。請問:500 年前宗教改革的背景,與下列
何項有關?
(A)英法為爭奪法國王位繼承權
(B)教會腐敗與販售贖罪券
(C)王權提高與教會相處融洽
(D)因教義分歧與爭奪教會領導權。
34. 歐洲在中世紀時戰爭不斷,因此哪一階層為使自己有安
定的環境,希望有強大的後盾,普遍支持王權提升?
(A)市民階級 (B)附庸 (C)領主 (D)騎士。
35. 文藝復興運動在十四世紀興起時,當時的人隨時都可以
閱讀到德文版的《聖經》、義大利文版的《神曲》、西班牙
版的《唐吉訶德》,這象徵當時正流行些什麼?
(A)海外探險 (B)方言文學 (C)宗教改革 (D)拉丁文學。
36. 十四至十六紀紀,義大利半島出現新的文化運動,後來
傳播到歐洲各地,史稱「文藝復興」。請問:下列何候不是
文藝復興興起的背景?
(A)市民階級追求精緻的生活
(B)阿拉伯人時常侵擾拜占庭帝國
(C)大量古希臘、羅馬典籍傳回歐洲
(D)造紙術與印刷術開始盛行。
37. 十五世紀的西班牙在卡斯提爾與亞拉岡兩國合併後,便
出兵消滅其他小國完成統一。請問:卡斯提爾與亞拉岡是
以何種形式合併?
(A)軍事同盟 (B)宗教因素 (C)經濟聯合 (D)政治聯姻。
38. 羅馬公教教會受到新教的衝擊,也開始進行改革。其
中,耶穌會的成就最令人矚目。有關耶穌會的說明,下列
哪一項敘述正確?
(A)十六世紀宗教改革時由利瑪竇創辦
(B)屬於路德教派的分支
(C)否定教宗的權威
(D)重視教士信仰的虔誠與知識的訓練。
39. 姳華最近在看有關「十六世紀宗教改革」的書籍,下列
敘述何者會出現在此書籍中?
(A)這是基督教第一次的分裂
(B)提出「預選說」的新教派,受到工商業者歡迎
(C)舊教面對新教的衝擊,決定以戰爭來解決問題
(D)宗教改革後,歐洲各國開始嚴禁宗教信仰。
40. 惠純進行歷史知識搶答
活動,電腦燭幕中出現兩
個提示(如圖所示)。請
問: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
為下列何者?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英國 (D)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