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二水國中 八年級 108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924.65 KB
頁數
5
作者
ASU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1-17,离现在 5 28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08 學年度 第一學期 第三 歷史 試卷
二年 座號: 姓名:
一、選擇題(每題 2分,答案劃在答案卡上,共計 80 )
1. 哪一個皇帝即位後,關閉多處通商口岸,造成外商僅
能從廣州從事貿易?(A)明太祖 (B)清康熙 (C)清雍正
(D)清乾隆。
2. 下列哪一組農作物於明朝傳入中國後,緩和了因人口
增加所造成的糧食不足問題?(A)小麥 (B)稻米 (C)
熟稻 (D)玉米、番薯、馬鈴薯。
3. 五代後周將領趙匡胤因為哪一史事即位稱帝,定都汴
京?(A)玄武門之變 (B)陳橋兵變 (C)靖難之變 (D)
康之禍。
4. 有一條輸送帶,將身為政治中心的北方與經濟重鎮的
南方聯繫了起來,江南的物資源源不絕送往北方的政
治中心—首都請問這一條輸送帶為何?(A)運河 (B)
馳道 (C)絲路 (D)長城。
5. 唐太宗在位之時,因為哪一史事,使得西北各族君長
紛紛歸順,並且獻上「天可汗」的稱號?(A)阻止遼軍
南侵與其簽署《澶淵之盟》 (B)派遣鄭和出使外國,
使得國家聲威遠播 (C)擊滅東突厥 (D)北伐蒙古興建
長城。
6. 王安石變法期間,朝廷大臣形成支持新法與反對新法
兩大陣營,彼此攻擊,這樣的現象稱為什麼?(A)牛李
黨爭 (B)新舊黨爭 (C)東林黨爭 (D)三藩之亂。
7. 明朝末年,居住在中國東北的女真人,在領袖何人的
帶領下,叛明自立,建國號為「金」(A)完顏阿骨打
(B)耶律阿保機 (C)鐵木真 (D)努爾哈赤。
8. 明成祖即位後,基於什麼根本原因,疏通杭州到北京
的運河(A)使南方物資能穩定運往北方 (B)加強對南
方的控制 (C)為北伐蒙古建立運送兵力的基礎 (D)
進南北經濟交流,以達貨暢其流。
9. 明太祖死後,燕王朱棣因即位的惠帝削藩而不滿,因
而起兵反抗,歷史上將此一事件稱為什麼(A)靖康之
(B)靖難之變 (C)藩之亂 (D)永嘉之禍。
10. 在研究中國古代學術發展過程中朱熹具有不可忽視
的重要地位對後世影響深遠下列何者是他的重要
成就(A)編撰《資治通鑑》記載戰國到五代的編年
體通史 (B)完成《四書集注》,且於元朝以後被訂為
科舉考試定本 (C)記載藥物近兩千種,集中國古代藥
物學之大成 (D)與傳教士利瑪竇合作翻譯數學著作
《幾何原本》
11. 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華夷之防甚嚴,胡漢衝突不
但唐太宗卻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
如一請問由這句話可以推測唐朝的社會文化為
(A)胡漢融合,兼容並蓄 (B)貴族沒落,平民崛
(C)拋開現實放蕩不羈 (D)重視品行乎天理
12. 某篇討論中國政治發展的文章寫到:「由於政府禮遇
文人實施文人政治加上選才任官的調整使得君
主更能影響官吏的任用此外由於世族力量衰退,
已無法與君主權力相抗衡對於中央政治力量而言
君權已出現逐漸增強的局面請問文中所述現象
是下列何者造成的影響(A)漢朝的察舉制度 (B)
晉南北朝的九品官人法 (C)宋朝的科舉制度 (D)
清的八股取士。
13. 班上有兩位同學正在討論中國印刷術的發展
阿均說:「早在宋代,我們已有活字版印刷術了。」
阿方說:「這種技術是畢昇發明的唷」
老師列出了數十本相關書籍供同學參考讓同學進一
步瞭解中國印刷術的發展請問下列四本書籍哪一
本最有可能出現在老師推薦的書單之中(A)《資治
通鑑》 (B)《夢溪筆談》 (C)《本草綱目》 (D)《四
書集注》
14. 宋朝除了使用銅錢等金屬貨幣之外也開始出現「交
子」「會子」等紙幣是因應何種社會經濟背景而產
(A)以「歲幣」求和,貨幣大量外流 (B)對外貿
易入超造成銅錢供需失調 (C)發明活字印刷術,印
刷紙幣便利 (D)國內商業繁盛使用紙幣便於交易
15. 十三世紀義大利某教堂神父帶領信徒禱告並向上
帝懺悔,希望可以藉助上帝力量躲過帶著火炮(火
藥)來自東方的「黃禍」請問下列何者是該位神
父所指的「黃禍」 (A)怛羅斯之役 (B)蒙古西征
(C)鄭和下西洋 (D)張騫通西域。
16. 中國歷史上有一段時期讀書人考試的文章格式與內
容被嚴格規定有些人一旦會「兩句破題三句承題」
就洋洋得意宣稱自己必能步入仕途上述情形造成
當時那個社會階層的出現(A)士紳 (B)世族 (C)
(D)新知識份子。
17. 許小喵閱讀中國歷史故事實,看到書上三個不同朝
代官員下班後的生活情況:
甲:官員聽聞皇帝廢丞相,下朝返家後,多不敢將
心中想法說出來或寫下來深怕傳入皇帝耳中
共4頁,第1頁
乙:官員大多出身科舉,官員下班後除相約逛夜市
外,更喜歡到瓦子中聽說書。
丙:官員下班後相約到西域胡人經營的酒館飲酒,
欣賞當時盛行的胡舞、胡樂表演。
請問:下列哪一選項最符合上述官員在歷史上出現
的朝代順序(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
丙甲乙。
18. 許小喵在一本書中看到如下的兩幅插畫,如下圖
依據該插畫內容推測該本書最有可能為下列何者
(A)《三國原來這麼有趣》 (B)《唐朝原來這麼國際
化》 (C)《宋朝沒你想像的那麼弱》 (D)《明朝哪檔
事》
19. 北宋初期為了解決唐末以來藩鎮割據問題實施「強
幹弱枝」政策集權中央但也產生了下列哪一項流
(A)邊防不振 (B)土地兼併 (C)宗室相殘 (D)
戚專權。
20. 許小喵買一款
遊戲其中有一
關是某場重要
戰役的說明
簡略介紹如右
而過關條件
則是必須正確回答該場戰役所帶來的後續影響。請
問:許小喵應該如何回答,方可順利過關(A)佛教
傳入中國 (B)君子國的出現 (C)簽訂《澶淵之盟》
(D)造紙術西傳。
21. 宋神宗時,任用王安石推行變法改革,結果變法失
敗,對當時政局產生何種不良的影響(A)朝臣紛爭
加劇政治混亂 (B)帝位爭奪激烈,政局不穩 (C)
成外戚專權朝政敗壞 (D)導致外族入侵,國 勢衰微
22. 一份歷史報告寫到:「自宋朝覆滅,北方外族入主中
百年不到,天下大我本平民,被眾人推舉,
黃袍加身,率軍攻佔金陵(今南京),在北上驅除胡
色目等雖為異族但若衷心歸順然為我中華子
民。」以上敘述與下列哪一史事關係最為密切(A)
趙匡胤兵變黃袍加身 (B)忽必烈建立元朝 (C)朱元
璋起兵反元 (D)鄭成功反清復明。
23. 「他與明朝大臣徐光啟合議《幾何原本》受歡迎
至今仍普遍使用他也將西方地理知識傳入中國
為開啟中西交流新頁的第一人若想對文中的「他」
有更多的瞭解下列哪本書籍將是最佳選擇(A)《耶
穌會傳教士日誌》 (B)《絲綢之路今與昔》 (C)《天
工開物》 (D)《清世宗雍正實錄》
24. 在中國歷代帝王中若以「北魏孝文帝」「元世祖忽
必烈」「清聖祖康熙」三人為對象進行比較下列哪
一段比較結果是正確的(A)他們都因為尊崇中國文
化而全面徹底漢化 (B)他們都是外族在中國所建立
之政權的統治者 (C)他們都實施種族隔離政策以確
保統治地位 (D)他們都曾遷移首都以利掌控廣大的
疆域。
25. 某書評論中國歷史上某位皇帝曾說:「皇帝深恐失去
皇位故主張偏安江南岳飛的死與秦檜的遺臭萬年
都是代罪羔羊請問該書所評論的皇帝最有可能
為下列何人(A)宋太祖 (B)宋真宗 (C)宋欽宗 (D)
宋高宗。
26. 嘉義大學吳教授在研討會上發表了〈中國古代手工業
的生產技術與操作方法之研究〉一文若依據該論文
題目名稱推斷下列何人的著作最有機會出現在該論
文的參考書目中(A)李時珍 (B)宋應星 (C)吳承恩
(D)司馬光。
27. 某書寫到:「皇帝精於騎馬射箭,崇尚儒學,編輯出
版了字典與《古今圖書集成》。他對西方科學也頗感
興趣曾向傳教士學習聯立方程式天文等知識
他還委任耶穌會傳教士與中國學者走遍各省後,
會製成中國第一部有經緯度的地圖「皇輿全覽
圖」請問下列哪一史事也發生在上述皇帝的任內
(A)建立八旗兵 (B)更改族名與國名 (C)進入山海關
(D)平定三藩之亂。
28. 許小喵在課堂報告說:「當時,原本屯駐邊境的胡人
將領藉口叛變戰禍蔓延黃河南北雖然南方經濟未
受破壞亂事平定後政權依舊可以延續但平亂有
功的將領卻又擁兵據地造成日後中央無法完全控制
地方的局面請問下列何者亦為該場戰禍的後續
影響 (A)外族藉機入侵 (B)宦官干預朝政 (C)
寇四處劫掠 (D)實施種族隔離政策。
29. 中國儒學經歷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的發展演變為
重視品德修養的宋代理學此一過程除受本土道家思
想影響外,也受到下列哪一外來文化影響(A)佛教
文化 (B)伊斯蘭教文化 (C)基督教文化 (D)日本文
化。
共4頁,第2頁
30. 十八世紀中葉以後,歐洲各國因工業革命而日益強
當時中國卻與西方中斷往來日後反而成為西方
侵略對象。下列何者是造成雙方中斷往來的主要原
(A)康熙實施海禁 (B)流寇為亂劇烈 (C)葡萄牙
人從中壟斷 (D)雍正下令禁教。
31. 金庸小說《射雕英雄傳》寫到:「入夜之後,郭嘯天
(郭靖之父)與楊鐵心(楊康之父)帶著在瓦子中說
書的張十五來到村頭的一家小正店中楊鐵心說道
『我兄弟原是山東人氏因受不了金狗的骯髒氣
年前搬居於此』《射雕英雄傳》的寫作背景
應該是那個朝代?(A)清朝 (B)唐朝 (C)南宋 (D)
朝。
32. 中國有一朝代的文人對於當時某項統治政策有所感
觸:今之文人,一涉筆惟恐觸礙於天下國家,……
人情望風覘景畏避太甚見鱔而以為蛇遇鼠而以
為虎消剛正之氣長柔媚之風此於世道人
有關係認為此事對中國思想文化的發展造成嚴重
的阻礙請問對比自己的歷史知識上述感觸很深
的文人最有可能是那個朝代的文人?(A) (B)
隋、唐 (C)宋、元 (D)明、清
33. 二水國中舉辦特展並且依據特展主題於展場入口處
懸掛如下表的活動海報。
時間
事件
1040 年代
1080 年代
沈括完成《夢溪筆談》
1120 年代
使臣以水浮指南針導航,前往朝鮮
1230 年代
壽春縣有人發明竹筒火槍被使用來
發射瓦土彈頭
根據該活動海報內容判斷海報中的「?」最適合填
入下列何者(A)張衡發明渾天儀、地動儀 (B)畢昇
發明活字版印刷術 (C)火藥技術傳入歐洲 (D)宋應
星完成《天工開物》
34. 十六世紀中葉歐洲人勢力進入東亞對中國帶來
列許多影響。請問:下列何者不應列入其中(A)
銀流入中國改變中國交易貨幣 (B)美洲作物傳入,
減緩糧食不足壓力 (C)佛教傳入中國 (D)傳教士進
入中國,帶入西方新知識。
從明太祖以來實行了近兩百年的海禁政策嚴格禁止
人民與外國人對中國人進行貿易,並撤銷三處貿易管
理機構。此外,明朝律法也嚴格規定,如果有人擅自
製造大型船艦、攜帶違禁貨物出海貿易、與海盜私自
往來結夥危害百姓,將以極刑論處,其家人也會被發
配邊疆充軍。雖然朝廷實施海禁,但也曾基於政治考
量,派鄭和下西洋。此一舉動,不僅展現了傑出的造
船技術,也對中國沿海社會造成影響。儘管如此,朝
廷對海禁政策的規定卻從未放寬,就連船舶的形式也
給予嚴格管理。直到十六世紀,歐洲勢力進入東亞地
區,朝廷才開放福建的一處口岸。請依據上述內容,
回答下列 2題:
35. 文中所提撤銷「貿易管理機構」,指的是下列何者
(A)市舶司 (B)巡檢司 (C)洋行 (D)行郊。
36. 文中所提明朝曾「基於政治考量派遣鄭和下西洋
請問依據你的歷史知識()尋找惠帝 ()發展對
外貿易 ()佔領殖民地 ()宣揚國威。這些選項何
者最有可能是當時的「政治考量」(A)甲、乙 (B)
乙、丙 (C)丙、丁 (D)甲、丁。
*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
文得到考官梅堯臣的青睞,並推薦給主試官歐陽修。
歐陽修亦十分讚賞,想要拔擢為第一名,又怕該文為
自己學生曾鞏所寫,為了避嫌,只能將該文列為第二
名。結果試卷拆封後才發現該文為蘇軾所做。請依據
上述引文,回答下列二題
37. 主考官歐陽修之所以擔心〈刑賞忠厚之至論〉為自己
學生曾鞏所做,是因為當時科舉制度的哪項設計?
(A)彌封、謄錄的措施 (B)以八股文為寫作格式 (C)
開始以《四書集注》為科舉考試定本 (D)以品德、才
能、家世為評定士人等級的標準。
38. 下列何者為蘇軾那個時代的文學主流(A) (B)
(C) (D)小說。
*西元 1270 年,義大利人馬可波羅父親經絲路輾轉來到
中國,覲見元朝皇帝,並且受到賞識而長期居留。直
1292 才從當時最大商港搭乘船隻回家回國後
馬可波羅口述完成《馬可波羅遊記》書中描繪各式各
樣的中國文化,如「道路四通八達,並且每隔一段距
離就設置招待所,供官員、商旅休息之用;當時人們
普遍使用蓋有官印的紙張進行交易價值等同金銀。」
中國的風俗民情,激起歐洲人的好奇,成為海外探險
的動機之一。請依據上述引文,回答下列二題:
39. 「每隔一段距離就會設置招待所供官員商旅休息
之用」,這應是元朝的什麼設施(A)驛站 (B)會館
(C)市舶司 (D)洋行。
40. 引文中所指那些「等同金銀」「蓋有官印」的紙張應
是指下列何者(A)交子 (B)會子 (C)飛錢 (D)寶鈔
共4頁,第3頁
108 學年度 第一學期 段考 歷史 試卷
二年 號: 姓名:
二、填充題(每格 1分,答案寫在考卷上,共計 8)
1. 宋元時期的( )可自行延聘講師,學風自由。
2. 北宋畫家張擇端的( ,描繪汴京的繁榮景象。
3. 《三國演義》的作者為( 《紅樓夢》的作者為( )。
4. 南宋中期,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落,建立蒙古國,被推舉為(
5. 北宋( )發明活字版印刷術,改良了以往雕版印刷不能重新排版的問題,有助於教
育普及。
6. 趙匡胤建立宋朝後,確立宋朝的基本國策為( )與重文輕武。
7. 明朝的黨爭稱為(
三、問答題(每題 4分,關鍵 2分,答 2分,共計 8分,答案寫在考卷上)
1
右圖是中國某一時代的情勢,由圖片內容判斷,該
圖的主題最可能為下列何者?(A)春秋的尊王攘夷
(B)唐朝的天可汗體系 (C)北宋的國際關係 (D)明朝
的朝貢貿易。
2
以下是中國某朝代首都的簡介「這是一座依計畫興建的城市城中可見基督教教堂
伊斯蘭教清真寺佛教寺廟道教道觀朝廷聘用色目人擔任財政官員並行全國性
紙幣政策,加上南方物資透過運河源源不絕輸往首都,讓這座城市成為金融中心。」
上述城市最可能是指下列何者?(A)唐代長安 (B)北宋汴京 (C)元代大都 (D)清代北
京。
四、引導式問答題(每格 1分,答案寫在考卷上,共計 4)
(一)下表為 103 學年度高中特招的第 24 題,請依據該題目的內容回答下列 14小題
右圖是對於中國史上某一朝代國內經濟發展特色的整理根據內容判斷,圖中的
?」最適合填入下列何者?(A)引進美洲作物 (B)出現土地私有 (C)從事稻米耕
(D)使用鐵製農具。
1.依據該題的右圖,該朝代的手工業發展,以何種市鎮的蓬勃發展為其特色?
答案:
2.依據該題的右圖,該朝代出現地域性的商業組織,例如什麼?
答案:
3.依據上述 12題的線索,該題所述的朝代最有可能為下列何者,
答案:□唐朝;□宋朝;□元朝;□明朝(請在框框中打勾)
4. 經過上述 1~3 題的脈絡練習,接著我們回到 103 學年度高中特招的第 26 題,該題答案應為何者?
(A)引進美洲作物 (B)出現土地私有 (C)從事稻米耕作 (D)使用鐵製農具。
答案:
共4頁,第4頁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