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 使用電子天平秤取 138 克酒精(C2H5OH),含有多
少公克的 H原子,(C=12、H=1、O=16)?
(A)1 (B)2 (C)6 (D)18 g
( )31. 取60 公克的金屬 Z氧化物(ZO),在適當條件下
與足量的硫酸(H2SO4)完全反應,理論上會產生
180 公克 的ZSO4 和m公克的 H2O
反應式為:ZO+H2SO4→ZSO4+H2O (O=16、H=1、
S=32)反應式的係數已經平衡,m值為下列何者
?
(A) 36 (B)27 (C)18 (D)9
( )32. 依據衛福部建議每天鈉攝取量為 2300 毫克,吃
太多鈉會造成身體的負擔,食物中鈉的來源大都
來自食鹽(NaCl),試問每天最多可以食用多少公
克的食鹽(NaCl)就不會超過標準?(原子量:Na
=23、Cl=35.5)
(A) 5.85 (B) 3.55 (C) 2.3 (D)1 公克
( )33. 有關原子量的敘述何者錯誤?
(A)原子量有單位,單位就是 g
(B)以12C=12 為標準
(C)如果同數目的氧原子與碳原子的質量比=4:3
,則氧的原子量為 16
(D)C 原子量=12,表示有 1莫耳的碳原子,其總
質量為 12g
二、題組:
1. 量取 20 mL 的碳酸鈉溶液,倒入寶特瓶內,再取一支
內裝 5 mL 氯化鈣溶液的試管,以鑷子輕輕斜放入寶
特瓶內,將瓶蓋轉緊。將整個裝置置於天平上稱量,
如附圖。當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鈣水溶液混合後,試回
答下列問題:
( )34.關於此實驗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碳
酸鈉溶液為無色 (B)氯化鈣溶液為無色 (C)反應後為
黃色溶液 (D)混合後發生化學反應
( )35.將寶特瓶中的溶液混合後,再放回天平,指針
將如何變化? (A)向右偏 (B)向左偏 (C)指針靜止
在中央刻度線上 (D)以上情形皆可能發生
2. 已知氧化鐵分子中鐵(Fe)與氧原子數的比例關係為
2:3,且鐵元素的原子質量與氧原子的質量比為 7:2
,試回答下列問題:
( )36.鐵和氧反應產生氧化鐵的反應式,下列何者正
確? (A)4Fe + 3O2 → 2Fe2O3 (B)2Fe + 3O2 →
Fe2O3 (C)2Fe + 3O2 → 2Fe2O3 (D)Fe + O2 →
FeO2
( )37.「4 個鐵元素與 3 個氧分子反應可生成 2 個
氧化鐵」,以上反應關係可從何處知道? (A)反應式
的係數關係 (B)各物質反應的體積關係 (C)各物質反
應的分子量關係 (D)各物質反應的質量關係
3. 發泡錠是藥品劑型的一種,在錠劑中加入檸檬酸或蘋
果酸,以及碳酸氫鈉(小蘇打),固體時兩者不會作
用,一旦遇水便產生二氧化碳氣泡,且錠劑中的有效
成分瞬間崩散,溶解在水裡。根據以上敘述,試回答
下列問題:
( )38.判斷發泡錠遇到水就會冒泡,是物理變化還是
化學變化?原因為何? (A)物理變化,只是將原先在
水裏的二氧化碳釋出 (B)物理變化,因為發泡碇原本
就有碳原子與氧原子 (C)化學變化,因為只有化學變
化會產生氣泡 (D)化學變化,因為產生的二氧化碳是
新物質
( )39.阿偉將維生素 B 群發泡錠放入開水中,發現
水中冒出大量氣泡,且最後水呈現黃色,水溫略為上
升,發泡錠最後消失。試問以上何種現象,可說明發
泡錠溶解為放熱反應? (A)冒泡 (B)溶液呈黃色
(C)水溫上升 (D)發泡錠消失
4. X、Y、Z、W 為四種金屬,XO、YO、ZO、WO 為該
金屬氧化物,現以各種金屬與金屬氧化物互相作用,
其結果如附表(+:代表有反應,-:代表無反應)
。試回答下列問題:
( )40.則由附表可知,X、Y、Z、W 四種金屬元素
的對氧活性大小順序為何? (A)X > Y > Z > W
(B)Y > Z > W > X (C)Z > X > Y > W
(D)Y > X > W > Z
( )41.X、Y、Z、W 四種金屬之中,何者具有最強
的還原能力? (A)X (B)Y (C)Z (D)W
5. 取一個寶特瓶,量取 1g 的碳酸鈣,再加入 10ml 水,再
取一支內裝 15mL 稀鹽酸的試管,以鑷子輕輕斜放入
寶特瓶內,將瓶蓋轉緊。將整個裝置置於天平上稱量
,如附圖。當稀鹽酸與碳酸鈣混合後,試回答下列問
題:
( )42.關於此實驗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稀
鹽酸溶液為無色 (B)反應後出現白色混濁 (C)反應後
瓶子感覺像汽水瓶一樣,變得非常堅硬 (D)混合後發
生化學反應
( )43.將寶特瓶中的物質與試管中物質混合後,再放
回天平,指針將如何變化?後來將瓶蓋打開後再鎖緊
放回天平,指針如何變化? (A)向右偏;後來向左偏
(B) 指針靜止在中央刻度線上;後來向左偏 (C)指針
靜止在中央刻度線上;後來仍指針靜止在中央刻度線
上 (D) 指針靜止在中央刻度線上,後來向右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