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 1學期 8年級第 1次定期考試國文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2
( )10、關於《古詩十九首》的說明,何者錯誤?
(A)最早收錄於南朝 蕭統編選的《昭明文選》中 (B)每首都沒有題目,後人就以開頭的二、三字為題目 (C) 一
般認為是東漢末期的文人創作,是五言詩的代表作 (D)內容反映當時政治黑暗,社會局勢不穩,充滿離情相思
和生命感慨的哀傷與苦悶。
( )11、咖啡店的牆面上寫著一段詩文,雖然不是很明白詩意,但是能隱約感受到其中因思念而生的惆悵。根據我觀察到
的線索,判斷詩文片段可能為下列何者?
(A)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B)人生非金石,豈能長壽考?奄忽隨物化,榮名以
爲寶 (C)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D)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歲更相送,
賢聖莫能度。
( )12、下列關於〈庭中有奇樹〉一詩的說明,何者正確?
(A)「庭中有奇樹,綠葉發華滋」作者藉庭中奇樹表達出青春正盛的意氣風發 (B)「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從動作寫到內心,凸顯孤寂無奈,以花慰藉 (C)「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的「盈」字表面寫香氣,實則寫
失落與思念之深 (D)「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是因為兩人距離遙遠,更凸顯所送之花彌足珍貴。
( )13、下列關於〈慈烏夜啼〉一詩的說明,何者正確?
(A)「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寫慈烏對母親的孺慕之情,風木含悲,不忍離開故巢 (B)「夜夜夜半啼,聞
者為沾襟」寫作者思念母親的啼哭聲,使鄰居都感動落淚 (C)「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隱含「子欲養而親
不待」的西河之痛 (D)「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藉責備吳起,表達自己無法為母親送終的悲哀。
( )14、所謂「移情作用」,是指將自身的感受投注在另一個人、事、物上,例如:「箏怨朱弦從此斷,燭啼紅淚為誰流」,
即是將人內心的愁苦,投注在紅燭垂淚的形象上。下列何者也使用了相同的手法?
(A)我愛秋天,因為它沒有夏天的酷熱,也沒有冬天的寒冽 (B)我孑然走在這條路上,整條路散發著孤獨而無
聊的味道 (C)她試圖在人群中找尋一些熟悉的面孔,竟無一張認識的 (D)街道上,成列的街燈一一亮起,使月
色顯得昏暗而朦朧。
( )15、「有一回忍不住,就近摘了熟透的一顆,不過李子般大,試咬之,腐熟軟塌的果肉,口感欠佳,不若時下珍珠芭
樂的脆實,果肉熟度亦不均勻。再摘一顆皮硬青綠的,盡是粗澀之感,但它繼續報以芳醇之味,教人憶起兒時摘
食的快樂」根據這段文字,下列何者正確?
(A)這段文字有視覺摹寫、嗅覺摹寫、味覺摹寫、觸覺摹寫 (B)作者在摘芭樂前的心情是緊張、謹慎的
(C)「果肉熟度亦不均勻」為珍珠芭樂吃起來的口感 (D)藉由珍珠芭樂的芳醇,聯想到童年摘食的快樂。
( )16、「看到那些珍珠芭樂,只是被品種改良後,溫馴了。形成一顆顆整齊劃一,肥碩豐腴,色澤鮮亮,教人急欲購買
的形容。」關於這段敘述,下列何者說明正確?
(A)珍珠芭樂因產量變大,價格不斷下滑,吸引人們搶購 (B)珍珠芭樂改變生存策略,數量變得稀少
(C)珍珠芭樂喪失自然本性,成為市場寵兒 (D)藉珍珠芭樂生長期變短,天氣一有變化就影響產量。
( )17、「以筯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於地圓轉未止,仍下地以屐齒蹍之,又不得,瞋甚。復於地取內口
中,齧破即吐之。」此段以吃雞蛋來表現王藍田性急,其動作順序如何?
(A)擲蛋→吐蛋→刺蛋→蹍蛋→齧蛋 (B)擲蛋→蹍蛋→刺蛋→齧蛋→吐蛋
(C)刺蛋→擲蛋→蹍蛋→齧蛋→吐蛋 (D)刺蛋→齧蛋→蹍蛋→吐蛋→擲蛋。
( )18、關於王右軍說出「使安期有此性,猶當無一豪可論,況藍田耶?」這一段話,何者解釋較為正確?
(A)王安期個性比王藍田更急躁 (B)王安期性格與王藍田一樣,無法被他人認同 (C)王安期也有如王藍田一樣
的個性,沒有人可以相比 (D)王安期的人格如果有急躁易怒的缺點,也是一無是處。
( )19、下列文句中畫線部分的「代詞」,何者使用最為恰當?
(A)奶奶常告訴我們,我不怕辛苦,只要我們快樂幸福 (B) 他指著街底的速食店,嚷著說要去這裡,一定要吃
到漢堡 (C)弟弟肚子餓,我跟他說:「我們不買外食,回家煮水餃給他吃」 (D)妹妹把書包翻了半天,懊惱地
說:「我的國文課本忘了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