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立中興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 1學期 8年級第 1次定期考試國文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
1
一、單選題(每題 2分,共 40 分)
( )01、下列選項「」內的字,何者讀音前後相同? (A)「嫵」媚/「撫」摸 (B)嚴「苛」/坎「坷」
(C)名「媛」/罰「鍰」 (D)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逾」時不候
( )02、下列選項何組字義相同? (A)「斗」室/「斗」膽進諫 (B)嘗「鮮」/時「鮮」 (C)參「差」/「差」使
(D)不知「凡」幾/「凡」夫俗子
( )03、有關「新詩」與「近體詩」的比較,下列何者錯誤? (A)新詩與近體詩皆屬韻文,均須押韻 (B)新詩的句數
不定,近體詩則有一定的格律 (C)新詩亦可稱為白話詩或現代詩 (D)近體詩盛行於唐代,而新詩創作始於民
國初年
( )04、風箏一詩中「長長一生莫非這樣一場遊戲吧」,此句「莫非」一詞由雙重否定轉為「都是」的肯定義。下列「 」
中的詞語與上述方式不同? (A)無論怎樣難看的款式,還是有人喜歡,所以「不」怕賣「不」出去 (B)網路
的時代,資訊的傳遞「無」遠「弗」屆 (C)治亂世用重典,不可任由犯罪者「無」法「無」天 (D)你平時如
此努力,相信這次的模範生「非」你「莫」屬
( )05、臺灣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外來語」,如「幽默」源於英語、「便當」源自日語等。請問
下列哪一選項皆為「外來語」? (A)引擎/鐵馬 (B)歐巴桑/蚵仔煎 (C)夾克/巧克力 (D)風箏/吉他
( )06、譬喻是借彼喻此的修辭法,通常是以易知說明難知,以具體說明抽象。如:「相思樹正彈放著小棉球般的金花,
山風過處,繽紛如疏雨般落下」,是「譬喻」修辭的運用,下列哪一個選項沒有運用譬喻法? (A)日子安靜得像
掛在壁上的月曆 (B)一把綠色小傘是一頂荷蓋 (C)你只能循著那錦帶似的林木想像那一流清淺 (D)這道上
有的是清蔭與美草
( )07、「他們像陽光、綠野、花一樣,是這有活力的城市,有活力的人間,不可或缺的色彩。」這段文字說明小販的叫
賣聲具有何種特色? (A)是每日所需,如呼吸般自然 (B)如同陽光、空氣、水一般不可或缺 (C)是生命力的
象徵,為生活增添美麗的色彩 (D)喚起鄉愁,撫慰遊子的心
( )08、「靜極了,這朝來水溶溶的大道,只遠處牛奶車的鈴聲,點綴這周遭的沉默。」此處運用聲音的出現凸顯背景的
寂靜,下列何者沒有運用這樣的寫作手法? (A)孤村一犬吠,殘月幾人行 (B)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C)三更子規啼,松夜益寂寥 (D)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 )09、上完蓉子傘一課後,老師找了幾則詠物詩的例子,遮住詩題,讓同學舉手搶答,結果只有一位同學答對了,請問
是哪一位? (A)柯南:走過/才知道那是中年/以後弄皺了的/一張臉/凹的 是舊疾/凸的 是新傷/談笑之
間/有人說/涼拌最好
—
釋迦 (B)新一:提著琉璃宮燈的嬪妃們/幽幽地渡過天河/一個名叫彗的姑娘/呀的
一聲滑倒了
—
月 (C)小蘭:只有翅翼/而無身軀的鳥/在哭和笑之間/不斷飛翔
—
眼 (D)園子:沒有碑碣
/雙穴的/墓/梁山伯和祝英台/就葬在這裡
—
鼻
( )10、在語文中,對事物的聲音、顏色、形體、情狀的各種感受,加以形容描繪的修辭技巧,稱為摹寫。下列何者屬於
嗅覺兼觸覺的摹寫? (A)迎面拂來的微涼山風,飽含著各種野花的甜美香氣,還帶著一股五月陽光味道 (B)
空氣中滿含著濃淡適宜、令人愉悅的花香 (C)相思樹小花斷斷續續地由上方的林子飛落,點綴著鋪蓋池子的綠
毯 (D)有許多落花在小瀑布下的漩渦中不斷地迴轉
( )11、下列各句「 」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正確? (A)他的歌唱技巧不佳,卻一心想當上藝人,有如「夸父逐日」,
不自量力 (B)青埔新開的購物商城,「具體而微」,佔地遼闊,吃喝玩樂一站滿足 (C)昨日和家人一同去登山,
「扶搖直上」, 沿途青山綠水,十分愜意 (D)持續數週的低溫,「乍暖還寒」,行人們都穿上厚重的大衣抵禦凜冽
的寒風
( )12、有的單字不成詞,必須兩個字合起來,才能表達完整意義,如:枇杷。下列哪個選項不是此類複詞?
(A)聆聽 (B)尷尬 (C)繾綣 (D)玻璃
( )13、徐志摩說:「數大了似乎按照著一種自然律,自然的會有一種特別的排列,一種特別的節奏,一種特殊的式樣,
激動我們審美的本能,激發我們審美的情緒」下列何者不是數大之美的呈現? (A)滿開著豔紅的罌粟,在青草
裡亭亭地像是萬盞的金燈 (B)泰山頂上的雲海,巨萬的雲峰,在晨光裡靜定著 (C)夕陽西晒時,騎了車迎著
天邊扁大的日頭直追 (D)碧綠的山坡前,幾千隻綿羊,挨成一片的雪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