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實習成績評定指標與評量準則-特殊教育師資類科 (2021.06.01修訂)
指標 | 細項指標 | 評量等第 | |||
優良 | 通過 | 待改進 | |||
A.課程設計與教學 | A-1設計適切的教學方案 | A-1-1在教師指導下,依照學生需求以及課程綱要擬定教學目標。 | 能分析學生的優弱勢,據以擬定符合其能力與需求之教學目標。 | 能依學生需求及課程綱要擬定教學目標。 | 無法擬定合乎學生需求及課程綱要之教學目標。 |
A-1-2依班級學生特質、課程綱要及學習目標擬定教學計畫。 | 能依班級學生的特質、課程綱要及學習目標擬定適切、完整的教學計畫。 | 能依班級學生的特質、課程綱要及學習目標擬定教學計畫。 | 未能依班級學生的特質、課程綱要及學習目標擬定教學計畫。 | ||
A-1-3依據學生特性及學習需求,選擇或設計適切的教材與評量方式。 | 能依據學生學習特性及需求,選擇多元且適切的教學方法,選擇或設計適合的教材與評量方式。 | 能依據學生學習特性及需求,選擇或設計適切的教學方法、教材和評量。 | 無法依據學生學習特性,及需求,選擇適切的教學方法、教材與評量。 | ||
A-2掌握教學重點並善用教學技巧 | A-2-1 掌握任教學習領域之內容。 | 能精熟任教科目或領域之專門知識,並明確掌握教學重點。 | 能熟悉任教科目或領域之專門知識。 | 對任教科目或領域之專門知識不足。 | |
A-2-2 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 | 能引發並有效維持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 | 能適當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 | 未能引起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 | ||
A-2-3 清楚呈現教學內容,並能維持教學流暢性與邏輯性。 | 完整清楚講解教學內容,呈現較佳的流暢性與邏輯性。 | 清楚講解教學內容,教學具有流暢性與邏輯性。 | 未能完整講解教學內容,流暢性或邏輯性不足。 | ||
A-2-4 適時歸納與引導重要概念。 | 適時而明確歸納重要概念或重點,導引學生學習。 | 課程教學能歸納重要概念或重點 | 課程教學未能歸納重要概念或重點 | ||
A-2-5 依學生學習特性和教材性質,運用適切的教學方法和策略。 | 能分析學生學習特性和教材性質,並運用適合之教學方法與策略。 | 能依學生學習特性,在教學中利用適當教學方法和策略。 | 未能採用適當方式達成教學目標。 | ||
A-2-6 提供符合學生生活經驗與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 考量學生特性,有效整合學業需求和學生生活經驗,提供多樣化的教學活動。 | 能依學生能力與需求並考量學生生活經驗擬定多元的教學活動。 | 教學活動未能考量學生生活經驗或活動方式單一。 | ||
A-3適切實施學習評量 | A-3-1 運用多元評量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 | 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量時,能依學生特性和學習目標,善用多元評量方法,了解學生學習情形。 | 能夠多元評量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形。 | 未能使用多元評量方法適時了解學生學習情形。 | |
A-3-2 了解學生學習困難,並給予回饋與指導。 | 清楚掌握學生評量後的困難或迷思概念,提供即時且精確的回饋。 | 能針對困難提供即時回饋。 | 未能從評量中了解學生學習困難,並給予回饋與指導。 | ||
A-3-3運用評量的結果,進行教學檢討與反思。 | 能運用學生學習評量結果,檢討和反思教學優劣,規劃後續調整內容與進度。 | 能運用學生學習評量結果,檢討和反思教學優劣。 | 未能運用學生學習評量結果,檢討和反思教學優劣。 | ||
B.班級經營與輔導 | B-1輔導個別學生 | B-1-1 尊重並保護學生隱私權,願意協助與輔導學生發展。 | 能樂意協助及輔導學生,並尊重、保護學生隱私。 | 能協助及輔導學生,並保護學生隱私。 | 無法或未能協助及輔導學生,或不尊重學生隱私。 |
B-1-2了解學生身心發展情形與個別差異,並給予適當的協助和輔導。 | 能依據學生個人特質,給予適當的協助與輔導。 | 能依據學生個人特質,給予協助與輔導。 | 未能依學生個人特質,給予協助與輔導。 | ||
B-1-3察覺學生的不適當行為,協助處理偶發狀況,並了解通報流程。 | 能敏銳察覺學生不適當行為,沉穩妥當的協助處理偶發狀況,熟悉通報流程,能於必要時尋求外在協助。 | 能察覺學生不適當行為,協助處理偶發狀況,並了解通報流程。 | 未能察覺學生不適當行為,或未能協助處理偶發狀況,或不清楚通報流程。 | ||
B-2建立有助於學習的情境 | |||||
B-2-1 參與班級空間規劃與學習環境安排,及營造正向支持的班級氛圍。 | 能依學生及課程需要,利用正向行為支持概念,安排適當之學習情境(含學習環境調整)。 | 能參與班級空間及學習環規劃與安排、並協助營造正向支持的班級氛圍。 | 未能參與學習環境之安排或調整、或未能營造正向支持的班級氛圍。 | ||
B-2-2 熟悉制訂與維護班級團體規約的技巧。 | 能熟悉班級團體規約制定之原則與技巧,並協助落實,促進班級之學習風氣及友善氛圍。 | 能知悉班級團體規約制定之技巧,並協助落實 | 未能知悉班級團體規約制定之技巧,或未能加以維護。 | ||
B-3積極參與班級親師生活動 | B-3-1 與實習班級導師討論班務及學生狀況,並協助處理班務。 | 能與實習輔導教師討論班務及學生狀況,研擬班級經營方向或學生輔導方式,並積極協助處理班務。 | 能與實習輔導教師討論班務及學生狀況,且願意協助處理班務。 | 未能或很少與實習輔導教師討論班務及學生狀況,或不願協助處理班務。 | |
B-3-2 了解個別化教育計畫/個別輔導計畫會議、親師座談會的流程與規劃方式。 | 能充分熟悉個別化教育計畫/個別輔導計畫會議、親師座談會的流程與規劃方式及議題掌握。 | 能了解個別化教育計畫/個別輔導計畫會議、親師座談會的流程與規劃方式。 | 未能了解個別化教育計畫/個別輔導計畫會議、親師座談會的流程,或未學得規劃方式。 | ||
B-3-3 參與班級親師活動,並學習有效的親師溝通技巧。 | 能完整參與班級親師活動,見習實習輔導教師與家長之各種互動,以掌握親師合作技巧。 | 能參與見習實習輔導教師與家長之互動,以學習有效的親師溝通技巧。 | 未曾或鮮少參與班級親師活動。 | ||
C專業精進與服務 | C-1 認識並支援學 校行政 | C-1-1 了解各處室工作職掌與內容,及其與特殊教育之關聯。 | 能熟悉各處室工作職掌與內容,及其與特殊教育之關聯。 | 能了解各處室工作職掌與內容,及其與特殊教育之關聯。 | 未能了解各處室工作職掌與內容,或與特殊教育之關聯。 |
C-1-2 了解鑑定評量工作內容與流程(如篩選、鑑定流程、轉介前介入等)。 | 能熟悉鑑定評量工作內容與流程(如篩選、鑑定流程、轉介前介入等)並協助校內篩選工作。 | 能了解鑑定評量工作內容與流程(如篩選、鑑定流程、轉介前介入等)。 | 不孰悉鑑定評量工作內容與流程(如篩選、鑑定流程、轉介前介入等)。 | ||
C-1-3 協助支援學校行政工作。 | 能主動協助支援學校行政工作。 | 能協助支援學校行政工作。 | 消極或不願支援學校行政工作。 | ||
C-2累積專業知能與自信 | C-2-1 關心教育時事與議題。 | 能積極關心並分析理解重要教育時事與議題。 | 能了解重要教育時事與議題 | 未能關心或不熟悉教育時事與議題 | |
C-2-2 主動學習教學輔導相關技巧與經驗。 | 能充分投入觀摩學習教師的教學輔導技巧與經驗 | 能觀摩並學習教師的教學輔導技巧與經驗 | 較少觀摩並學習教師的教學輔導技巧與經驗 | ||
C-2-3 參與研習,適切應用研習或研究成果於教育工作。 | 能積極參與研習,並適切應用研習或研究成果改進個人教學品質與效能。 | 能參與研習,提升教學知能 | 較少參與研習,或忽略教學知能提升。 | ||
C-3遵守教育專業倫理與規範 | C-3-1 了解及遵守師資培育機構與實習機構之規範。 | 能明確了解及遵守師資培育機構與實習機構之規範。 | 能了解及遵守師資培育機構與實習機構之規範。 | 無法了解或未遵守師資培育機構與實習機構之規範。 | |
C-3-2 注意個人言行舉止,展現教師專業形象。 | 能隨時注意個人言行舉止, 充分展現教師專業形象。 | 能注意個人言行舉止,展現教師專業形象。 | 未能注意個人言行舉止,展現教師專業形象。 | ||
C-4熱忱投入教職工作 | C-4-1 展現主動積極的實習態度與教育熱情。 | 能充分展現主動積極的實習態度與教育熱情。 | 能展現主動積極的實習態度與教育熱情。 | ||
C-4-2 樂於與其他教師互動,展現協作與分享能力。 | 熱切與其他教師互動,展現協作與分享能力。 | 能與其他教師互動,展現協作與分享能力。 | 較少與其他教師互動,展現協作與分享能力。 | ||
評量等第: 「優良」:係指實習學生之表現,除達到指標與內涵之標準外,能更進一步有預期之上的卓越表現。 「通過」:係指實習學生之表現,能達成並符合指標與內涵之標準。 「待改進」:係指實習學生之表現,未達指標與內涵之標準,仍有改進之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