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自然:岩石與礦物教學設計

格式
pdf
大小
383.04 KB
頁數
4
作者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9-12-12,离现在 5 31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PDF 加载中...
background image

六年級自然與科技領域-自然單元教學活動設計 

 

學校 

 

教學班級 

六年甲班 

教材來源 

南一版自然與生活科技 

教學日期 

2016/12/14 

教學單元 

變動的大地:岩石與礦物 

教學者 

邱俊翰 

教學時間 

40 分鐘 

 

 

背景說明與

教材分析 

本單元為承接高美濕地室外課程,以認識變動的大地為核心中,重要因素有:土

壤、岩石、礦物、流水等,結合生活的相關知識,讓小朋友瞭解地表的組成,並利用

課程中的主題活動與觀察,將課程融入學生的生活周遭,並作為室外課程的先備知識

建立。 

 

點 

學習表現 

tr-Ⅱ-1 能知道觀察、記錄所得自然 

現象的的結果 

tc-Ⅱ-1 能簡單分辨或分類所觀察到

的自然科學現象。 

po-Ⅱ-1 能從日常經驗、學習活動、

自然環境,進行觀察,進而能察覺問

題。 

po -Ⅱ-2 能依據觀察、蒐集資料、閱 
讀、思考、討論等,提出問題 

學習內容 

INa-Ⅱ-1 自然界(包含生物與非生物)是由不同物質

所 組成。 

INb-Ⅱ-1 物質或物體各有不同的功能或用途。 

INb-Ⅱ-2 物質性質上的差異性可用來區分或分離物

質。 

INc-Ⅱ-9 地表具有岩石、砂、土 壤等不同環境,各有

特徵,可以分辨。 

background image

涵 

海 E9 透過肢體、聲音、圖像及道具

等,進行海洋為主題之藝術表現。 

海 E11 認識海洋生物與生態。 

海 E15 認識家鄉常見的河流與海洋

資源,並珍惜自然資源。 

學習目標 

‧認識地表由岩石組成,並分為三大類為火成岩、沉

積岩、變質岩。 

‧透過觀察及實驗,認識礦物具有不同的特性、顏

色、硬度、條痕等。 

‧藉由競賽與道具的輔助多元感官學習,增加主動參

與課程的熱誠。 

 

 

對應能

力指標 

教學目標 

教學活動 

時間  教學資源  教學評量 

 

 

 

 

 

 

 

 

 

 

 

1-3-3-3 

 

 

 

 

 

 

 

 

 

 
 

 

 
 

 

 

 

 

 

 

 

 

 

 

 

能了解岩

石的三大

種類。 

 

 

 

 

 

 

 

 
 

 

 
 

【準備活動】 

一、教具準備:電腦、單槍、各種礦物教

具 

、礦物圖卡、鵝卵石、(上一節課所使用

的)便利貼及大海報、獎卡、土壤學習

單。 

【引起動機】 

一、教師:了解土壤的特性以及組成元素

之後,我們知道岩石經由風化作用會變成

土壤。那小朋友們知道岩石是怎麼形成的

嗎?在每個海洋、河口、溪流的岩石又有

甚麼不一樣? 

 

【發展活動】 

一、岩石的三大類 

利用三種岩石的循環,分別介紹火成岩、

沉積岩、變質岩。 
  使用教師教具-放大鏡,觀察岩石的

外表和顏色(組成物質),發現組成物

質都不相同。 

  利用鹽酸檢驗岩石的成分,可以辨識

哪些岩石具有碳酸鈣。 

  教師藉由問答與影片引導知識。 

 

二、教師:認識了岩石的種類,想想看,
是什麼組成岩石的呢?為甚麼同一種岩石

 

 

 

 

 

5’ 

 

 

 

 

 

15’ 

 

 

 

 

 

 

 

 

 

5’ 
 

 

 
 

 

 

 

 

 

 

 

 

 

 

 

電腦、 

單槍、 

岩石課程

簡報

ppt、放

大鏡、鹽

酸 

 

 

 

 
 

 

 
 

 

 

 

 

 

 

 

 

 

 

 

 

 

能仔細觀

察、能聆

聽 

 

 

 

 

 

 

 

 
能聆聽 

 

 
 

background image

 

 

 

 

1-3-1-2 

 

 

 

 

 

 

 

 

 

 

 

 

1-3-5-4 

 

 

 

 

 

 

 

 

 

 

 

 

 

 

2-3-4-4 

 

 

 

 

了解岩石

是由多種

礦物組合

而成的物

質。 

 

 

 

 

 

 

 

 

藉由競

賽,增加

參與的機

會,了解

礦物硬

度、刮痕

等知識的

定義。 

 

 

 

 

 

 

 

 

 

裡會多種的顏色呢?(請同學發表意見) 
  教師總結:答案就是更小的物質-礦

物。自然界中,同一種或一種以上的

礦物組合成可以形成不同的岩石,不

同的岩石大多由不同的礦物組成,引

此岩石是礦物的集合體哦! 

 

 

三、拿出教學教材-各種礦物(包含鵝卵

石),請小朋友觀察、摸摸看礦物有哪些

特性呢?發現了甚麼?(請同學發表意見) 
  教師總結:各種礦物在外觀、觸感、

硬度上都不相同。 

  教師問答:每一個礦物摸起來都一樣

應嗎?你們知道要怎麼樣判斷,哪一

種礦物的硬度比較大呢?如何比較?

(請同學發表意見) 

 

四、礦物比一比 

請兩組隨機挑出一塊礦石,並與其他組進

行競賽,互相摩擦後,觀察看看哪一組的

礦物有刮痕,而哪一組卻沒有刮痕呢? 
  教師總結:硬度較大者會沒有刮痕,

並且會留下另一顆礦物的粉末;反

之,硬度較小者會有明顯的刮痕。 

  小朋友若想知道哪一種硬度最大,下

課後可以自己嘗試看看,如果排出順

序可以來詢問老師,答對則額外加

分。 

  教師總結:利用課本的礦物圖片作為

最後介紹,與小朋友探討岩石與礦物

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的例子。 

 

五、礦物與海洋生態關係 

請小朋友觀察看看,在海洋岩石中蘊藏了

哪些海洋生物與植物、並比較看看,在哪

種岩石附近的海洋生態資源最為豐富。 
  教師總結:岩石會隨時間的變化而有

不一樣,也會因岩石的大小而蘊藏了

 

 

 

 

5’ 

 

 

 

 

 

 

 

 

 

15’ 

 

 

 

 

 

各種礦物

教具 

 

 

 

 

 

 

 

 

各種礦物

教具 

 

 

 

 

 

 

 

 

 

 

 

 

 

 

大海報 

 

 

 

 

 

 

 

能觸及感

官刺激、

能參與、

分享 

 

 

 

 

 

 

 

能勇於嘗

試、能觀

察結果 

 

 

 

 

 

能聆聽、

能仔細學

習與認

識、能回

答 

 

 

 

 

能了解核

心概念圖 

background image

 

不同的生態資源,岩石中會蘊藏許多

供給海洋生物資源的營養。 

  小朋友若知道不同岩石中有不同的海

洋生態資源,那可以請小朋友寫出來

或畫出來你看到的。 

 

【綜合活動】 

一、教師總結:沒錯,土壤、岩石、礦物

都和我們生活的大地息息相關,每一個物

質都環環相扣。 

二、請小朋友下一節課在教室外的司令台

集合。 

 

本節課結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